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对体育的心理学认识:体育运动的心理较量

人气:261 ℃/2024-01-19 07:57:06

另一种较量 —心理素质杂谈 (一)

原创 曾汉中 感悟乒乓

心理因素对比赛的影响,我一直比较留心,平时打球也注意体验揣摩。在《决定球员实力水平、影响临场发挥的要素有哪些》一文中,我把它作为球员实力水平的构成要素提出来,在其他文章中也有所涉及。但仍感意犹未尽,想再专门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乒坛耆宿张燮林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一场比赛的胜负50%是技战术,50%是临场的战斗作风。初看之下,觉得有点言过其实,难道练得半死的技战术只占胜负因素的一半?不过,时间越长越回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所谓的“战斗作风”,应该是比较早期的提法,我在《决定》一文中把它理解为精神和心理因素。对于势均力敌的双方来说,技战术水平只是让你有资格站到球台的一方,能不能发挥水平战胜对手,顽强的作风、稳定的心理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你这50%不如人,就会影响到另外50%的发挥,那将是致命的。精神和心理因素又有区别。在我看来,精神因素更像是发动机,能激发、调动人的潜能,转化成有形和无形的力量。譬如古田会议,之所以在中国革命史上彪炳留名,就因为它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等重要原则和制度,共产党的军队从此有了在精神上压倒一切的力量,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最后夺取了全国胜利。球场上,球员如果具有这样的精神力量——强烈的求胜欲望、旺盛的斗志、坚强的意志,聚合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就可能使对方在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波动。这是一种正能量,也是无形的战斗力。心理素质与人的神经类型密切相关,在紧要关头时最能体现:有的人的类型像稳压器(我在《决定》文中也把它称作避震器),可以在关键时刻让人保持冷静,稳定心态,正常发挥水平;而有的人的类型则像泄气阀,每到关键时刻就把持不住自己,情绪波动,失误连连。我总感到,比赛胜负的不确定性和临场发挥的好坏起伏,除去球路、战术和状态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的心理素质的差异在起作用。如果我们能研究一点比赛状态下的心理变化,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相信是能用以指导实践、受益自己的。如果说,技战术的发挥、精神上的力量更多是作用在对方身上的,那么,心理的把控则更像是自己和自己的较量,是降伏心魔的战斗。在关键场次和处理关键球时,如果能顶住压力,摒弃杂念,稳住心态,坚固内心,就能够正常发挥水平,甚至可能以弱胜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不容易。相信每一个打球人都有大比分领先被翻盘、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惨痛教训,也肯定有反败为胜的惊天逆转。不管什么人,都不可能完全自主地掌控自己的心理,顶尖高手也不例外。电视直播中,我们不也常常看到超一流选手的大起大落吗?46届世锦赛男团半决赛金泽洙拿到7个赛点,却被刘国正一一化解,最终翻盘,这样的失败,够他两辈子的痛心了。我们很难说是金泽洙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只能说刘国正更坚强。——在承受重大比赛的心理压力上,专业高手和业余选手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但业余选手的心理素质显然更加参差不齐。他们都因为兴趣而迷上乒乓球,谁也不知道也不会去考虑自己的心理素质问题,不像专业选手经过科学选才和层层选拔,水平越往上走,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各方面能力就越过硬。除此之外,由于训练和知识的欠缺,业余选手对心理作用的认识也普遍不足,也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加以提示和控制。对此,我们应当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比赛中的心理波动不是每时每刻都发生。水平差距较大的双方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问题,比赛平稳进行、领先方把几分的优势一直保持到一局结束,通常也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容易产生心理波动或最考验心理素质的,通常有几种状况和节点:9平之后。一局胜负就看最后两分球,压力可想而知。领先方被追平,心态容易急躁,落后方追分成功,也可能松了口气。一急一松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低级失误、发球直接送分屡见不鲜。和21分制相比,11分制带来比赛局数明显增多,导致出现9平以后关键球的概率也相应增多。被连续追分。经常出现在大比分领先时,对方连续赢了几个球,己方顿时紧张起来,侥幸、慌乱的心态并存,突然间仿佛不会打球了,怎么打怎么没有。虽然反胜为败的概率不会太大,但一旦输了这局球对心理打击极大。这种情况在球类集体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中也会出现,落后方的势头上来以后,领先方常常是没来由的集体哑火,很奇妙。一方连续打出好球。比如,连续几个发球直接得分或间接得分,连续几板稳定又漂亮的进攻,连续抵挡住对方几个凌厉攻球,都会给另一方带来心理上的恐慌和不自信,不管自己意识或没意识到。大比分领先被翻盘后的下一局。这一局往往很难打,因为自信心遭受重创,输球的可能性很大。能不受影响的,说明心理素质过硬。2015年日本公开赛男双决赛,马龙、许昕对阵樊振东、尚坤,前三局2:1领先,第四局又10:5领先,却连丢7分反胜为败。在这种情况下第五局一般会很难打,但他们不受影响,决胜局轻松取胜。实力占优者局分落后时。由于热身不够、球路不适应或思想准备不足等原因,优势方开局后如0:2落后,这时的第三局就很关键,对双方都是严峻考验。优势方如果仍不能找回手感从落后阴影中摆脱,有可能爆冷输掉;如果能赢下这一局,就可能3:2翻盘。领先方则容易出现胜势已定、不信会被翻盘的麻痹思想,也可能出现“不敢胜利”的心态,不敢相信自己能赢下对方,打法可能趋稳趋保守。对方擦网擦边球较多时。很容易心理不平衡,会有怨天尤人的情绪,很可能进一步导致情绪急躁或信心受挫,成为逆转折点。有一个误区可能会被忽略,就是往往把对方的运气球算作自己本该得的分,其实不过50%的概率。比分胶着时。双方旗鼓相当,谁也无法把比分拉开,这时就比谁的战术素养更高,谁的心理稳定时间更长。多赢一分,甚至多坚持一个回合,对方就可能顶不住,最终溃败。这时有没有纠缠能力很重要。关键场次。比如单打的决胜局或者团体赛的第五盘,很容易患得患失,想法太多。特别是后一种情况,团队的担子全压在一个人肩上,压力之大超乎想象。有没有勇气面对,能不能保持平常心很关键。以上情况相信是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往往就在这种时候体现出来。

人的心理素质差异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来:会不会打比赛。有的人平时打得很好,比赛就判若两人,越是重要的比赛打得越差,很难委以重任;有的人刚好相反,比赛比平时发挥得好,重要比赛又比一般比赛发挥得好,给人放心的感觉。会不会打逆风球。有的人在比分领先或胶着时往往打得很好,轻易不会让对手反先,但落后时就一蹶不振,很难反败为胜,这说明他太在意比分的落后,马上觉得自己不行了,马上联想到这一局会输掉,对追分反先的信心不足。如果一个人能经常在比分、局分落后时扳回反先、或在10平以后胜出,那他的心理素质一定是比较过关的。关键时刻会不会冷静思考。被连续追分或由领先转落后时,最容易产生焦躁情绪。这时往往大脑一片空白,不会思考,不会应变,事先想好的招数忘得精光,只会下意识地使用最常用的技战术,节奏越打越快,心急火燎,常常是拿起球不加思索就发,结果当然是大失水准葬送好局。这一点我多次吃亏,体会很深。上述情况一般由外因——对手打法、场上形势变化等因素——引起心理上的波动,但也有相反的情况,由先入为主的心理障碍导致技战术水平发挥不出来。比如,很熟悉的两个球友间有时会出现一种有趣现象,一段时间内你连续赢,我连续输,过一段时间又反过来,我连续赢,你连续输。这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理因素作祟——持续的赢球输球在心理上形成优势感和畏惧感,保证或限制了水平的正常发挥。同样的情况还有,多年前一直被压着打的对手,后来虽然水平长进很多(以其他球友为参照),但碰到你还是会心存畏惧,放不开手脚。两人之间似乎隔着一层窗户纸,一旦捅开连续赢几次了,形势才会发生转换。

外在表现也会让人产生心理错觉。比如看到对手的动作规范娴熟,攻球凌厉,心里就打起鼓来,还没交手自己先矮三分;相反,看到对方动作不太协调连贯,以为实力平平,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等打起来发现人家的实战能力其实很强,有时调整就来不及了。除去技战术的较量,打球还免不了要打心理战。喝酒划拳的取胜秘诀,在于读懂对方心理,打球也一样,摸准对手习惯思维的这个脉门,可以事半功倍。比如,对方吃了一个下旋球,他会怎样应对你的下一个球?有的人会习惯于防你再发下旋球,而有的人则会猜你会换发不转球,你若能读懂摸透不同对手的心理,这球就比较好打了。又比如,每个人对来球线路和落点都会有个预判,这时就要猜准对方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你正手位准备杀高球,多数对手会习惯性地往斜线方向移动,这时杀个直线球就容易得分。类似的还有像打重复球、滑板、相持中突然变线、想侧身突然给他一个正手球等等。你能看穿对方心思,对方却摸不透你的球路,这会让人很有成就感。打球的乐趣之一,就是总有这么一个揣摩心理、猜与破猜的过程。10平后人的心理是最微妙的,这时双方高度紧张,容易把对方想复杂了,而且往往把发球当作救命稻草,失误因此层出不穷,让人痛心疾首。这时就不能想法太多。郭跃华说过,这时的发球就发个最简单常见的,对方反而不会接。我也做过这样的试验,10平后把发球的停顿时间拉长点,作认真思索状,然后用稍微夸张的动作发个简单的球,不敢说都能见效,但效果不错,至少不会因为发平时很少发的球而失误。再比如,打压左调右战术时,对方吃过亏后一定会注意保护其正手位,这时不能一出空档就往那儿打,有时就要死压反手,直到他误以为不会调右打空档时,再变线突袭他的正手,成功率比较高。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场上形势和人的心理复杂多变,应对时需要随机应变而不能一成不变。

搜索更多有关“对体育的心理学认识:体育运动的心理较量”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