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王小亚的真实身份: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

人气:396 ℃/2024-03-25 15:56:42

“——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你原谅他们么?”

“这是一个历史,这是一个特定环境中发生的特殊的事件。我们原谅也好不原谅也好,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希望后人能够通过这个,能够看到我们当时的这段历史是怎么回事。”王小亚说。

“——那些伤害过你妈妈,伤害过你的人。他们后来向你道歉了么?”

“没有。他们后来都对我说,当年对我妈妈怎么好。他们以为我当时年纪小不懂事,可其实我心里都明白。”

临终嘱咐“要带好弟弟”

所有关于严凤英的故事片段里,最惨烈的莫过于她的死。

大概23点钟,全家人都睡着了。“然后我被叫醒了,我爸爸说,你妈妈吃了什么东西,赶快叫医生来检查。”王小亚回忆说。

大院里有医务室,医生来了以后,发现血压太低:“问她这怎么回事,她始终没有说。那两个人跟我爸爸说,这不行了。”

“我爸要把她送医院,我妈就哭,说你要听爸爸的话,你要带好弟弟。我当时也吓坏了,问,妈妈你怎么了?我妈始终没说。没过多久,我给我妈妈端了一杯糖水,我妈妈没有喝。她靠在床上,我就再次端水给她,她都端不动,后来我端给她,喝了一小口,放到旁边去了。然后说,你爸爸呢?我说他去找板车去了。”

后来的事情便众所周知了。军代表来了,对生死悬于一线的严凤英开始了床头审问。审问持续了大概有半小时,严凤英终于被送到医院。但没有证明文件,医生不敢救。等证明终于送来时,病人已经连呼吸都没有了……

王小亚说:这都是真的。

那一年王小亚14岁。那天是1968年的4月8日。再过5天,4月13日,就是严凤英的生日。

坎坷艰辛从艺路

1930年,严凤英出生在安庆。奶奶喜欢这个女孩子,给她取名为“鸿六”,这是个吉祥的名字。少年时的严凤英,过着普通的农家孩子的生活。有农活就干一点。没农活的时候就牵着牛这里吃吃草,那里吃吃草。

12岁,严凤英在乡间第一次登台。其实那算不上正式的演出,叫玩友,或者票友。教严凤英唱戏的师傅,也是本族人,叫严云高。这样“票友”性质的文娱活动,却为严凤英招来了杀身之祸。因为登了台,做了“伤风败俗”的事,族长要开祠堂门,以“沉塘”来惩处严凤英。12岁的严凤英和一起学戏的两个男孩子跑了。严凤英跑到了练潭,找到了戏班子。她磕个头,说我师父是严云高,会唱黄梅调,你不留我们,我们回去就没法活。戏班子讲义气。就把她收下了。

1946年,严凤英在安庆出演《小辞店》中的柳凤英走红。名字也从“严鸿六”改成了“严凤英”。出演《小辞店》的机会,对于严凤英来说是个偶然。那天原定的女主角生病,严凤英临时顶替。这一替让她成名,也给她招致了灾祸。

那时她在安庆刚唱红。一个国民党军官要买她回去做第三房姨太太。她宁死不从,以跳楼自杀相挟。军官最终被闹得很难堪,拿枪指着她的头说:‘不嫁也行,出去后第一不能回去唱戏,第二不能再嫁,不然被我逮到一枪崩了你!’从此她不敢在安庆唱戏,沿途乞讨直到青阳。在青阳登台,又被当地的豪强看上,抢去,关在屋子里。她吞了金子以示反抗。给她送水送饭的大妈好心,强行给她喂下大量韭菜,她把金子拉了出来,捡回一条命。豪强怕把事情闹大,把她放了。

敢爱敢恨多波折

50年代初,严凤英生下儿子王小亚,那时她与王小亚的父亲王兆乾还未结婚。未婚生子,在那时算得上一件轰动的大事。那时开她的会,让她为这件事做检讨,不让她穿列宁装。她把头发一梳,穿上旗袍,胸脯一挺:不让我穿列宁装我穿旗袍。蹬蹬蹬出去了。

那时严凤英曾经写情书给王兆乾:“不了解我的人把我看得比纸还轻/只有你不爱这些虚名/我是一无所取之人/为什么能博得你这样的爱情?/因此我感到惭愧万分,/但是又为此感到无比的荣幸。/告诉你,爱人,我誓以一切来回答你不移的爱心。”

但王兆乾和严凤英最终分手,“他认为我母亲有很多旧社会的观念。他虽然很喜欢我母亲的才华,但是他不喜欢她的那些习气。所谓的习气,比如说我母亲爱打麻将,爱挥金如土。她挣了钱,不是挥金如土,就是喜欢施舍,看到谁有困难,她都喜欢送钱,爱广交朋友,干亲特别多:干姐、干妹、干爹……”王小亚回忆说。

王小亚出生前,严凤英曾托人带信给王兆乾,说孩子要生了,但王兆乾没去。1954年,严凤英和甘律之结婚了。对严凤英和甘律之之间的婚姻,张萍分析是“报恩”:“严凤英的性格敢作敢为,感情也不是很缠绵的那种,她说断就断。但同时她又非常讲情义,甘家教她唱昆曲,排戏、练功,她都记着。”

1954年,严凤英演出了《天仙配》,在安徽省内声名日隆,和甘律之之间出现了差距。甘律之每况愈下,生意很不成功。严凤英是蒸蒸日上,省委书记找她开会,看她演出。当时安徽的党政领导对严凤英很看重,认为甘律之不过是个小开,觉得严凤英不应该嫁给他,应该嫁给共产党员,所以动员她先入团、后入党。

1956年,严凤英和甘律之离婚。1956年下半年,严凤英在排演《王金凤》时认识了导演王冠亚并结婚。

严凤英与王冠亚

对子女既严格又疼爱

1952年夏,严凤英参加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时曾讲过:“旧社会把我当成草,新社会把我当做宝。”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获得了一等奖。1955年,电影《天仙配》开拍。随着电影的播映,黄梅戏从安徽省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变成了全国皆知的剧种。

那应该是严凤英最好的时光。那时严凤英每个月的工资有300多块,经常慷慨地借钱出去。团里夫妻吵架打碎了什么,严凤英看到,也会主动掏钱帮他们补上。

那也是王小亚一生最好的时光。“我那时候上的幼儿园是最好的幼儿园,就是安徽省省委幼儿园,孩子们都住在学校里。”一直到上小学,老师们都知道他是严凤英的儿子,而他的内心也因此有很强的优越感。

在小亚眼中,母亲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小时候,我的筷子,上面有沾了一两粒的饭,去夹菜的时候,我母亲就会把我的筷子整个打飞了。——筷子上的饭没吃干净,就不能在菜里面夹。”

“我们从来不许接别人的一样吃的东西。不管是谁,有一次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有意在桌上摆了5分钱,那时候5分钱可以买一些吃的东西,我把它拿去,到下面买了一只冰棒,她回来一顿好打。她说你要什么,你手指一指,我都可以给你买。但是不许你们自己偷偷拿钱。小时候对我们的教育真是很严格的。我小时候手被打肿过。我们叫米打尺,现在就是很大的宽的,旁边带刀的尺子。它可以裁尺的那种,我小时候特别怕那东西,小时候一翻手,手心都打肿了,第二天不能端饭。”

“但是我母亲对我们确实也非常疼爱。有一次是星期六,母亲出去演出了。晚上我弟弟睡着了,我没睡着。过了一会儿见我母亲开门进来,房间的灯‘啪’一下开了。母亲轻轻地在我脸上亲了一下,把门关上出去了。”

王小亚说,严凤英曾经非常想要一个女儿。严凤英和王冠亚生有一个儿子王小英。小英比小亚小3岁,从小被当做女孩子打扮。“我到上小学的时候,我弟弟说话还是嗲声嗲气的。我非常嫉妒他,觉得妈妈偏心,经常欺负他:我妈妈给我两个糖果,给他三个。到了隔壁我们自己住的房间,我就这么说,几个?三个。我就说:拿一个给我,马上给我一个,我非得占一个优势。”

十几年没敢为母亲哭过

1978年5月23日,王小亚和爸爸王冠亚接到了为严凤英平反的决定。

“接到通知以后,我们家里的人,包括我小姨她们都来了。我们当时到了合肥黄梅剧院的小礼堂,在那里开的昭雪平反大会。省委宣传部和文化厅的一些领导都来了,省黄梅剧院的还有各界的一些人也都来了,花圈多得不得了。”

小亚记得那天天很热,他第一次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痛痛快快大哭了一场。“过去的十几年,我们一直没敢哭过。”

那一天就那么过去了,王冠亚和王小亚、王小英并没有举行任何庆祝的仪式。

王小亚说,母亲死后,他一直反复想着《牛郎织女》的最后一幕唱词:“又谁知花正红时寒风起,再要回头难上难!生生死死人间去,恩爱夫妻难团圆!”

“有时候人不得不宿命,我觉得这幕唱词唱的就是她自己。人到中年,我现在才懂得了我母亲唱过的那些戏。”

(图文来源于三联生活周刊 马戎戎,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搜索更多有关“王小亚的真实身份: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