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如何理解孟子的不孝?如何理解孟子的不孝有三

人气:103 ℃/2023-10-23 15:37:38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民间俗语。我们通常在影视剧中见到劝诫他人娶妻生子时,会用到这句话。

那么,这句话到底出自哪里呢?

孟子

这句话原文是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里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我们大家都知道,乃是儒家继孔老夫子之后的第二号人物,人称亚圣。

然而,我们在书中却并没有找到“不孝有三”到底是那三条,反而是在《离娄章句下》中找到了“不孝者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离娄章句下》原文,“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意思就是,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声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这五种之中却唯独没有提到无后这一条,难道是孟子弄错了吗?

我们看看这不孝的五条,前面三条讲的是赡养父母的问题,后两条讲的是自己的过错让父母蒙羞,连累到父母。由此可见,或许我们所认为的无后并不是没有子嗣的意思,而那个三应该也只是一个虚词而已。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了味了呢?

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赵岐,《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就是他作的。其中关于不孝的原文是,“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赵岐是个很厉害的人,对孟子的研究也十分深刻,他对不孝有三做了定义,然而却与《离娄章句下》有歧义,按理来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状况才对。因此,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赵岐结合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有意而为之,故意曲解孟子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延续香火”是每个家族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人们也就逐渐将赵岐的意思发扬光大,成为了人们最大的信条之一。

搜索更多有关“如何理解孟子的不孝?如何理解孟子的不孝有三”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