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心怀感恩从容一生,心怀感恩拥有美好人生

人气:474 ℃/2024-03-17 13:21:59

心怀感恩,拥有美好人生

作者:彭允好

人生在世,所受之恩,处处皆是。人知感恩,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存的必需,对我们有活命之恩;国家给了我们生存的保障,对我们有守护之恩;信仰及文化给了我们精神的指引,对我们有教化之恩;夫妇、兄弟、朋友给了我们信任和支持,对我们有厚爱之恩;即便陌生的人,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施以援手、提携帮扶,也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再造之恩。

感恩是人基于内心而感受到的博大深沉的爱,是人分辨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基础原点。《说文》上说:恩者,惠也。《礼记》上说:恩者,仁也。恩,从心从因,因亦声。因是“承上启下”之意,凡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恩”字的本意即是指“上承外部所施仁德,下启内心良知觉醒、回馈报答”的心理要求。

知恩感恩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道理,也是人品道德最根本的底线。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与人之间的重情重义来自于感恩图报的情怀,卑鄙小人的忘恩负义只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唾弃。

心中常存感恩之心,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怀着感恩的心情去生活,自己快乐,别人也会感到快乐。

中国古代流传着许许多多感恩图报,投桃报李的优美故事和传说。

史书《三国志》中记载“关羽受曹操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三国演义》也有故事讲述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这些都是关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具体表现。

关公所以能从三国时期的武将成为中华民族三教共尊、全民共仰,与文圣人孔子相齐名的“中华武圣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义”的代表,恰恰就是因关羽懂得感恩,有恩必报的精神品质赢得了世人的敬重和认可。

所以后人有诗赞曰:“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感恩是关公精神的行为体现,也是关公文化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人能知恩、感恩,人的善良才会从内心生根发芽,才会更加义无反顾地去帮助别人,奉献爱心。

感恩就像一道阳光,能够温暖别人,也能够温暖自心。感恩就像一条清溪,能够浇灌他人,也让自己的福田开满鲜花。

佛经上说,“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意思是说,圣人佛菩萨害怕起因不善,所以会在因上、源头上下功夫,广种福田,感恩、种恩、施恩、报恩于人;而凡夫俗子只是看到眼前的光景,计较表面的成败得失,不去种植善因,不去广施恩惠,只是一味地害怕失去,但是真正地等到后果降临的时候,再想办法去弥补,也是为时已晚。

对万事万物心怀感恩,会让人心更善,人格更美,人缘更好,人气更旺。每个人都喜欢与懂得感恩的人在一起,每个人也都喜欢帮助一个心怀感恩的人。

感恩是自然界最质朴的一种情感,也是人际社会维持平衡和发展的一种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感恩情怀,人与人才会更加融洽无间,人与人才能更加和睦相处。

人,不是孤独地生存于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在获得自身之外的诸多恩惠才得以生命存在和成长。

知国土滋养守护之恩,精忠报国,尽忠职守,即为忠义;知父母师长养育教化之恩,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即为孝义;知大自然慷慨厚赐之恩,推己及人,仁者爱人,即为仁义;知人伦信任支持之恩,感恩图报,投桃报李,即为守义;知朋友真诚礼遇之恩,诚实守信,礼尚往来,即为信义。

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清新的阳光,聆听着舒心的音乐,享受着快乐的生活。身边还有父母的关爱,夫妻间的关怀,兄弟的爱护,朋友的呵护;还有上级的赏识,老师的教导,邻里的帮助,同事的勉励,以及包括陌生人善意的微笑也会给人温暖。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上天恩赐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只有心存感恩,我们才能够尽享生活的幸福与安乐,尽享人生的美味和醇真。

搜索更多有关“心怀感恩从容一生,心怀感恩拥有美好人生”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