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李逵的性格及简要分析:不要错把李逵当作英雄

人气:469 ℃/2024-03-19 07:28:40

在点评《水浒传》时,金圣叹对李逵赞不绝口,夸得天花乱坠。如果没有细细品味《水浒传》,或者被金圣叹的名气误导,大概真会喜欢这个黑蛮汉。

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

缺少深入的分析,是不能客观的得出对李逵的评价,试着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对李逵的心理和性格分析一二,就会发现李逵浪得虚名,真不是什么英雄。

李逵性格的一大特点是直爽率真,毫不掩饰,这一点无可否认。头次见到宋江,李逵开口就是:“这黑汉子是谁?”待确认是宋公明后,李逵拍手喜悦,直言对宋江的崇敬之情,他的直爽率直的性格表露无遗。

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直率的性格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部分。例如,孩子很单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处处表现出天然的真实。孩子的率直是本性的最真实体现,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受,可以毫不修饰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种程度的表达往往易于接受,即使偶尔会使成年人感到尴尬,这就是所谓的“童言无忌”。和孩子讨人喜欢的率直不同,成年人的率直往往不容易被人接受。

人们通常都喜欢和性格直率、心思单纯的人相处,因为不用费心去猜测用心。李逵的喜怒都表现在脸上,很容易看到内心,但李逵并不好相处,因为他过于直率和随性。

除了口无遮拦,经常让宋江下不了台,李逵做事也从不考虑后果,不知道对错于是非。为了赌钱,李逵不惜从非常钦佩的“义气哥哥”手上骗钱,哪怕才见过一面,心里没有任何负担,感到坦然无比;想吃鱼了,他伸手直接从宋江、戴宗碗里捞,或者自行去渔人船舱拿活鱼,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被歌女打扰了,李逵也想不到弱女子要照顾,照样伸手去打,导致歌女晕倒,李逵反怪她太娇嫩。

这些令人厌恶的粗率言行,哪怕是儿童,也要被说成是“熊孩子”,可以说,李逵就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熊孩子,为人处世全凭个人喜好,随性而为,这样的风格可不是英雄。

其次,李逵的性格具有嗜血、凶残好斗的特点。

“天杀星”名副其实,李逵漠视生命、不分敌我、滥杀无辜,嗜杀成性,以杀人为乐,具体事例举不胜举。例如,江州劫法场时,李逵不问军民,杀个痛快。

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哪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

捉住黄文炳后,他被李逵活剐;李逵回家探母,为当地里正带猎户捉住,送去官府,被救之后,李逵杀了三十几个士兵,又杀了里正和猎户,还想去杀旁观的人;三打祝家庄时,李逵明明知道扈成已经投降,仍控制不住杀意,杀光了他的全家老小。

黑旋风道:“我砍得手顺,望扈家庄赶去,正撞见一丈青的哥哥解那祝彪出来,被我一斧砍了,只可惜走了扈成那厮。他家庄上被我杀得一个也没了。”

甚至,李逵为逼朱仝加入梁山将一个活泼可爱的四岁小男孩一劈两半。这些嗜血的行为,把李逵性格中的残忍暴虐和鲁莽冲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逵杀黄文炳还可以解释,也是黄文炳咎由自取;杀士兵、猎户,勉强也说得过去,他们参与了对李逵的抓捕;甚至,退一步说,李逵杀人杀的兴起,无辜的旁观者、投降入伙的自己人是殃及到的“池鱼”,也有一丝道理;可四岁的小孩何辜之有?李逵的滥杀无法辩解。

这种嗜杀的心理情结,可能令人大惑不解,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可以找到部分答案。在原始社会里,残杀是一种正常生存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肯定。当人们为了取得生存的权利,竭尽全力互相残杀时.能让对方流血无疑是令人陶醉、让人过瘾的。对于李逵这样的莽汉来说,各种伦理制度,在他的脑中原本就是一片浑沌,能约束一般人的社会禁忌,对他毫无作用。他只凭生命的本能和嗜杀的冲动去行事,只要遇到可以大开杀戒的时候,这个“准原始人”就将杀人的快感发挥到极致。按照西方犯罪学理论,李逵属于典型的“天生犯罪人”,他所表现出来的野蛮与残忍是标准的心理“返祖”现象。

李逵的暴力充满了血腥色彩,毫无仁慈、理智、人性可言,了解到他性格中的“原始野性”,李逵做出的种种旁人不可思议的行为也就变得不难理解了。

第三,李逵是反人类、反法制和反社会的代表。

《水浒传》中有两处描写了李逵吃人的场面。宋江把黄文炳绑在柳树上,大骂一顿后,找人下手,结果李逵跳出来要吃肉。

只见黑旋风李逵跳起身来,说道:“我与哥哥动手割这厮!我看他肥胖了,倒好烧吃。”

李逵放过李鬼,又阴差阳错的到了他家求饭吃,随后李逵凑巧听到了李鬼夫妇的阴谋。杀了李鬼后,李逵想要吃饭,没有下饭的菜蔬,他就割李鬼腿上的肉烤了吃。

“食其肉、寢其皮”被用于比喻极端的仇恨,而李逵对于黄文炳并没有切身的深仇大恨,结合两次吃人的情景来看,李逵是有一些吃人的爱好,而任何吃人的爱好都是反人类性格的最直接表征。

李逵还具有反社会型人格的特点。

这种人格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遵守社会中的规范和法律,并伴随着情绪冲动,难以坚持长期的活动和缺乏(甚至完全没有)罪恶感。这种人通常不会考虑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感情,待人冷酷无情。他们的所做所为,与社会规范之间相距悬殊。他们不能吸取教训,包括惩罚在内,都很难改变他们的行为。

反社会型人格者的职业生活大多动荡不安,而其中更有一些人在生活中,不断地经历着变化无常,这些人鲜少在意自己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而且不会产生罪恶感,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他们总是会做出违法行为。某些反社会型人格者在同样热衷冒险行为的团体中,对团体的规则也表现得不大安分,情绪太过冲动。

李逵的胡作胡为、滥杀无辜,就是因为他不遵守社会规则,在他脑海里全然不知道有法纪,也是因为他极度缺乏罪恶感、情绪冲动,遇事不会考虑,先做了再说,事后也从来不感到愧疚。

李逵的所作所为,假如作为戏剧,甚至当作热闹来看,观众会哈哈大笑,可是站在人性的立场,抱着兔死狐悲的观念去看,心里会感到非常不舒服。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野兽,而文明的社会需要理性,有毁灭的力量,也需要加以控制 。李逵这种为所欲为的蛮汉,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做事又没有底线,在社会上就是穷凶极恶的罪犯。

英雄指品格优秀、做出超越常人事绩的人。历史上,英雄往往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亲自做出或领导人们做出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受到民众拥戴。不能被梁山好汉的热血故事迷惑,要看清本质,像李逵这种“熊孩子”,他充满原始野性、残忍嗜杀,还具有反社会型人格,绝不是英雄!

金圣叹说李逵是上上人物,韩伯龙也不会同意。

【参考】

1,读第五才子书法

2,水浒传

3,试论李逵反叛性格的成因

4,浅谈李逵的复杂性格

5,《水浒传》中李逵的道德与法律人格评价

6,李逵的性格特征及其审美文化底蕴

7,浅析《水浒传》中李逵的性格特征

- 完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搜索更多有关“李逵的性格及简要分析:不要错把李逵当作英雄”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