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老北大荒的真实故事 北大荒老故事,支边青年

人气:279 ℃/2024-01-06 02:07:13

支边青年,是内地支援边疆青年的简称。

他们是开发新疆、黑龙江等边疆地区的一股重要的力量,但和转业官兵、知识青年在具体政策上、安置方式上却不尽相同,具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来,他们是按照国家移民计划和有关政策对待的,发给一次性安置费,不享受知青的招工、招生、返城等政策。

1964年,上海支边女青年在新疆麦田留影

支边青年的形成,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边疆开发各生产单位都缺员严重,急需熟悉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二是转业官兵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为解决转业官兵婚姻问题,稳定职工队伍,急需女青年支援边疆。

从内地抽调支边青年移民,由农垦部根据下面农场情况提出要求,中央按国家战略进行了宏观布置。1958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动员各地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决定五年内移民570万人,其中从山东省动员去东北三省80万人。还有一些人口众多的省份,如湖南、江苏、安微、河北、四川等省市,也积极组织支边青年到边疆去。这批支边青年,年轻力壮,男女比例适中,为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增添了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1956年,198名四川支边青年到达850农场,在农场办公室前合影

1956年5月,在王震的安排下198名四川支边青年到达850农场,这是垦区最早来的一批支边青年。1957年9月,四川670名支边青年到达红旗岭农场。截止年底,宜宾地区共组织了4000名知青支边,其中3132人安置到国营农场,868人到农村插队。

1955年9月,山东团省委在莱阳县组建了“山东青年志愿垦荒建设第一队”,包括带队干部共224人。垦荒队在黑龙江省集贤县建立了山东第一个青年集体农庄。1956年3月,济南、青岛、历城、蓬莱、即墨、齐河、平阴、邹平等县(市)组织了1221名青年,以县(市)为单位组成山东青年志愿垦荒建设第二队至第九队,到达黑龙江省集贤县,建立了4处青年集体农庄。

1956年春,泰安、临沂、聊城、菏泽、济宁等专区发动青壮年10.6万人,以县为单位成立“青年志愿垦荒团(队)”,5月底到达黑龙江省的嫩江、安达、讷河等十几个垦区,建立了集体农庄。1956年4月,胶南、临朐、邹平、桓台县的青年志愿垦荒队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建立了3个山东庄。

1958年,支边青年到北大荒的团体车票

当时支边青年集体出行,还可以享受团体票的优惠。这张1958年5月26日由镇江到密山32人硬座团体票,享受八折优惠。

1959年6月至9月,济南市组织了5861名青年赴黑龙江省参加生产建设。8月,招远县动员了1700名青年、莱阳县动员了3413名青年奔赴黑龙江省支援边疆建设。同月,昌潍全区动员了3万名青壮年赴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由于山东政府组织有力,从勃海之滨、泰山之麓、沂蒙山区、再到运河两岸,全省掀起了向北大荒进军的报名高潮。郯平县曲永智和曲永谋两兄弟,栖霞县苏家占王秀兰姐妹俩,一齐报名来北大荒;梁山县师范学校毕业生 振和,不仅自己报了名,还动员父母和妻子一起来到了大西江农场。曲阜县自息陬公社会计孔凡岗,正和爱人张桂枝度蜜月,听说支援边疆建设,一连写了三份申请书,组织上终于批准他的要求,并让他担任公社137名支边青年的带队人,夫妻双双来到八五二农场。当时他39岁,妻子缠着小脚,五个儿女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8岁。

1959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对当年来黑龙江省的山东支边青年12万人进行了分配,农垦系统5万人,牡丹江农垦局3万人,合江农垦局2万人,省属农场5000人,由于齐鲁大地的青年报名踊跃,1959年,又有6万山东支边青年来到了北大荒。

整个1959年里,全省有14万青年和2万整户共24万人加入到这一行动中来。到1960年,全省共大规模动员组织了四批青年到东北支边,约计超过100万。

1959年7月25日至9月7日,由山东蓬莱县、招远县、威海、曲阜、兖州、栖霞等30多个县6000多名支边青年分配到八五二农场,其中600多人分配到六分场。

1959年5月-8月,855农场接收山东夏津、郯城等县1724名,随同家属895名。6月17日山东支边青年带家眷的494户,单身547人,总人口3330人。8月25日-9月27日,山东威海、招远、曲阜、范县、梁山等地支边青年6000名、移民1000户到852农场。9月20日山东临清市101名支边青年到杜尔伯特畜牧场。山东34804 名支边青年分批到达牡丹江垦区。

牡丹江农垦局虎林工程团,下设一营、二营、三营,四营,其中的建筑工人,有很多山东平度县和曲阜县支边青年。

当年萝北农场6万人口中,山东支边青年和移民就有3.6万人,即占3/5。据1989年统计,当年6万名山东支边青年还留在垦区的有2.8万多人。

早在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动员各地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之前,1955年,团中央就于当年7月25日拟定了《关于响应党的号召,组织青年参加开垦荒地的几项意见》,并向全国共青团员发出了倡议。

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5位发起人(左起)李连成、李秉衡、庞淑英、杨华、张生

北京青年率先响应团中央的号召,立即成立了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从1955到1956年,除北京外,还有天津、河北、山东、哈尔滨等省市共14批垦荒队2600多人,来到黑龙江垦荒创建农场。

1955年8月,杨华带领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60人到萝北创建北京庄。9月,梅树生带领104名哈尔滨青年垦荒队到萝北建哈尔滨庄。11月5日,范素兰、杜俊起率天津青年垦荒队52人创建天津庄;佳木斯第一批青年志愿垦荒队41人在杨振和带领下到萝北,1956年4月22日第二批由刘清立、谷风林带领到到萝北;1955年11月,宋山洪带领河北垦荒队100人到萝北。翌年又有山东、和第二批哈、京、津等地青年到达。

1956年1月,第二批北京青年支援垦荒队126人到达萝北。3月15日牡丹江垦荒队到达密山黑台成立集体农庄,后迁兴凯镇,1957年2月改为青年农场,即8511农场前身。4月第二批天津垦荒队218人到萝北,河北第二批300人 ,山东305人 2376人,它们分别建立了15个农庄。8月,山东沂水、莒县1050名支边青年到查哈阳农场。1957年11月30日河北600名女青年到853农场。

在萝北县先后建立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哈尔滨等集体农庄共31个,1957-1958年并入了国营农场,即现在的共青农场。

青年志愿垦荒队头顶蓝天,脚踏荒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缺少资金、机械等恶劣条件下,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为全国青年做出了榜样。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壮举,开辟了中国青年运动新方向,引领时代,声名远播,在全国青年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一时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了时代的最强音。

在八五二的支边青年,发扬能吃苦的精神,在各项工作中表现优异,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如四分场二队畜牧队的吕庆芝、四分场修配所的徐学惠、工程营的赵祈富、总场基建队的毕文兰等。

支边青年的优秀代表吕庆芝,山东省兖州市王因公社玉皇庙村。1959年支援边疆建设到达852农场,因工作积极肯干,多次被评为各级先进个人、劳动模范。1964年参加了黑龙省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发言。

吕庆芝

她不仅工作出色,而且还多次受到首长王震的接见。著名作家丁玲还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发表在1964年的《农垦报》上。1964年的“五一”,她代表852 农场去哈尔滨参加了黑龙省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发言。

1996年建场40周年庆祝大会,她又作为支边青年代表发言。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几次来到852农场视察慰问,她被邀请参加了座谈会。

四分场修配所支边青年徐学惠,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业务水平在修配厂为公认技术大拿。在业务繁忙时,他经常吃住在车间,抢时间,保证机器准时出厂。他技术好,但并不保守,而是无偿将技术传授给徒弟。几十年来,他带出了三十多位徒弟。很多徒弟后来都成为技术骨干,有些还走上了领导岗位。他的徒弟于辉平,曾经担任过八五二农场修配厂厂长,农垦总局直属白桦机械厂厂长。

徐学惠

孙绍兰,1943年5月出生在山东省烟台海阳市里店镇刘家村,1959年从山东支边来农场时,她才16岁。她干活不要命,特别能吃苦。在砖瓦厂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当上了班长。烧瓦后,窑里温度高,需要停三天才能凉透进人搬出来瓦,她不怕热,为了早出瓦她顶着5、60度的热窑,才凉两天就进去搬。窑内高温令人窒息,弥漫的灰尘呛得人喘不上气,烫手的瓦汗水滴在上面,哧一声就蒸发了。汗水浸透衣服,杀得眼睛睁不开。整个砖瓦厂,就她一个人这么干。别人都说她纯粹是个傻子。1968年,她光荣的入了党。1972 年她被提拨为招待所所长,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成为远近闻名的只会干公家的活,不顾个人家的“傻子”。

孙绍兰获得的奖章

到农垦的支边青年,大部分是农村青年,也有很多城市知识青年。

刘瑛,北京市人,生于1936年,中国的第一代女收割机手。20世纪50年代,曾以“云雀姑娘”的美名,誉满北大荒。

第一代女收割机手刘瑛

1950年3月,刚满14岁的刘瑛,受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手梁军的影响,硬是说服了在北京外事部门当翻译的母亲,道别了亲友,告别了繁荣、美丽的首都,背着干粮袋,带着满腔的激情“飞”向北大荒,成为通北机械农场的一名拖拉机手。

在开荒战役中,她吃住在机车上,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被评为三等劳模。《人民日报》记者报道了刘瑛在北大荒锻炼成长的事迹,稿件被选入当时的初中课本。

1955年,她被评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出席了世界青年代表大会和世界青年联欢节。1957年,她光荣地出席了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1958年,她带领康拜因组,在多雨的情况下以班次收割367亩的成绩刷新了纪录。她所在的车组被团中央授予“保尔•柯察金突击队”的光荣称号。1958年1月1日,《长江文艺》发表了汤汝燕的长篇报告文学《云雀姑娘》。自此,刘瑛被称为北大荒的云雀姑娘。

刘瑛在北大荒

1961年,党组织为了培养刘瑛,把她送到大学去深造。毕业时,学院考虑她家在北京,准备把她分配到北京工作。可她坚决向党组织表示:“农场送我上大学,我坚决回农场工作!”她不仅回到了农场,还把母亲、弟弟接到了农场,安家落户,投身于农场的建设事业。

当然,在招聘支边青年的工作中,有些单位招聘人员,为了招到急人员,有意的夸大待遇和工作环境的良好,让被招来的热血支边青年,因所见和所听差距过大,产生了怨气和动摇情绪,也曾出现过集体要求回山东的情况。

1955年随杨华到萝北的北京垦荒队员,就有因生活环境过于艰苦,而离开农庄的。其他单位,这种现象虽是少数,但也是实际存在的。

1959年7月,牡丹江农垦局招工干部到山东省蓬莱县、栖霞县、威海等县招收青年,到北大荒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蓬莱县报名的青年,都是来自县城水泥厂、肥料厂、钢铁厂、修造厂等单位青年工人。当时各厂厂长书记作了动员讲话,囗径—致宣传到:“广大青年同志们,国家要求你们,积极到祖国黑龙江牡丹江农垦局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三年的任务,男青年到密山修铁路、女青年到纺织厂、罐头厂,月工资五十元左右,三年完成任务后可回原职”。

经过广泛动员,全县青年纷纷报名,经过政审批准600多名男女青年到852农场6分场,组成5个连。但到农场后,看到简陋的住房和恶劣的生产生存环境,支边青年感到受了欺骗,于是集体到农场要求回山东。经过干部耐心说服教育,使大家认识到了冲动的错误,稳定了队伍。在后期的生产中,大家表现非常优秀,很多还被提拔为管理干部。

在支边过程中,也曾出现过队员因公死亡的事件。1956年夏天,杨华所在的北京庄年纪最小的队员麻友,和六个队友去山下割草。被突然出现的闪电击中身亡。

麻友是最小的垦荒队员,也是名副其实的“小秀才”。他会吹口琴;会把他们的经历编成有趣的快板书;会在晚上为大家阅读报纸和书籍;也会躲在帐篷外学鸡招呼大伙起床。他是垦荒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牺牲的北京队员,队友们将他安葬在通往凤祥镇的路边,不远就能看到垦荒队的宿营地,仿佛永远和垦荒队员在一起一样。

八五二农场山东支边青年王泉孝,1973年春,带病工作的他,为抢救陷在沼泽里的羊羔,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支边青年1959年在共和国“向荒原进军”的呼唤声中,离开家乡,辞别亲人,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北大荒,他们把人生最辉煌、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北大荒,许多人永远留在了这片他们曾经奋斗奉献的黑土地上。历史将永远铭记,在北大荒的光辉史册上,曾经有这样一批奋勇向前的开拓者,引以为豪的北大荒人!

搜索更多有关“老北大荒的真实故事 北大荒老故事,支边青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