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万事顺心一家亲,万事皆可嗐

人气:119 ℃/2024-04-28 11:53:53

作者丨黄志尧

编辑丨曼卡乡绅

排版丨重言

“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的嗐什么?”——《红楼梦》

在寝室还未供暖的冬天的清晨,无法从被窝抽身的你是否紧闭睡眼,对世界来一场浪漫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害”;在付小姐(bi掉,非广告)数百号的末端,你是否和一同排号的小伙伴交换无奈的撇嘴,妥协后走向食堂但不忘留下一句挣扎——“害”;在被DDL缠身的深夜,满脑子学术垃圾的你是否头昏脑涨决定先睡,但执着地给深夜留下一句别样的晚安——“害”。

也不知从何时起,“害”凭借其曼妙的身形和气势十足的四声声调一举俘获大家芳心,成为语气词界的新宠,跻身顶流之位。悄然入冬,“害”狠狠地抢了小鸦的风头,遍布微信群聊和日常对话。为表尊敬,我只好道一句:万事皆可“害”。

但是“害”并非新新词汇,反而是个借势翻红的回锅肉。“害”实为“嗐”,是日常打字时字形的误用。《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宝玉挨打的情节里,贾政就曾说过:“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的嗐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那半天才出来!”不过,相比宝玉垂头丧气之嗐,当代大学生使用“嗐”时背后的情绪或许更为复杂,无奈可嗐、惋惜可嗐,甚至无语对望时也可以借“嗐”打破氛围。

推迟了一个多月的老乡聚会终于在周五晚的海底捞午夜场得以实现,从确定时间到卑微排号,群里11名同学两“嗐”其口。

(太难确定聚餐时间,同学们“嗐”了起来)

(饥饿被排队人数压垮,同学们又“嗐”了起来)

如果说冰冷键盘敲击出的“嗐”并不能体现其核心精神,那么借助声带倾口而出的“h~ai”则是“嗐”的灵魂用法。

近百人的呼吸是教室里天然的暖气,让这个教室弥漫着昏昏欲睡的气息。你看了看微信消息界面,99 的红泡泡太过熟悉。不理,锁屏,那声“嗐”像是在把压力尽泄,将丧而不颓的你暴露无遗。

可是出卖你的这声“嗐”这到底暗藏什么玄机?作为叹词的“嗐”为什么忽然备受宠爱、跻身叹词名流之列?

(图源搜狗搜索

(图源搜狗搜索

一句话概括,“hai”的辅音和元音都是做叹词的上等材料。下文为具体解释,学术爱好者入,普通人慎入(不是)。

辅音是指发音的时候,从肺里出来的气,经过口腔或者鼻腔时受到阻碍时形成的音。对辅音进行分类可以有很多个维度,我们挑选两个维度(挑选花絮:我只懂这两个维度):发音方法和是否送气。

辅音按发音方法大概可分为:鼻音、塞音、擦音、闪音、颤音等,不同发声方法结合又可以进行产生新的类型;辅音发音时是否送气则由VOT来衡量,VOT即辅音从除阻的一刻开始到声带开始震动中间所经过的时间。

“嗐”字的辅音“h”则同时具备擦音和不送气的优势。

塞音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除阻时阻碍又突然放开,气流骤然冲出,如“p,t,k,b,d,g”这些音都是塞音。擦音是由发音器官造成的缝隙使气流产生摩擦而发出的声音,无声齿摩擦音全称是无声无咝声齿摩擦音,如“f,h,x,sh,s,r”这些音都是擦音。(自己读读试试呗)

擦音不同于塞音一发即逝、无法延长的发音机制,擦音持阻的时间可以任意延长,只要气流不断,则一直有声音,除阻时若阻碍解除,声音自然消失。【1】擦音可随意控制,这与语气词、叹词的表达主体抒发感情的语用目的相契合,且擦音的发音比塞音、塞擦音省力,更利于语气的表达。

送气声母在发音除阻之后还要呼出气流,比如“p,t,k,c,ch,q”,不送气声母则不用呼出气流,比如“b,m,f,d,n,l,g,h,j,x,zh,sh,r,z,s,y,w”。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在发音过程中的费力程度不同,送气音在除阻之后还要呼出气流,因而送气声母比不送气声母发音困难些。就语言“省力性原则”而言,不送气声母比送气声母在发音上省力。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冉启斌也曾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在汉语普通话中,送气声母体现出典型的弱势倾向。不送气音与送气音存在有无标记之分,送气音出现频率相对较低是比较自然的表现。【2】这同样印证了不送气声母更符合省力性原则的结论。

“嗐”字作为叹词除了声母高贵,它的韵母也具有鲜明的优势。

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单元音是发音时舌位、唇形和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复元音是通过平滑过渡增加韵头或韵尾、从而改变音色的元音。“嗐”的元音为“ai”,发音过程中牵涉到两种不同的舌位,在持阻阶段改变发音部位,并伴随音势的滑动。虽然这种音势上的滑动使人在发音时不如单元音省力,但是单独成句时却能延长发音时间、促进情感表达。

概括地说,“嗐”字在声母和韵母上都具备叹词的先天优势,属于叹词家族的蓝血贵族。

作为非文院学生,遨游“元音、辅音、气流、舌位”半日,只想潦草睡去。躺在床上关掉手机,手机“嗡”一声黑了屏,我也顺势“嗐”了一声,带上眼罩,拉上床帘,睡去。

梦里,见那李太白携笔纸从唐玄宗天宝初年走来,大惊失色。“噫吁嚱竟已失宠!可为何变嗐为害?”说着,他挥笔将“害”改作“嗐”,念着“万不可错”,离去。

参考文献:

【1】刘璐亚.音韵学视阙下周秦至汉初语气词的音理分析及其流变动因[J].语言科学, 2019,18(04),426-435

【2】晏婧.关于现代汉语副词独用现象研究概述[J].汉字文化,2019,(14),7-8

搜索更多有关“万事顺心一家亲,万事皆可嗐”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