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方案:幼儿园里体育活动运动游戏4大设计要点

人气:314 ℃/2024-04-18 09:27:27

体育活动和运动游戏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也是他们发展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运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符合幼儿天性与学习规律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老师们倍加重视体育活动和运动游戏的开展,想要为孩子们呈现一场“有趣有益”的运动游戏课堂,但却并不简单。

在实践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游戏太过模式化,缺少个性化;游戏目的不清晰,缺少目标性;游戏缺少场景感,孩子难以代入;游戏内容堆砌,缺少趣味性等。

把握以下的3个体育活动、运动游戏的设计要点,设计出科学、有趣、可持续的课程。

儿童发育体能评估让游戏不再模式化

在大多数幼儿园中,老师们开展的体育活动和运动游戏流程大多是统一的,不管儿童发展进行到了哪一步,都通过粗略的匹配来提供游戏,让游戏过于模式化。

但从幼儿的角度来说,游戏的形式和难易程度都要灵活多样。

如何实现这种效果?需要老师们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发育特点,通过平时的观察以及科学的儿童发育体能评估来分析幼儿所处的发育阶段、各能区发育的均衡情况、体能发育的优劣势,扬长避短,合理设计课程计划。

游戏远离模式化,让体育游戏成为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这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智能排课系统让游戏循序渐进

如果去制定课程计划,安排课程是一项“技术活”。儿童个体身体发展情况不同,动作发展规律不同,每个班级的整体发展情况也不同。

比如3-4岁年龄段幼儿在活动中调节支配行为等能力都还比较低,对体育活动的目的性、独立性认识较差,所以给他们安排课程就需要动作内容少而简单,游戏环节精简,限制性小。

而4-5岁年龄段幼儿各方面能力就有一定上升,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游戏规则适当复杂的活动:如跳跃活动中除了单一方向跳外,还有双脚向不同方向的跳跃,平衡活动也可以进行多种移动方式。

基于全国儿童发育体能常模数据,根据发育体能班级评估结果及配套标准教具,并结合园所实际教学需求,利用AI智能化算法生成园所学期课程计划,科学规划游戏进度,合理分配能区锻炼比例

通过针对性、循序渐进的游戏提高幼儿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使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的发展逐步朝着准确、协调、熟练的方向转化,从而形成正确、合理的动力定型。

故事引导增加游戏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玩”是促使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的一个重要的内在驱动力,而通过一个故事去引导、吸引无疑就让游戏变得“有趣”,幼儿会迫不及待参与到游戏中来。

故事还给孩子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过程中除了遵循游戏的规则,也留有完成游戏多种方法的选择余地,可以不断地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把一个活动的目标植入到故事场景中,利用游戏规则及互动配合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科学运动的方法。

搜索更多有关“幼儿园体育游戏的方案:幼儿园里体育活动运动游戏4大设计要点”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