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岳飞生平经历和爱国故事 宋史学家王曾瑜笔下的岳飞

人气:334 ℃/2023-12-16 03:04:08

《尽忠报国:岳飞新传》

王曾瑜 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

岳飞短暂而富有传奇的一生,犹如耀眼的彗星,长久地辉映着历史的星空,而他一生都践行的尽忠报国的精神,早已超越了时代,成为民族精神与民族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书以翔实而又准确的史料,深层透视岳飞光辉而充满悲剧的一生,深入剖析岳飞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结构,剖析他所处时代的独特的社会结构、政治生态,真实再现两宋之交的社会环境。

奔腾万里的黄河,丰饶广阔的华北平原,是中华民族灿烂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是民族伟大精神的哺育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岳飞就诞生于此地。“黄河二月冻初销,万里凌澌流剑戟。”这是北宋后期气温偏低、冰封初解的黄河风光的写照。

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2月15日(公元1103年3月24日)夜里,在河北西路相州(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的一座普通农舍中,一个岳姓婴儿呱呱落地,发出雄亮的啼声。

婴儿的乳名叫五郎,据说诞生时恰好有大鸟飞鸣于其屋上,故取名飞。依中国古代礼俗,男子年20而冠,宋时俗称裹头。男子冠时,在名外取表字,名和字的含义往往须互相照应。但宋代或“男子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并取表字。岳飞后取表字鹏举。

在中国古代的姓氏中,岳姓是个小姓。自宋以前,历史记载中尚无岳姓的名人。岳飞的籍贯今在河南省,而宋时却称河北人或河朔人。岳飞的曾祖父叫岳成,曾祖母杨氏;祖父叫岳立,祖母许氏;父亲叫岳和,母亲姚氏;还有一个叔父岳睦。岳家世代务农。姚氏生五郎时,已有三十六七岁。岳飞应有四个哥哥,都夭亡了。不久,姚氏又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岳翻。岳飞至少还有一个亲姐,后外甥女婿高泽民曾在他军中担任主管文字。岳和夫妻在临近绝育之年,居然得到了双子,自然欣喜异常。但是,他们绝不放纵孩子,而是“鞠育训导”,既有温暖的抚爱,又有严格的管教。姚氏作为慈母,更是恪尽己责。所以岳飞自幼就对父母有极深厚的感情。

人民美术出版社《岳飞传》连环画封面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体力劳动自然是其本分。岳飞自幼就参加各种劳动,如牧牛放羊、拾柴割草、烧火煮饭之类。因自幼严酷的劳动锻炼等因素,造就了岳飞惊人的膂力。岳飞非常喜爱武术。弓弩是宋时的主要兵器,时称“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弩其实是弓的一种。弓可步兵和骑兵通用,弩一般用足蹶开张,故只能由步兵使用。弩箭比弓箭射程远,洞穿力强。衡量一个人的武艺,主要看他能挽多大的“弓弩斗力”和射箭的准确性,时称“射亲”。

岳飞年龄不满20岁,已能挽弓300斤(一宋斤约合1.2市斤),用腰部开弩八石(一宋石为92.5宋斤,约合110市斤)。按照宋朝军制,“弓射一石五斗”,已算武艺超群,可选充“班直”,当皇帝的近卫。北宋武士挽弓的最高纪录也只有三石。可知岳飞的挽弓能力已至登峰造极的境地。

岳飞十几岁时,曾向“乡豪”周同学习射箭。周同当众表演,连发三箭,都射中靶心。岳飞取过弓来,也射了两箭,居然射破周同的箭筈。周同大惊,立即将两张心爱的弓赠送岳飞。只花费数日工夫,周同就传授了全部射箭的诀窍。经过苦心和精心的练习,岳飞能够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后周同病死,岳飞悲痛不已。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都要到周同坟前吊唁。由于经济拮据,岳飞甚至典卖了自己的衣服,在坟前酹酒埋肉。岳和发现儿子的衣着突然一件件去向不明,便追问岳飞,甚至笞挞他,而岳飞却既不埋怨父亲,也不说实情。后来岳和暗地里跟踪,方才发现了儿子的秘密,转而称赞岳飞。

岳和一家祖祖辈辈扶犁握锄,不可能有多少文化。宋代的农村,有所谓“冬学”,从10月到12月,利用农闲,由穷书生授课。课本有《百家姓》《千字文》《杂字》之类,时称村书。农民们只要能积攒一点钱,还是很乐意遣送子弟入冬学,读村书。著名诗人陆游的一首诗说: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官府摊派赋役,有大字张挂的榜帖、由子(通知单)、户钞(收据)之类;农民私人也有土地契书、借据之类。农家子弟认识一些字,可能会少受一些官吏、保正、保长、揽户(以承揽他人赋税的输纳为业者)和地主的欺诈。农家子弟入学,并非为入仕当公卿。岳飞可能也在冬学里念过村书。尽管他对文化知识如饥似渴,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农家子弟一般不可能在文化上得到深造。穷困的岳家无力购置高级的蜡烛之类,甚至也不用低级的油灯,在白天辛勤劳作之余,岳飞经常借着燃烧枯枝败叶发出的火光,看书识字,以至通宵不寐。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强,又有持久不懈的顽强毅力。后来当将帅时,终于有相当的文化水平,略知书传,即懂得一些儒家经典,能赋诗,填词,作文,写行书,其书法则学苏轼,字尚苏体。岳飞喜读《左氏春秋》和“孙吴兵法”。

岳飞大战金兵(周申绘)

岳和家原是拥有几百亩瘠薄耕地的自耕农,在岳飞和岳翻出生前,生活自给有余。遭逢灾年,虽然自家口粮也相当紧张,他宁愿和姚氏用小米掺和野菜,熬成稀粥,一日只吃早晚两餐,将强行节余的粥接济逃荒乞食者。他纯厚和善良的品德给岳飞以很深的影响。

随着岳飞和岳翻长大成人,由于各种原因,岳和的家境每况愈下,日益艰难。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相州发生涝灾,“夏雨频併”,收成锐减。翌年,即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岳和抱孙心切,为16岁的岳飞张罗婚事,娶了一个刘姓女子。一年以后,即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六月,岳飞长子岳雲出生。喜事临门,而岳家的经济负担却日渐沉重。古代农民在无法维持生存的情况下,只能典卖田地,或者借高利贷。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使自己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最后无非落到“公私之债,交争互夺,榖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的悲惨境地。

岳飞新婚不久,便不能在家乡安居了。这个不足20岁的青年,只能强忍悲痛,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他万分依恋鬓发苍苍的老父和老母,却又不得不同他们离别……

王曾瑜,1939年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宋史研究泰斗邓广铭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专业从事宋辽金史研究。著有《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宋朝军制初探》《辽金军制》《宋朝阶级结构》《宋高宗传》等。

作者:王曾瑜

编辑:周怡倩

搜索更多有关“岳飞生平经历和爱国故事 宋史学家王曾瑜笔下的岳飞”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