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护士巡视病房病人不在房间怎么办?护士夜间巡视病房该不该敲门

人气:476 ℃/2024-03-13 21:03:29

护理人员进入病房先敲门,是护理礼仪的要求,也是尊重患者的具体体现。

相对于白天来说,夜间护理人员少,不安全事件高发,巡视病房更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来,是贯彻分级护理的要求;二来,通过巡视病房,可发现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为医生了解病情提供帮助,便于及时处理。

然而,个别护士却因夜间巡视时未敲门而引发患者投诉,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案例一

凌晨三时,夜班护士按常规进行巡视,因怕影响病人休息,她直接用钥匙打开病房门,按顺序进行巡视,到30床时,这名年轻的骨折术后患者正在床上排大便,他发现突然而至的护士,一下涨红了脸。护士走后,他使出了吃奶力气却排不出大便。事后,该患者以护士进病房前不敲门造成自己便秘为由对该护士进行投诉。

案例二

患者,女,60岁,平素有失眠现象,护士夜间巡视病房时,拿钥匙打开门后小心翼翼地进入病房,见患者被子下落便拾起轻轻盖在身上,不承想,在盖的过程,患者忽地一下子坐了起来,大喊着:“鬼来了。”待看清是护士时,连声抱怨:“进来也不敲下门,吓死我了。”在护士安抚下情绪慢慢稳定。

巡视时不进入病房,无法发现病情变化,进入病房不敲门,目的也是为了不影响患者休息。但却招致不满。那么, 不巡视行吗?答案是否定的。

《分级护理制度》规定:特级护理患者,要求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一级护理患者,每1小时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二级护理,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三级护理,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从分级制度来看,夜班护士按照护理级别的要求巡视病房是工作职责所在。

巡视病房要按制度规定严格执行,患者的权利也必须予以保证,两者间该如何平衡?

临床护士应视情况灵活处理,将人文关怀渗入护理活动中,使患者感受到医院不单只有制度和标准,也不单是只有冰冷的手术刀,更有人性的温暖。

护士夜间巡视病房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因此,巡视绝不是走过程,而是要对患者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将病情的动态变化尽收眼底。

巡视时是否敲门,要根据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个人习惯综合考虑。

1.对于特级护理的患者来说,因要求护士专人守护,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因此不牵扯敲门的问题。

2.对于需要定时巡视的一、二、三级病人应作为重点对象。如病人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巡视时常规应进行敲门。

有的家属顾忌到敲门会打断患者的睡眠,护士在患者入睡前巡视时,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告知,使病人及家属了解护士的工作流程,对护士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事先有心理准备。

对于病情稳定,不想被打扰的病人来说,护士应提前告知,使病人明白夜间巡视的重要性,病人通常都会配合的。

如病人仍不配合,护士可向病人及家属交待,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于住单间的病人,有特殊要求的病人,护士应告知病人最好别反锁房门,护士巡视时会先敲门征得同意后再进入。

护士夜间巡视利大于弊,因没敲门引发的案例毕竟只是偶发,然而却暴露出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能引发大的事件。但愿警钟长鸣,我们的护理工作者都能引以为戒,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护理工作更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

搜索更多有关“护士巡视病房病人不在房间怎么办?护士夜间巡视病房该不该敲门”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