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国学经典古诗词终南望余雪,含蓄隽永,意在言外

人气:475 ℃/2024-02-21 21:17:36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是唐代诗人祖咏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祖咏的这首短诗,是为应试而作,乃命题作文。

在唐代,应试诗要限五言六韵共十二句。但祖咏仅此四句,就交了卷。主考官问他为什么不写足十二句?祖咏答道:“意尽。”

[唐]李思训(传)《京畿瑞雪图》,故宫博物院藏

终南,即终南山,在长安之南。阴岭,终南山的北面,不朝阳,故易于积雪。

山高岭峻,远望岭上积雪,好像浮在云端。诗句不仅瑰丽,而且很有气势。正因为岭峻山高,又是阴面,所以雪花融化缓慢。十分切题。

这前两句把终南山雪后的秀丽景色生动逼真地描绘了出来。

第三句写林梢上的阳光。进一步从正面渲染“余雪”景致。林表,即林上。“霁色”,指雪后出现的阳光。因为是雪后的傍晚,太阳的微光只能抹在林梢,所以说“林表明霁色”。十分准确形象。

以上三句是实写。诗中有画,画面逼真,色彩鲜明,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四句是虚写。从终南想到它对京城里气候的影响。天虽然放晴了,但俗语说:“风后暖,雪后寒。”特别是雪后的傍晚,城里会因而更加寒冷,千家万户的平民百姓会遭到寒气的袭击。诗人对之寄以深切同情。终南山雪景虽“秀”,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生活并不“秀”。这点睛的一笔,弦外有音,耐人寻味。

整首诗虚实相兼,情景交融,创造了深邃的意境。意境既出,作品便戛然而止。

[宋]李成《群峰霁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常言说:“画龙点睛。”龙既已点出眼睛,腾空飞舞了起来,那么,即使再添一笔,也是多余的了。祖咏不因写应试诗,而去做画蛇添足的蠢事,这样就使作品获得了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高度和谐完美的统一。同时,也从侧面衬出了诗人那种为遵循艺术规律,不为名利所屈的刚正性格。

真正好诗,讲究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意在言外。读着这样的好诗,犹如品尝松子榛仁,清香满口,而且有反复咀嚼回味的余地。

唐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殷璠,在谈到祖咏的诗歌特色时指出:“咏诗剪刻省净,用思尤苦。”(《唐诗纪事》)这的确是有见地的评论。仅以我们面前的这一首为例。你看,他只写了十二句应试诗的三分之一,堪称“剪刻省净”,但写景状物却是那样细腻逼真而又富于特色,韵味又是那样隽永。于此可以悟出祖咏的“用思”是何其“苦”也。《终南望余雪》流传千年而不衰,生动地证明了历代的广大读者的欣赏水平,比起当时的那位主考官来,不知要高出多少!

(本文原载《文史知识》1981年第6期)

订阅

感谢您对本刊的厚爱,2024《文史知识》继续贴心陪伴您,忙碌中别忘了订阅哦:

【邮购电话】

010-63265380(伯鸿书店)

注:每册定价15.00元

----------------------------------------------------------------------------

微信号:wszs181

QQ群:713071938(新群)

新浪微博:@文史知识杂志

官方网站:中华书局/文史知识

投稿邮箱:wszs@263.net.cn

电话:010-63397473

010-63458229

• end •

文史

知识

大专家写小文章

准确、生动、有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兼备内容

涵盖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作者

荟萃全国一流文史专家

《文史知识》(月刊),每月1日出版,定价15.00元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9869

国内统一刊号:CN11-3153/K

国内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邮发代号:2-271)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代号:M627)

终审:李占领 二审:赵晨昕

制作:李 猛

《文史知识》杂志购买二维码

搜索更多有关“国学经典古诗词终南望余雪,含蓄隽永,意在言外”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