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兵家古战场 兵之记忆,走干沟

人气:369 ℃/2023-12-09 15:59:28

(CA10解放牌军车)

说到新疆的干沟战友们都知道,提到干沟最顶端的道班房,凡是走过干沟的战友都看到过。但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或许大家都没听说过。那就是我和郑六谋排长有幸在此道班住过三天。

那是一九六九年冬天,我连去巴仑台执行运输任务,当时我还没取得单独驾车资格,由郑排长作为我的保险人同车共济。我们是车队的救急车,因此走在车队的最后边。

干沟位于托克逊县境,由于无水源和植被而得名,去南疆的314国道从干沟穿过。说是公路也不尽然,它是干涸的河床形成的半天然公路。从托克逊到库米什全程约百公里,顶端的道班房是上下分界线。南疆之行的车辆头天晚上都住托克逊,军车也不例外,入住托克逊主要是为第二天穿越干沟作准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质疑立即删除)

当人们睡意正浓时我们就起床打包洗漱,走完必要的车检程序,冒着严寒碾着月光依次驶出县城。刚出托克逊是一段柏油路,雪亮的车灯洒在路面上,红色尾灯分外醒目,耀眼的红光向后车警示它的存在。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行驶,车轮发出沙沙摩擦声和车窗外风声交织在一起别一番情趣。

突然,前方尘烟飞扬,雪亮的车灯舜间暗淡,红色尾灯也若隐若现,郑排长提示我拉大车距。原来柏油路已到尽头,车辆行驶到沙石搓板路上,前方车轮扬起灰尘遮挡了视线。在凸凹的搓板路上汽车一怂一怂的,人在驾驶室里也随之摇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质疑立即删除)

山路抬升渐行渐高,坡度也越来越大,汽车已换上二档吃力爬行。突然,我发现郑排长手握排档杆侧耳倾听,并问我有无异响声?我用心一听确有不明显的嗒嗒声,排长示意停车检查。郑排长用起子搭火花塞断火的方式逐一排查,确定是连杆轴瓦烧了。这是严重的机械故障,没有专用工具、配件和技术是不可能修复的。

望着前方还没散尽的尘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心里一下子没了着落。我们是车队的救急车却不能自救,岂不成了全连甚至全团的笑柄?看着一辆辆汽车绝尘而去,郑排长灵光一现顿时有了主意。这里距最顶㟨道班房不远,把故障车转移至道班房再做打算。于是郑排长命我取出自备钢丝绳挂在拖车钩上。他站在公路边试图拦截一辆同向车辆拖我们离开这个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质疑立即删除)

那个年代,军队和地方经常联手开展拥军爱民活动,三支二军更深入人心,军民关系十分融洽,拦截一地方车辆并非难事。稍许一辆挂地方牌照的汽车缓慢驶来,师傅见有军人拦车停稳后探头问有什么事?排长说明情况,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师傅二话没说把车开到我车前方,挂好钢丝绳拖着我车十分吃力向坡顶爬去。到达道班房,我们再三向师傅道谢,师傅说: 军民一家人!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使我这个年轻军人热泪盈眶。最后排长说: 麻烦您到库米什兵站,找到车队给带个口信。

告别师傅,我仔细扫视道班房,它是用砖砌成的平房,大约40多平米,孤不冷丁的佇立道旁,房门面对公路却无窗户,由于它紧傍公路,使墙壁上挂满厚厚一层灰尘(可能是这个缘故前面才没窗户)。道班工人还在熟睡,我们不便打扰就悄悄在寒风中等待。

(图片来的网络如有质疑立即删除)

红日东升,道班房门悄然打开,一个40来岁的工人身披蓝色大衣走出房门,看见解放军在寒风中站立,惊诧的问有什么事?排长说明事情经过,并说要在此暂住几天等车来救援的打算。那位工人闻听,立刻招呼房内工友帮我们拿背包行囊。

走进屋内有暖洋洋的感觉,借着后窗玻璃透进的亮光,发现靠墙支着几张木床,最里边和一个山洞相连,原来是储藏间和厨房。道班有五个护路工人,其中还有个河南老乡,听到乡音倍感亲切,虽居荒蛮之地也不觉寂寞。老乡说: 这几天我们吃住在一起,也没啥好吃的招待。当时全国生活还比较困难,城镇粮油定量供应,部队有30%粗粮,地方粗粮竞达50%之多,他们饭菜比较简单,天天都是老三样家常菜,主食有馒头和发糕,早上的包谷面糊糊(维族语叫五麻食)很好喝,但每人也只能有一碗。

(护路工人)

道班的物资供应包括生活用水都是从50公里外的托克逊运来,凭空多了两张口,生活物资捉襟见肘,我们心里很过意不去。看到他们繁重的体力劳动,伙食却如此单调,便萌生了寻找野味给大家改善生活的想法。车上配备一支五六式冲锋枪,排长决定去西山狩猎。我们连续翻越三个山头,放眼望去尽是光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真是穷山恶水呀!不!山是穷山但没有恶水,但凡有水才会有生机,没有生命之源怎会有野兽出没?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二句唐诗: 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正是这里最最真实的写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质疑立即删除)

我俩一无所获垂头丧气的走回道班,老乡见我俩无精打采的模样,说明天可以去东山看看。来到东山看到的与西山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突然明白,他们常年守护在这里,对周围的状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岂不知东西二山是如出一辙,为啥还要我俩去东山看看?这是让我俩散心除烦恼呀!多好的老百姓呀!人民爱护子弟兵,子弟兵保护老百姓,血浓于水的亲情,才成就解放军这样的威武之师,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质疑立即删除)

在道班房生活虽只有短短三天,却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临别时,道班的工人集体为我们送行,望着那风吹日晒黝黑的脸厐,无以言谢,我向他们深鞠一躬,又以军礼致敬!

(注: 如有当年托克逊干沟道班房工友,看见此文者请与本人联系)

搜索更多有关“兵家古战场 兵之记忆,走干沟”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