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精神科护理分级护理要点,精神科,危急值的护理管理

人气:246 ℃/2024-03-17 10:49:07

OMG!患者指标又飘红了!医生快来呀!

作者丨杨明丽

来源丨精神科护理

“梆梆梆!梆梆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唤醒了值班医生小刘,值班护士小李焦急地说:“哎呀你快去看看呀!15床和28床都报危急值了!”小刘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披上白大褂,拉开门就往病房奔去……

图源:视觉中国

这个场景在医院的很多科室都能见到,精神科也跑不脱。但是一般来说,作为战友的护士姐姐们已经先进行预处理防止患者病情恶化了,医生赶到就要进行处方,把患者的危急值拽回来。

下面我们来谈谈精神科的危急值的护理管理。

什么是危急值?

Lundberg 在1972年率先提出了“危急值”管理的概念,并将其表述为“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存在病理生理紊乱,如不及时进行适当的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生命”。

40 多年来,危急值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其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2005年,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就将实验室及时报告危急值纳入其对医疗机构的评价体系。

中国医师协会在《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建立危急值报告与管理制度后,医疗机构危急值管理工作日趋完善,成为又一保证患者安全的屏障。

“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017版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危急值”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程。

(二)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临床检验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证变化需要即刻干预的指标。

(三)定期监测评估“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

精神科危急值管理普遍存在问题

一、过多强调报告管理:

目前,医疗机构对“危急值”的管理更多强调的是对“危急值”报告的管理,而“危急值”报告后对患者的观察与处理,往往被很多的管理者忽略,大家没有充分认识到“危急值”的管理除了规范报告以外,还应该让其成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依据,这一点对保证患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二、精神科对患者躯体疾病的观察和处理是“短板”

在精神科,医务人员长期和精神病患者打交道,接触躯体病的机会相对较少,对躯体疾病的观察能力较为薄弱,缺乏对躯体疾病变化的预判性。即使危急值报告出来后,往往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患者主诉能力较弱

精神病人可能由于长期服用的药物多为神经递质抑制剂,对躯体问题的敏感性减弱,再加上患者主诉能力较差,很少在第一时间能将躯体不适感反映给医护人员。

而“危急值”恰恰又是实验室或医学影像室提供的最为客观的资料,如何利用“危急值”来做好临床危重患者的管理呢?

如何管理精神科病人危急值?

实际上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危急值”涉及很多方面,有检验、影像学、血药浓度等等。

怎样充分利用实验室或影像学客观资料有效指导临床,做好“危急值”的管理呢?本人就实际工作有以下心得:

一、重视“危急值”对患者生命安全重要性的影响

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首先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危急值”的意义,将医院的“危急值”清单进行专题培训,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危急值”对患者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从理论知识上让护理人员掌握:护理人员经过培训以后,掌握了“危急值”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把对“危急值”的管理变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

一旦接报“危急值”,就会严格按照“危急值”的处理流程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安全,同时也保障了医院的安全,对护理人员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二、真正做到接报必管

目前有些医院,更多是重视对“危急值”的报告,似乎护士接到报告后,准确及时报告给医生就没事了。

其实不然,在临床上我曾遇到这样的案例:X月X日几点几分,接检验科报告:艾司西泰普兰血药浓度“危急值”,报告医生。在后续的护理记录中,没有任何对这方面的观察和处理。

虽然查看“危急值”登记记录本、护士交班报告,记录都非常规范。但没有对艾司西泰普兰的毒副反应进行观察,没有体现艾司西泰普兰对患者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观察和记录,所以根本体现不出“危急值”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旦该患者发生意外,用病历资料举证,则会让医疗机构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所以,当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除认真登记,及时报告医生外,应当根据“危急值”的不同含义,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护理。

三、建立护理操作流程,实施程序化护理

作为护理管理部门,应针对不同“危急值”,建立不同的SOP操作文件,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大家掌握什么样的“危急值”,应开展什么样的针对性护理。

例如:白细胞低“危急值”对应的护理重点应该是对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防寒保暖等;

低血钾“危急值对应的护理重点应该是对患者肌力、呼吸、心率等进行观察,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补钾的原则,严防跌倒等。

根据不同的“危急值”,应当构建不同的护理流程,形成规范化的操作。

四、日常工作中的督导

针对“危急值”患者,职能部门在质量督导过程中,除关注“危急值”报告是否及时规范以外,还应关注临床科室是否按照“危急值”的操作流程进行对症处理和临床护理,及时给出指导意见,让“危急值”的管理真正围绕患者安全进行,让“危急值”真正体现“危急” 的效能。

搜索更多有关“精神科护理分级护理要点,精神科,危急值的护理管理”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