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元大都遗址的海棠花溪近况如何?看世界,元大都遗址海棠花溪

人气:344 ℃/2024-02-15 10:22:17

闻说花溪春正好,也拟自由行。

早就听说了“海棠花溪”,只是没想到已经成为了一个地标,百度地图有明确的路线指引。

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出站即到。

但我还是决定从西土城出站,因为,在看花之前,我更想静静地走一遍元大都遗址。

元大都城垣遗址碑

元,是一个我们刻意想要遗忘的朝代,因为它铭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

可是,历史的印记不容抹杀,遗忘,就等于背叛。

1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64年,为更好地控制中原,忽必烈决定迁都燕京,同时下令修建都城。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

气势恢宏的大都建典群雕

迁都之后,兴建工作仍在进行,直到1285年,重要建筑才陆续竣工,忽必烈发布了令旧城(金中都故城)居民迁入新都的诏书:

“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资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地过八亩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

元大都平面图

元大都共有十一门。各城门的命名都与《周易》卦象相关。

南垣正中为丽正门,取《周易》“日月丽乎天”之意;

东为文明门,取《周易》“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

西为顺承门,取《周易》“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之意(坤为西南方位)。

东垣正中为崇仁门,取东方属春、属仁之义;

南为齐化门,合《说卦传》“齐乎巽,巽东南也”之义;

北为光熙门,取《周易》“艮(东北),止也……其道光明”之意。

西垣正中为和义门,取西方属秋、属义之理;

南为平则门,北为肃清门。北垣东为安贞门,取《周易》“干上坎下……安贞吉”之意;

西为健德门,取《周易》“干者健也,刚阳之德吉”之意。

在中国历史上,元是最没文化的朝代,为什么能以《易经》文化来建都?

原来,大都的总设计师刘秉忠是深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汉人。

刘秉忠和他设计的元大都

刘秉忠,河北人(近读三国,发现河北真是人才辈出啊),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崇尚儒释道三教,尤其精通《易经》,深得元世祖忽必烈器重。

因为受器重,提出的建议能被接纳,在忽必烈攻宋时,刘秉忠多次劝说忽必烈不要滥杀无辜,因此拯救了万千百姓的性命。

要知道,蒙古帝国是以屠城著称的,每征服一地,就展开野蛮屠杀,直到攻宋时才有所收敛。

这样的转变,刘秉忠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一味地反抗强权并不可取,不如顺应时势,对强权进行引导,使之向文明发展。

此之谓“以柔克刚”。

刘秉忠正是这样做的,他不仅建议忽必烈以“大哉乾元”建朝,而且帮助忽必烈建立和完善政治体制、典章制度,并且受命设计和规划元大都。

位于芦沟桥的刘秉忠墓

刘秉忠只活了59岁,而且是无疾而终(很好奇,无疾为何早逝?)他是元朝唯一一个位封三公的汉人。

说到元大都的建设,不得不提到另一位伟人——郭守敬。

建都燕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于是,当时著名的水利工程师郭守敬走马上任,担任元大都建设的都水监。

郭守敬雕像

郭守敬也是河北人,并且是刘秉忠的学生,既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师,也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现在遗址中,有两处景点与郭守敬的水利工程有关。

一是“蓟草芬菲”中的水源木架,取自郭守敬治水工程中的“跨河跳槽”及“荆芭编笼装石”的创造。

元大都遗址之木架水源

二是“水关新意”中的泄水水关,是元大都排水工程的一部分。

元大都遗址之泄水水关

除此之外,郭守敬在水利上的巨大贡献,就是挖建了漕运河道通惠河。

通惠河的挖建,不仅解决了大都的水源问题,而且解决了运输问题,促进了大都的繁华。

美丽的通惠河

4

大都建成之后,忽必烈依然保留了原都城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据《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记载,每年春天,元世祖忽必烈都要“携同后妃子、诸多贵族及大小官吏等,从大都前往上都度夏。到了秋天,再从上都回到大都过冬。年复一年,从无例外,形成双都巡行的风俗。

双都巡幸图

在大都遗址,到处可以见到栩栩如生的马雕,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游牧文化。

马之雄壮,很容易让人想起马蹄下哀鸣的生命。

5

还没来得及从悼古怀今的思绪中拉回来,穿过一个低矮的桥洞,前方陡然热闹了起来。在阵阵香味中,我知道,我已经来到了著名的海棠花溪。

分隔时空的桥洞

桥洞之短,似乎是在说明元代短暂的寿命。从定都大都(公元1271年),到朱元璋攻占北京,建立明朝(公元1368年),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当年的大都,也终成少人问津的废墟。

这块土地重新热闹,是源于1998年开始的海棠花节,至少已经热闹了20年。

元大都的“海棠花节”,与香山植物园的“桃花节”、玉渊潭的“樱花节”,并称京城春日里的三大花事。每年四月,这里都迎来大量喜欢海棠的游客。

游人如织

说到海棠,喜欢读书的人一定不会忘了《红楼梦》中史湘云抽到的花笺:

只恐夜深花睡去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海棠》

海棠

苏轼 (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当然,我们还会想起黛玉的《咏海棠》: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还有宝钗的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更有一代才女李清照的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从西土城到北土城, 沿着地铁10号线,短短3.7公里,走走停停,也只需半天,却穿越了千年。

看到旧日繁华的大都,今天已成无人问津的废墟,不由得想起清代诗人张英的一句劝诫诗: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当年,蒙古的铁蹄踏遍了欧亚大陆,何等威风。如今,也只是黄土一冢,淹没在萋萋芳草中。

反倒是海棠,随着季节,伴着春风,兀自开放,散发着阵阵幽香。不为何人而开,不为何人而谢,只是顺应时令,造就一年一度的盛世繁花。

春季到北京来看花,别忘了元大都遗址上盛开的海棠。

搜索更多有关“元大都遗址的海棠花溪近况如何?看世界,元大都遗址海棠花溪”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