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于谦忠烈祠在哪:于谦祠,忠肃公祠

人气:169 ℃/2024-03-05 02:22:12

于谦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原名于忠肃公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是为祭祀明兵部尚书于谦而建,于谦(1398一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明永乐十九年,年仅23岁的于谦考中进士,开始仕途生涯,历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于谦的一生可称是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政治上卓具识见,并有建树,“土木之变”后,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立代宗,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大军,保卫了北京城,对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和北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于谦一生廉洁奉公、刚正不阿,颇遭众忌,“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后,石亨等说“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便诬其谋立襄王之子,遂以“谋逆罪”于明天顺元年将其杀害,相传被害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可见于谦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于谦所作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明成化二年,宪宗皇帝认为“先帝已知其枉,朕心实愍其忠”特诏追认复官,明万历十八年改谥“忠肃”,明万历二十三年敕建其生前在京故居为“忠节祠”,明万历二十三年,将于谦故居改为于少保祠,额曰“忠节”,并在祠中立于谦塑像,清顺治年间像毁,祠也废,清光绪年间又重建,1900年,义和团曾在此设神坛,1976年,奎光阁因地震小楼亦遭拆除,2008年修缮时按原貌复建,现仅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该祠也是义和团重要坛址,于谦祠该祠坐北朝南,本为于谦故宅,清初被毁,原貌不清,清光绪年间重建,该祠为四合院式布局,院落东南隅入口开广亮大门一间,硬山顶,清水脊,合瓦屋面,饰旋子彩画,红漆板门两扇,梅花形门簪四支,门墩一对,大门两侧各有门房半间,硬山顶,过垄脊,合瓦屋面,西侧倒座房五间,硬山顶,清水脊,合瓦屋面,檐下施墨线旋子彩画,步步锦棂心门窗装修,前出垂带踏跺二级,门内二层小楼一座,为奎光楼,面阔三间,前出廊,硬山顶,过垄脊,筒瓦屋面,檐下饰墨线旋子彩画,斜方格棂心三抹隔扇窗和斜方格棂心五抹隔扇门装修;二层为奎星阁,前出廊,有荷叶净瓶寻杖栏杆,斜方格棂心三抹隔扇窗和斜方格棂心五抹隔扇门装修,东跨院内原有奎星阁,为两层小楼,1976年,奎星阁因地震被毁后今已复建,第二进院为于谦祠的主要建筑,前院有倒座房五间,进深五檩,厅房五间,进深五檩,硬山清水脊合瓦顶,正院内正房五间为享堂,硬山顶,清水脊,合瓦屋面,檐下饰旋子彩画,步步锦棂心隔扇门窗装修,堂内供于谦塑像,南房五间为过厅,硬山顶,清水脊,合瓦屋面,檐下饰旋子彩画,步步锦棂心隔扇门窗装修,前出垂带踏跺二级,院内东西厢房各两间,硬山顶,过垄脊,合瓦屋面,檐下饰旋子彩画,步步锦棂心隔扇门窗装修,前出垂带踏跺二级,现为北京市第三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搜索更多有关“于谦忠烈祠在哪:于谦祠,忠肃公祠”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