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东莞滨海片区规划:重磅,山

人气:123 ℃/2024-01-13 04:39:58

日前,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召开了《环同沙地区概念规划及整体城市设计》《“三江六岸”地区整体城市设计》《“两轴三节点”总体设计》三项规划(简称“山、水、城”规划)成果的专家评审会。会议指出,“南山、北水、城中央”的空间格局是中心城区宝贵的发展资源,也是城市品质三年提升工作的重要空间平台。通过编制“山、水、城”三项规划成果和实施方案,对于推动中心城区核心地段功能品质强化和山水特色格局优化,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中心区具有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会议邀请了来自广州、深圳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设管理、交通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的十余名知名专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三项规划达到了规划编制任务的要求,原则同意通过评审。市城乡规划局将按照专家意见和建议,组织完善规划成果,并上报市政府正式审批,为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实施落地提供规划指引。

《环同沙地区概念规划及整体城市设计》——山

构建独具吸引力的“东莞翡翠项链”

环同沙地区以同沙公园为核心,北至迎宾路,东至松山湖大道,南至连马路,西至绿色路,涉及东城街道、寮步镇、大岭山镇,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

市城乡规划局表示,环同沙地区面对多重现实条件的挑战,是东莞提升湾区竞争力与吸引力的战略地区,也是促进中心城区与松山湖片区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未来将承担东莞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城市创新产业高地、城市公共生活枢纽等功能。

该规划提出按照“环湖保护与开发圈层梯度引导”为原则,以同沙水库为核心组织三大活力圈层,构建独具吸引力的“东莞翡翠项链”。

第一圈层为同沙水库内部,重点布局生态湿地、淡水沼泽、候鸟栖息地等生态保育功能;

第二圈层依托同沙水库环湖路、环山路,结合同沙公园已有资源点及可开发、特色突出的生态景观节点,布局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旅游等功能;

第三圈层主要结合现状发展基础,分片区进行特色产业发展指引,形成一个活力新城以及七个特色小镇,打造同沙特色小镇集群。

围绕TOD站点与同沙公园入口,聚焦东城黄旗南、东城牛山、大岭山文旅、寮步美丽村居等特色片区,以“搭建共谋共建平台、重点片区实施带动、践行经营城市理念”为基本原则,通过推动26个目标清晰、主体明确的项目开展深化设计、落地实施,从而建立起环同沙片区城市品质提升共建框架。

《“三江六岸”地区整体城市设计》——水

展示东莞城市滨水地区特色

“三江六岸”地区是以东江南支流(含东莞水道)、汾溪河、中堂水道三支水系为依托的主城区滨水空间,涉及万江、东城、莞城、高埗、石碣五个镇街,总面积约29平方公里。

该地区紧邻莞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城市中央商务区,是东莞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心城区与水乡地区联系的桥头堡,也是目前市域滨水开发条件最好、滨水资源最为丰富集中的地区,在东莞全市历史文化传承、滨水生态价值挖掘、宜居生活环境塑造上均具有重要地位。

记者了解到,该规划定位为体现市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滨水旧城复兴计划。从城市设计角度入手,围绕滨水计划促进旧城复兴的核心问题,策划片区整体发展,构建“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实施保障”的支撑配套系统。通过注入公共活力空间、微改造特色场所、共建灵活创新机制,打造市域统协、镇街筹建、社会共促、有序生长的活力之河,为滨水地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明确思路。

“三江六岸”地区总体定位为“山水莞香”, 彰显中心城片区“山—城—水”空间格局,塑造“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六岸香”的空间形态;将“三江六岸”打造成为滨水特色突出、历史文化彰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复合功能区,成为展示东莞城市滨水地区特色的重要载体,成为体现市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滨水旧城复兴计划。

《“两轴三节点”总体设计》——城

打造全设施、畅交通、趣空间、高品质的中心城区

“两轴三节点”是东莞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地段,“两轴”指东莞大道-东城中路(东纵路至四环路段)、鸿福路(莞太路至莞长路段),“三节点”指轨道2号线东城站、旗峰公园站和鸿福路站的周边地区,总体设计研究范围约12平方公里,详细设计范围约295公顷。

据悉,该规划以“绽放东莞活力的中心城区”为目标,通过“微设计、微改造、微提升”,重点提升公共空间、道路交通、慢行系统三大品质,通过推动一批以人为本的高标准、高质量的精品工程,打造全设施、畅交通、趣空间、高品质的中心城区。

根据规划,该区域着力提升轨道2号线旗峰公园站黄旗广场与旗峰公园西入口2处公共绿地、提升广发金融大厦-簪花岭社区空间与南丰中心A4地块2处街头绿地,将会展中心改造为市民服务中心,提升鸿福路站周边及第一国际商圈、东城站周边及世博商圈的环境品质。通过综合整治空间与周边建筑界面、注入新的公共服务功能、改造或新建环境设施与绿化景观设计、强化城市公共管理等手段,优化公共空间的场所功能与内涵,提升公共空间的吸引力与活力。

同时,应对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及机动车增长压力,优化现有城市道路与停车空间设计。对元美东路、阳光路、簪花路、朝阳路、东城中路、金华街、东平街等10条城市道路进行断面改造,对18处道路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梳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通行的路面空间关系,还对13条道路进行全要素微改造,提升市民出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梳理、规范城市道路路内停车布局和管理,增设7处城市公共停车场。

规划还要求接驳分散、不连续的城市慢行绿道19公里以完善城市慢行网络,修缮人行道铺装及无障碍通行设施,增设3处二层连廊连通东莞大道过街隧道,形成“步行有道、骑行顺畅、设施有序”空间品质。

据悉,“两轴三节点”地区将推动23个项目,总额约13.32亿元的投资建设。近期2019年以市民服务中心地块周边、南城鸿福路南峰中心前广场、广发社区等项目为示范带动;远期至2020年将完成示鸿福路站周边、第一国际商圈、旗峰公园站-黄旗广场及旗峰公园入口、簪花岭片区、东莞大道-东城中路、鸿福路、东城站-世博商圈等地区的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地持续推进中心城区的城市品质提升。

【记者】郭文君

【通讯员】东规宣

【作者】 郭文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搜索更多有关“东莞滨海片区规划:重磅,山”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