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由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想到了谁:乐问五千年,在神话中为什么愚公移山成功

人气:168 ℃/2024-02-22 17:24:47

大家非常熟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然而这些故事,本身看来好像是有些让人费解的,那便是追日的夸父和填海的精卫,他们似乎都在做着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儿,那么,这样的神话的有什么意义吗?难道这是古时的“毒鸡汤”?古人应该很少有这种设计,即使有,在各种典籍中,是不会出现的,那么这种行为产生的神话故事,究竟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毕竟,我们看到的中国神话大部分都是成功的,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不管中间经历了多少困难,他们终归是成功的,但像精卫填海,就属于少数的失败故事,精卫填海,关于这个内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指的就是一个叫精卫的小鸟,偏要填平大海,这个故事源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讲述的是炎帝的女儿,名叫女娃,喜欢在海边玩儿,结果被大海卷走了,被选走之后,她的灵魂不甘心,最后化作了一只小鸟,小鸟的叫声就是“精卫、精卫”,所以,大家管这个小鸟叫精卫。这个精卫每天从200里以外的山上,叼着木头,树枝,石块等东西,往大海里扔,目的就是要填平这个大海。

按照这个故事的描述,是非常不可思议的,那么小的一个鸟,每天它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叼来的石头木块也是少数的,它要去努力,要去填平一个汪洋大海,按照一些不礼貌的说法,不客气的称呼,那就是自不量力。可是,大海怎么可能填平呢?跟精卫填海有些相似的,是夸父追日,这篇故事还出自同一篇章,说一个叫夸父的人,说啥也要追上太阳,最终等待他的结局也只有失败,即使他喝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他还是被把自己渴死了,可见,他们都是神话故事中的失败者。

但是千百年来,他们得到的是众多的赞赏与夸奖,大家几乎都在说,精卫,坚持不懈的决心值得敬佩,顽强拼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推崇,甚至陶渊明也写过: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包括夸父在内,负面的评价很少,可他们的行为放在今天,就另一回事儿了,只是所谓的为尊者讳吗?而且老乐开始也提到了,古人是不会有闲心写什么“毒鸡汤”的,那么,关于这些神话的众多解释就出来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他们在做一件从来没人做过的事情,所以得到了认同。

可不管怎么说,坚持到底得到胜利,才是我们所推崇的,与精卫填海结果正相反的神话,应该是愚公移山了。这才是大家比较适应的,很立志的故事,这个神话早出自于《列子》,故事本身大家也都不陌生,就是说有一个老人,面对着家门口的王屋与太行两座大山挡路,他非常不甘心,于是便召集全家人去搬山,可他们的能力实在有限,只能一筐一筐挖土挑土,再运到很远的大海边倒掉,从挖山一直到将土到海中,这样一个来回,起码得用一年的时间,如果这么干,愚公这一家人,肯定对王屋和太行起不了多大作用。

所以,有一个叫智叟的老人,还嘲讽脸愚公,可愚公不在乎,甚至还反唇相讥,说愚蠢的是你这个智叟吧?只要山不长,我们子子孙孙,早晚有一天会把山搬走。结果,愚公的志向感动了上天,也可能是被愚公的坚韧劲触动了,真怕哪天山被挖煤,于是天帝派下了金甲天神,帮愚公把山搬走了。

其实说来说去,大家对精卫和愚公的故事都不陌生,而且放在一起他们是有共性的,说的都是“小人物”的意志力和精气神儿——一个是不到九岁的女孩,一个是年近九旬的老人,他们都在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挑战无比巨大的大自然,这是两者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在于,愚公移山是成功的,他感动了上天,但精卫填海却没有结局,也没有感动任何神灵,估计最终结果也是失败的。

那么问题来了,愚公和女娃,在志向方面算是殊途同归的,那么为什么愚公可以感动上天,而女娃变成的精卫却不能呢?难道说是因为天帝担心愚公全家和子孙后代的力量,而不在乎一只小小的精卫鸟?老乐的这种假设,也是现代人的戏谑,应该是不符合古人的思维逻辑的,所以千万不能当真,如果真要找一些原因的话,也许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山和海的不同吧?毕竟山搬走了还是山,它还是存在的,而海填上就不是海了,所以,愚公的成功是在于山体只要被搬走,就不会被破坏,而精卫填海的失败在于,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大海,毕竟从古至今,再有想象力的人,也要根据现实来讲故事,就连后来的八仙过海的神话中,八仙虽然填平过东海,但最终也在各路神仙的调停之下,又恢复了东海。

可见,要是哪个故事说,谁彻底填平了大海,那就是信口开河。可问题是,精卫填海失败的原因,我们算是勉强找到了,但本文一开始的问题是,失败的精卫,以及刚才提到的夸父,他们失败的故事之所以流传下来,意义在哪呢?由于篇幅关系,老乐在这里就不做过多分析了,只是单纯讲一个本人自身的体会,那就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一直是英雄的最大特色,而身为人的我们,对英雄的崇拜,始终是与生俱来的感情,起码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辈子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总比一辈子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要更有意义许多,即使我们所做之事,注定是很难成功的,但努力过了,此生也算无憾了。

搜索更多有关“由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想到了谁:乐问五千年,在神话中为什么愚公移山成功”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