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风吹帽典故 顶上春秋说凉帽

人气:480 ℃/2024-05-03 18:18:17

文:廖虹雷 陈建平 摄影:黄展鸿

▲戴凉帽的客家阿妹

深圳客家凉帽的地域分布

深圳地区,自古流行一种不同于渔民戴的“铜鼓笠”,也不同于潮州和“鹤佬”人戴的小竹笠,更不是梅县五华地区戴的大顶“尖笃笠”;而是造型轻巧、帽檐飘着布帘、美观大方的客家凉帽。据深圳建市前原宝安县权威史料统计,深圳客家村落和人口约占全县分布的54%。这大部分地区的客家人,准确地说是客家女人都戴这种颇有风味的凉帽,因为男人是不戴的。

女人戴上这凉帽,帽檐垂下一圈四五寸长的布帘,既可遮挡直射双眼的阳光,又可挡住半截脸面,这与古时女人用头帕包住半边脸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帽的顶端,开了个直径15公分的圆孔,既可让凉帽戴稳,又可让头顶通风透气。所以客家凉帽凉爽、轻便、美观和实用,深受深圳市和周边的惠州、东莞、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欧美一些国家的客家妇女喜爱。

深圳客家凉帽按地域分,有甘坑凉帽和大鹏凉帽。甘坑凉帽帽帘为黑布,帽顶是竹的原色。大鹏凉帽帽帘为蓝布,帽顶漆成红色。据传明清时期,大鹏的水师为“守御千户所”屯守要塞,蓝色的帽帘布是当时的军服颜色,也就是现在的深色海军蓝;帽项红色是因为清朝军帽的顶部是红色的,大鹏城人都是该城寨世袭军士的后裔,红顶凉帽就这样相传下来。

戴凉帽,配上客家“围身”(围裙),围上自己织的丝带;凉帽除了用丝带系紧下巴外,还有两条垂在帽檐两侧的穗带,穗带上缀有不同颜色的穗花。按当地风俗,穗花的颜色很“讲究”,它可以区分佩戴者是未婚还是已婚。未婚女孩所戴凉帽的穗花是白色,已婚少妇所戴凉帽的穗花则是红色,中老年妇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红绿黑相间的杂色穗花。女孩子出门、下地、赶集,都是拿白色穗花的凉帽,绝不拿其他颜色的,哪怕是临时戴一下,也不敢随便。

这是有趣的风俗。如今没有那么讲究了,甚至许多人也少了戴穗花这一装饰,因为没人织,也没有人织来卖。原来只有客家女人戴凉帽,后来靠近客家的广府村落,像公明、西乡、南头、蛇口等镇以及大冲、沙头、皇岗、水围、蔡屋围、罗湖、笋岗、向西、湖贝、黄贝岭等讲“广州话”的村子,女人们也喜欢戴凉帽了。

▲甘坑凉帽村现状

甘坑凉帽的历史渊源

深圳甘坑客家凉帽,古称“凉笠”。清朝黄钊著《石窟一征》卷四记载:“妇女冬日戴帕,帕皆青布为之;暑天田功樵采,则戴凉笠,以竹为之,笠檐缀以青绢或青布,可以障目。”深圳客家妇女戴凉帽的历史,可上溯至宋代,与大文豪苏东坡有缘,雅称“苏公笠”。《潮州志·丛谈志·物部》载:“客俗妇女,晴夏皆戴凉帽,制用竹织。其式为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折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而长夏操作,可以迎风障目,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

相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惠州,一日携爱妾王朝云莳花园圃,为使爱妾不受风吹日晒,特制“中开一空(孔)”的竹笠给她用,“中开空(孔)”为的是适应头上的发髻向上通过不受障碍。

深圳制作客家凉帽最负盛名的村,是龙岗区吉华街道的甘坑村。该村坐落于凉帽山脚,由凉帽、谢屋、彭屋、大围、上坑、鲤鱼塘、新围仔等几条自然村组成。凉帽村的开村始祖为张锦超,原居于甘坑老村(今甘坑小镇内),约在清嘉庆年间搬出,在离甘坑老村两里地的山坑另辟新基居住。因山上盛产菠萝,山名菠萝山(后改称凉帽山),张锦超亦将新基命名为菠萝村(即凉帽老村)。20世纪90年代,凉帽新村夷山建成,村民陆续搬至凉帽新村居住;凉帽老村,因破败而被拆除,遗址成为今天甘李路的路基。

据传当年,凉帽村邻村有位张阿婆,祖籍福建长汀府,她继承了一门祖传的凉帽编织手艺,农闲时织点凉帽自戴,但手艺绝不轻易教人。张锦超见自己耕种的土地贫瘠,为了生计想多学门手艺,便去拜张阿婆为师,遭到拒绝。有一次,张阿婆急病,丈夫出了远门,她便唤人叫张锦超过来。传话人赶到凉帽村来找张锦超,张锦超不在家,去了观澜赶墟。传话人后来一忙就忘了此事,待其想起再去找张锦超时,已是傍晚。张锦超得知消息,赶紧跑去探望,并深夜翻山越岭,跑到布吉墟抓药。此后几天,他又熬药送饭,悉心照料张阿婆。张阿婆被其感动,病愈后开始教张锦超织凉帽。张阿婆去世后,张锦超利用凉帽山遍野的箪竹,开始家庭编织凉帽。

两百多年来,凉帽编织技术在张氏后人中不断传承,逐渐发展为全村家家户户以织凉帽为生。新中国成立前后几十年,一些凉帽村男女外迁或外嫁至龙华、观澜、坪山、大鹏等地,把凉帽编织手艺带到了当地;囿于祖训,这些凉帽村民没有将手艺传与迁入地的外姓人。所以,除了甘坑凉帽村,深圳其他地方没有群体集中式编织凉帽,全都是单门独户编织零星凉帽贩卖,权作家庭副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菠萝村被正式命名为“凉帽村”,菠萝山亦改称凉帽山。以一种工艺品命名一个村庄、一座山,在全国并不多见。50年代,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广东省分公司考察省内其他做凉帽的地方,最后将凉帽村定为全省唯一的凉帽外贸生产基地。凉帽村办起1000多平方米的凉帽工厂,张锦超的第五代传人张庆浩当厂长,生产规模为历史最高峰,每月生产凉帽4500多顶,其中一半出口港澳、东南亚和英美等国家和地区,当地深圳籍的客家妇女都喜欢它,即使不戴,也买一二顶挂在墙上装饰,聊解乡愁。

深圳石岩镇的“郑义和凉帽店”,是专为甘坑凉帽村加工凉帽的家庭作坊,祖传四代,也有上百年历史。由于质量上乘,他们加工的凉帽供不应求。甘坑凉帽村原来做的帽帘,是用手工一针一线地缝,效率很低,也不美观。1954年,“郑义和凉帽店”老板郑义和,发明了捻褶“弥帽”技术,他将帽帘打皱褶,并缝纫成三行线,使效率大大提高,帽帘美观大方。于是郑义和被邀请到甘坑凉帽村,传授了一年多经验,使凉帽村的竹织技艺和捻褶“弥帽”技艺相结合,织出来的凉帽更加漂亮、结实和耐用。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农村逐渐城市化,下田耕作的人越来越少,戴凉帽的人也不多了;加上市场上各色旅游帽冲击,房地产市场的诱惑和村办工厂需要,凉帽山被大片推平,建设成住宅区和工业区,山上的箪竹也被成片砍掉。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甘坑凉帽村只剩张正保一户人织凉帽卖,每顶25元,一家人每月做30顶左右,零星售卖,帮补家计。2002年张正保去世后,村里很少有人再织凉帽。石岩郑义和的后人,也基本不做凉帽了。深圳客家凉帽,濒临失传境地。

▲非遗传承人教授凉帽编织技艺

甘坑凉帽的制作工艺

甘坑有座凉帽山。此山种有几百亩箪竹,该竹子很特别,虽七八米长,但竹头竹尾一样粗大,每棵竹节间距一米多,易开篾,而且需要多薄就能开多薄。制作一顶凉帽的原材料很多,工艺程序也很复杂,但主要分为两部分。

首先是竹织部分的原料:箪竹或青竹,箪竹为上好;竹子首层青皮为上等,第二三层的篾囊依次之;染成竹篾青色的颜料粉、桐油、“吹干”(土药名),以及扎凉帽边框用的水藤。

其次是帽帘、帽穗部分的原料:棉纱布或棉涤混纺(含棉必须70%以上,否则褶皱起不来)的布料,染布的染料、帽蛇(帽顶小圈的包边布)、丝线、穗带、蜜蜂蜡、木薯粉煮成的粉浆等。

甘坑凉帽制作是典型的手工技艺,整个生产流程有33道工艺程序,分各个工种,由各个师傅完成,较为细腻、复杂。

2006年夏天,笔者亲眼见过甘坑凉帽编织技艺传人张航燕等人制作凉帽。

只见张航燕师傅挥动竹刀,非常熟练地将长长的箪竹,裁成每节56厘米长的竹筒。为什么要56厘米?因为编织起来就大约为一顶凉帽的尺度。接着用刀把竹筒外层青皮刮去,用青绿色的颜料稀释成水粉涂抹竹筒外层。然后用篾刀破成0.5厘米或0.25厘米宽的两种竹篾条;再把篾条放在垫有牛皮的双腿上,用刀削滑。最精彩的绝活是撕咬篾青、篾囊。张航燕师傅“索索”地一声声用牙齿撕咬出来的篾青、篾囊,厚度均为0.01厘米,片片像纸一样薄,非常准确。

削完篾条,就用“剑门”刀架削篾框条。破出的篾条片,由另一位传人张锐玲拿去晾晒半个多小时。篾条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张锐玲蹲在地板上织帽箔,她抓起一把薄纸似的篾条,横摆41条白皮篾囊,用脚踩住,用一条篾青固定中心点,然后织“裁心仔”。诀窍是头青为中心、二青(第二层)间直行、白囊打底。“用白囊篾41皮间12皮二青”来织。织完“裁心仔”织“头碌”,即织帽心外围。

织整个“帽笪”(帽顶)最考功夫的是织花纹图案。一是织“满天星”,二是织“娥眉花”。将帽笪织成直径42厘米至55厘米不同规格的帽箔项。帽箔顶织成型后剪帽箔内圈和外圈,用小土圆规在帽箔中心划圈,用剪刀剪空心和外边(须先扫桐油,干了才剪,否则竹篾松散)。

帽箔织成要用帽框固定,否则篾条松散,这个程序叫弓帽,也是做凉帽的关键环节。弓得不紧,帽子不结实;弓得太紧,帽子冷缩热胀变形。具体是将外圈剪圆、内小圈做好帽蛇的“帽笪”(即帽箔),套在内外两个仅差0.1厘米的帽框里,让内外帽框夹住帽笪边,秘诀是用码横、码间一点一点地夹紧压住,然后用码仔的凹槽固定,这时注意“平、掌、紧”,人蹲在帽箔上“前弓后蹭”“弓平弓实”。这时候,用带钩的锥子将0.2厘米宽的水藤分39或40段距离,把凉帽外沿四周帽框帽箔扎紧固定。一顶凉帽便有了雏形。

凉帽为防水防蛀和耐用,需涂扫一层桐油。首先将买回的渲桐油,加入“吹干”(土药名)煮稠。煮时注意火候和煮的时间,桐油不能煮得太老,也不能太嫩。煮好的桐油扫两次帽箔顶面,帽箔反面只涂扫一次。师傅们将扫了桐油的帽箔拿到太阳底下晒二三小时,然后用手拈到帽箔桐油有点粘手,马上收回阴干,否则帽箔桐油会起一层层皱纹面。

凉帽光有竹篾帽顶不成,帽檐要围上一周布帘。这个程序叫作“弥帽工序”和“上帽工序”:首先将白布成匹染成黑色。将黑布匹泡一下粉浆,将上了浆的黑布晒干。将黑布裁成长340厘米、宽17厘米的布条。将黑布条用水抹湿铺在木板上,然后用手指把布条一小行一小行捻成0.2厘米宽间隔的皱褶。口诀:“捻五下,打裙脚。”将折好了的湿布褶,连木板拿去晒干。将晒干了的褶布条缝上三行线,固定皱褶。

然后用细滑绸布做帽箔小圈内的“帽蛇”(即包住竹边的帽编)。将粗线打上蜜蜡,用蜡线将布帘缝在帽箔的外沿帽框上。最后钉扣耳、装穗带,盖上“甘坑凉帽”蓝印章。一顶美轮美奂的甘坑凉帽便做成了。

甘坑凉帽按规格分,有大中小三种,直径55厘米为大号,中年妇女喜欢用;50厘米为中号,老年妇女喜欢用;42厘米为未婚妇女喜欢用。

甘坑凉帽按竹篾片的宽度大小分,有两种:一种篾条宽度为0.5厘米的为粗纹凉帽,一般为中老年妇女用;另一种篾条宽度为0.35厘米的为幼纹凉帽,多数为姑娘爱用,特别是新婚女人喜欢用作结婚礼品。

凉帽顶箔按编织的花纹分,有“四皮囊一皮青”竹篾的“满天星”,“三皮囊一皮青”竹篾的“娥眉花”两种;还有的花纹编有“福禄满堂”“风调雨顺”等字样图案。目前已没有人会编有字的图案了。

▲甘坑凉帽非遗传承人授课

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

甘坑凉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客家人不忘中原故里、勤于创造的文化品格,对研究客家妇女摒弃“女人不抛头露面”的古中原遗风,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其图案花纹、传承口诀、识别婚姻状态的穗带等,无不透射出客家凉帽的独特韵味。

为了保护甘坑凉帽,使其编织技艺不致失传,新世纪以后,深圳市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传承措施。2007年,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6年12月,吉华街道成立以后,为了保护辖区非遗,连续举办了四届“甘坑凉帽”非遗文化艺术节,将“甘坑凉帽”编织成梦,让古风长吟,声醉吉华。如今走进甘坑小镇,身穿客家传统服饰、头戴客家凉帽的市民、游客,比比皆是。

六年来,吉华街道创新思维,通过让非遗在歌声中传扬、在诗词中吟诵等方式,面向全国征集以“甘坑凉帽”为主题的诗词、歌曲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关注“甘坑凉帽”,为凉帽的传承发展献计献策。

为了让非遗真正走入百姓生活,吉华街道还在各社区开办了以“甘坑凉帽”为主题的广场舞培训班,派出艺术专干进行技术指导,群众发挥各自创意、自由编排,让古老的凉帽文化走进群众的心田。

2016年,华侨城集团入驻甘坑小镇以后,开发了一系列以甘坑凉帽为主题的文化IP,形成绘本故事、国际赛事、特色景观、创意酒店、亲子农庄、V谷乐园、VR电影等文化产品矩阵。其原创VR电影《小凉帽之白鹭归来》,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让甘坑凉帽走向国际舞台。

甘坑凉帽,历经两百多年沧桑浮沉之后,再度回到现代人的身边,回到大都市的日常生活之中。

搜索更多有关“风吹帽典故 顶上春秋说凉帽”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