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盘锦历史遗迹介绍:远古渔猎的活化石千年渔镇二界沟

人气:381 ℃/2024-02-01 21:19:36

一座城市,

最大的标签就是历史、

它们就像是城市的眼睛,

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前世和未来。

五色盘锦,不仅有红滩、绿苇、万鸟齐飞

更有数不清的历史传说故事于此,

盘锦的古镇村落都散落着历史的足迹。

让我们远离喧嚣,走进历史故事

抚摸着斑驳的厚重院门,

探寻历史深处的痕迹……

坐落在美丽辽东湾的千年渔镇——二界沟古往今来,一直是打鱼人群体的落脚******地,滔滔的河海也在述说着生长在这里的一个久远的历史文化。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像候鸟一样,追逐着洄游的鱼虾,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停地沿着海边南来北往地迁徙着,过着生吃螃蟹活吃虾的欢乐而又艰辛的渔猎生活。这些打鱼人没有远海捕捞的实力,只能像候鸟一样顺着沿海的水陆边缘迁徙,在江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他们每遇鱼鲜、蟹满、虾肥、蛤螺稠厚的江河入海口处,就留下一些人群半定居下来,其大部继续奔向更远的一处处江河入海口。后人将古代这些靠天吃饭、春来秋往的打鱼人称为“渔雁”,意思就是像候鸟一样的打鱼人。因这一群体沿袭的是一种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计,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古渔雁”。渔雁的行踪是水路、陆路并进,故而“渔雁”又有“水雁”和“陆雁”之称。

(一)“水雁”

由海上来的称为“水雁”。“水雁”多是一条船上一家人,老婆孩子在船上,又称“家眷船”。这种船虽然很小,但跨海能力很强,多是成群结队扬帆而来。在辽河入海口一带的海域,“水雁”的渔捞历史是悠久的。早在远古时代船的诞生,近到秦汉时代,二界沟就是“水雁”的******地了。到了明朝中叶,二界沟便是“水雁”集聚地之一。每年春天,数不清的帆船走大清河、海河入渤海湾,过天津、秦皇岛、菊花岛、锦州等锚地,最后到达辽河入海口的二界沟、坨子里、没沟营(营口)等地。

此时的二界沟海湾里桅樯如林,仿佛从深海漂来一座巨大的“船城”。渔事兴盛时期在明正德三年(1508年),渔船多达万余只。到了清光绪年间,由于一些渔雁开辟了新的渔场,“水雁”锐减,只有一二千只船(户)。“水雁”在辽东湾辽阔富饶的渔场上,下钩、撒网,当满载海鲜收船至二界沟时,海岸滩边的街市上热闹非凡,“水雁”把鲜鱼交渔行,或卖给小贩,然后又买粮、水,准备再出海。等“水雁”一出海,二界沟顿时又万籁寂静了。时至秋末,“水雁”又沿着原路返回家乡。

他们就像天上的大雁一样,千百年来一直是这样有规律地春来秋往地回归着。现今,二界沟南有一条沟,曾经是明清时期专泊“水雁”的地方,渔人给这条沟起了一个很动听的名字——儿女沟,意思是,这里是养儿养女的好地方,清朝时,沟里淹死过一个买酱油的小女孩,是出于对小女孩的怀念吧,后来这条沟改名叫“女儿沟”了。曾经是“水雁”泊船、晒网、卖鱼、买物的闹市,1958年建虾厂时平掉了。明清两朝时期的“水雁”多来自河北省文安洼一带的打鱼人家,也有一部分来自山东、浙江、江苏等地的船户,他们就是远古渔猎时期打鱼人北上南下远途跋涉的一个缩影。但到清末、民国和伪满凄风苦雨时期,由于战乱,再加上海匪横行,“水雁”的渔船在滩上无法落脚,在海里无处安身,“水雁”渐渐地少了。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水雁”在辽河入海口处已经是濒临绝迹了。新中国成立后,渔雁又逐渐复兴起来。但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水雁”都加入集体渔业队,大部分渔雁弃渔从农。在此后的20多年里,辽河入海口处的辽东湾海面上,“水雁”踪影全无。1976年秋,突然从“水雁”的发源地河北省文安县文安洼村来了一只陈氏家眷船,船主陈兆前,一家五口人。第二年,陈氏“水雁”又引来姚氏“水雁”——姚金鹿,他率领两个儿子及儿媳妇共三只船。这几只“水雁”还是沿着祖先走过的古渔道,从文安洼出来,从渤海湾的天津海河出发,沿着古渔雁走的海路,经过北塘、北戴河、秦皇岛、菊花岛、锦州等地海域,最后到达辽河入海口处的二界沟打鱼。时至秋末,这些小渔船又沿着原海路返回文安洼。

如今,二界沟的渔民还保留着迁徙的习俗,有的渔民仍然到荣城、石岛、烟台、靖海、龙口、江苏、浙江等地去打鱼,这也可以说是古渔雁的延续和发展。春来秋往,从古至今没有断过,只是数量很少很少了。今天的二界沟人有的就是古渔雁的后人。

(二)“陆雁”

由陆上来的称为“陆雁”。他们是从中原等地徒步到辽河口打鱼的人。“陆雁”没有船,渔具也很简单,只有渔叉、贝叉、小搬网、推虾网等小渔具,借着潮涨潮落在滩涂上采蛤扒蟹,后来发展为给当地渔主扛活,给有船的人家打工等。在“陆雁”漫长的渔捞史上,从中原通往东北最古老的路,大概就是他们踩出来的。“陆雁”也像大雁一样按着渔季春来秋往,年复一年地往返在沿海岸上,从没有间断过。

时至明朝,到辽河入海口处的二界沟、坨子里、霸王庙、没沟营等渔村来的“陆雁”多达上万人,他们多来自河北白洋淀和东淀文安洼一带,也有山东、浙江等地。到清光绪年间(1875年),二界沟已有大小网铺50余户,来此扛水活的“陆雁”已达三四千人,他们多为河北唐山、乐亭县人。每年“陆雁”启程时,数千人汇集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渔人队伍。他们遵守着打鱼的时令,每年正月初五左右,就开始集结,不约而同地陆续汇集在燕山一带,一队队踏上北去的征程。

“陆雁”往返路线是这样的:经昌黎、秦皇岛、山海关、绥中、锦西、锦州、石山站、沟帮子、盘山、田庄台,行程十几天,一千多里路,最后到达二界沟及辽河口的各渔捞地。秋末,“陆雁”开始收拾行李,带着一年的收获,背驮、肩挑地一队队沿原路返回家乡。后期,网东家(渔主),每年秋末冬初也要用车拉着丝线随回迁的“陆雁”到河北省文安、静海、滦县、乐亭等地雇人织网。3个月后,网织好,原车装网返回,每年往返。在这条“陆雁”往返的古道上,一支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再加上无数辆木轮车,可谓马萧萧,车辘辘,人攘攘。在这样庞大的队伍面前,沿途的土匪也望而却步,不敢抢劫。“陆雁”的名声很远,连朝廷都知道,否则,在关塞要道上每年往返几千人的队伍,沿途的一些堡台的哨卡(烽火台)就点狼烟报警了。清朝末年,尽管东北铁路已经通车,但这些“陆雁”仍然还是徒步走在辽西走廊的古道上。

“陆雁”往返关内外,他们走路不踩耕地,一路还做修桥、补路等好事,沿途结朋交友,颇受沿途百姓的欢迎。每次春来歇过脚的地方,待秋归时一定会亲自带来从海上捕捞的海味馈赠谢恩或送给友人。至今这条古道上,不少村落还有二界沟人的亲戚、朋友。这种“渔雁”式的生产模式自古延续,为了减轻春来秋往的路程奔波并提高渔捞产量,明朝后期,由黄河、长江岸边北上的打鱼人便在二界沟一带定居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尽管大自然依然是春雁往、秋雁归,但是与天上大雁比翼齐飞的“陆雁”,从此便在这条古道上消失了足迹。

“陆雁”断行,但徒步打鱼的“陆雁”的生活习性,至今在二界沟有的老人中还保持着、沿袭着。“水雁”和“陆雁”都是从远古的年代就形成规律,按着季节来到二界沟的打鱼人。每当他们从水路或陆路汇集而来时,辽河入海口海域就又升起了渔家的风帆,响起了嘹亮的渔家号子声。沉静了一个冬天的二界沟就开始喧闹起来,桅如林,人如潮,形成了辽东湾最繁华的时令渔城。古渔雁的行踪在我国及世界的沿海江河入海口早已绝迹,唯有盘锦这片辽河口处还保留着古渔雁从水路和陆路迁徙的踪迹,是人类远古渔猎活动的活化石。


本文由盘锦旅游委编辑

搜索更多有关“盘锦历史遗迹介绍:远古渔猎的活化石千年渔镇二界沟”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