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二年级第一单元数学过关检测卷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气:252 ℃/2024-05-09 19:34:39

学习本单元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几点:

1. 理解“米”与“厘米”的概念, 牢记“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1米=100厘米.

2.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适合当参照物的物,来帮助我们理解“米”与“厘米”的实物长度,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实物性的概念。如讲台高约1米,大拇指宽约1厘米。

3. 深度理长度单位的使用原则:测量短物的长度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而测量长物的长度时,一般用“米”为单位。在实际运用中,除了参考参照物外,还需要结合单位前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4. 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把物的端对准直尺的刻度数,如果是对准刻度“0”,那物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此物就是几个单位长。若物的一端是对着其它刻度数,则用物的另一端所对准的刻度数减去起始端刻度数,差为该物的长度。注意:在测量物的长度时,物的一端一定要对着某个刻度,且直尺一定要平,不能斜。

5. 理解线段的概念,并掌握它的两个重要特点:有两个端点,是一条能量出长度的直线,二者缺一不可。

01

填空部分

第3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深度理解)测量物体长度的操作方法。要记住:若物的一端是对着其它刻度数,则用物的另一端所对准的刻度数减去起始端刻度数,数差才是该物的长度。

第6题看线标,可以知道该生在数线段时,思路清楚,且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数的。按顺序数线段,并数一条就标记一条,可以有效减少错误率。

第7题考查对长度单位“米”与“厘米”概念的理解,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正确运用。要做到心中有参照,并结合单位前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02

判断部分

第1题考查对常识性知识的了解,结合实际,,可以通过观察自已1榨长约是多长,也可以与教室里的讲台高比一比,答案就显而易见了,故这句话是错的。

第3题考查在根据物的长短用运用单位时应灵活变通,即除了要考虑实物的长短外,还需要结合单位前面的数据而定。

第4题考查对线段的特点的理解掌握。“ 有两个端点,是一条能量出长度的直线”这两个特点缺一不可。圆桌的边只能看成是一条没有端点的曲线,故这句话是错的。

03

比物长

考查对实物长度的估比。这个时候,脑海中是否有实物性长度概念占关键。

量一量部分

第1题只能量出正确的长度,并正确填写数字即可,书写不用需随着图横着写或竖着写。而第2题比线段的长短,一定要用直尺去量一下,因为肉眼看过去,b线是比a长的,但实际上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画一画部分

画线段时,先把直尺放平,然后在刻度“0”处先点上一个圆点,要画几个长度的线段,就在几个长度刻度处点上一个圆点,再把两点连成一条线,这条线就是题目要求的线段。

注意,线段画完之后,要在线段周边标注上线段的长度与单位。另外,要求画出的线段长若需要计算得知,我们要列出该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04

附加题

这是道常考题,我们可以按顺序一个点一个点地数。然后把这些数相加。也可以利用标数法直接计算得出。

以下为空白卷,可以保存打印!

搜索更多有关“二年级第一单元数学过关检测卷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