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江津最好的三个镇,重庆江津区海拔最高的场镇

人气:406 ℃/2024-02-23 11:26:18

爬骆崃山路过感应村,看见有一戳人围在一起,以为是村民们在办喜酒,都不好意思经过直往山上的公路。但这又是必经之路,也只能厚着脸皮过去,真没想到竟然是赶场。平时喜欢游玩乡镇,特别是远离城区的小场镇,要是能遇上赶场更是特别的开心。来到感应村这个地方,能遇上赶场还真感到很意外。

感应村,原黄泥镇管辖下的一个高海拔小山村,后来应骆崃山考旅游大开发,黄泥镇更名为骆崃山镇,骆崃山镇2004年并入西湖镇,感应村也随之并入西湖镇。

感应村坐落于骆崃山脚下的一处平坝上,在连绵起伏的骆崃山,还能挤出一块方圆不足百亩的平坝还真不易。感应村当地人也叫新场,新场就是感应村还有附近方圆十里内的村民赶场的地方。从西湖路经黄泥再到感应村,快到感应村时看到很多的村民往山下走,当时还以为是赶西湖场,到了新场才知道这里也有赶场。

场镇不大,也就一条不足200米的街道,没有菜市场,摊位都是沿着街道两边摆。赶场的村民不多,来往的车辆也不多,摊位摆的也不算太规范。尽管摊位摆的不是很规范,但也不显得有多错乱,也不会给村民赶场太大的影响,错乱的摊位反而觉得很热闹。

逛了一圈也就两个青菜摊还有一个猪肉摊,山下跑买卖的生意人也上山来售卖商品,不过地方小,赶场的村民不多,赶场跑生意的人不多。一家服装店,两家小超市就是整个新场的商贸核心。人气最旺的也就是这个角落,同时这个角落就是新场的全部。

此时正值种植青菜旺季,菜苗售卖倒是挺火热。感应村毕竟是海拔较高的山村,高海拔的地方种植的农作物一定会很好吃。只是有些无奈,自己是个外乡人,没有口福吃到这原滋原味的高山青菜。若是有机会,还真想来这里小住一段时间,体验高山上的生活,尝一尝高山上的纯味蔬菜。

近两年猪肉有些贵,对于底子较厚的家庭来说有些无所谓,但是对于经济收入相对较少的家庭,吃一顿猪肉都得掂量着裤兜。猪肉贵吃不起,也只能用鸡鸭鱼肉来替代。跑买卖的生意人拉一车肉鸡来售卖,围观的村民还真不少,看来今天这位老板生意还真不赖。想想也是很久没有吃鸡肉了,看到活蹦乱跳的肉鸡,还真想念鸡肉的味道。

新场的老牌商店,没有看到太多的顾客,只有几位大爷坐在商店里。可能是新场地方太小,来来往往的人也就这么几个,脸对脸的已经知熟了,看到我这个外来人经过,几双眼睛看着自己还真有些不适应。新场这里也跟很多山区的农村一样,生活在这里的村民绝大部分是老年人,若不是骆崃山开发后一部分村民安置在这里,恐怕在这里生活的人会更少。

黄泥镇骆崃山小学,这所学校就是整个新场适龄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不过随着当地村民不断往外搬迁,适龄孩子越来越少,现在这所学校已经停止办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去地方比较好的学校上学,也有大部分的孩子在西湖上学。可能是自己对校园有太多的向往,看到学校内心还真有几分感触,看到遗弃的学校,内心更是五味杂陈。

这里也跟很多的场镇一样,茶馆麻将馆一应俱全。也有部分村民赶场只为喝一杯热茶,来两盘麻将,或许喝茶打麻将是村民们赶场最热衷的一项必备的节目了。看着大伙打麻将这么热闹自己感到很惭愧,在重庆生活十多年,竟然不会打麻将,感觉在重庆混的这些年好失败。

高山上的方竹,密密麻麻的一片,偶尔长出来的竹笋看着还真有几分悦目。尽管此时已经不是采摘竹笋的旺季,但看到竹笋还真想起挖竹笋,只不过看到长得这么旺的竹笋,哪能忍心去破坏它的生长。记得上一回四川乡村观光旅游,游客不经村民同意,乱挖竹笋的新闻而闹得沸沸扬扬,也不知四川那边的竹笋是不是跟这种竹笋是一样的。

高山上的自然风光就是这么的美,随处看都犹如仙境一般。远处的青山在云雾的环绕下,软化到个人的视觉,显得格外的舒服。或许这就是高山最神奇的地方,风景优美的同时,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里没有喧闹的人群,没有车来车往的烦躁,有的就是一片很舒适的宁静。留恋归留恋,不仅是个过路人,来了终归要离开,不过能来此地一小游实乃今生最大的荣幸,希望往后有时间再来游玩。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搜索更多有关“江津最好的三个镇,重庆江津区海拔最高的场镇”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