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少年读史记单本:商都草根艺人二后生列传

人气:213 ℃/2024-04-15 03:30:59

作者:跑读绅

民间草根艺人“商都二后生”离开了我们,到另一个世界唱讨吃调去了。

司马迁笔法总结二后生,应该是这样的:

二后生,行二,农人,草根,世人咸知其姓赵,呼其二后生。少时家贫,善歌小调,常居门楼下乞讨,闻名乡里。遇有夫之妇,羡其艺,从其学。然入不如愿,其夫怒,剜珠毁目。二后生惨,乃作《挖眼睛》,如泣如诉,众皆怜之,济之。然,天不弃悲鸣之人,遇知音,结连理,是为二嫂也。其时,自媒体兴,遂直播,名大噪,引羡妒。某日,直播,忽有疾,卒,时年不及甲子。太史公曰:斯人远去,留《挖眼睛》,空悲切;门楼调兴,讨吃者苦。

二后生的人生,就像一个故事,有人可怜他,有人讨厌他,有人嫉妒他,有人喜欢他,但二后生终归是个普通人。二后生的名气这么大,传遍了好几个省,就是因为他身上的这点故事而已。

网络上,有关二后生的视频、文章多如牛毛,铺天盖地,褒贬不一,喜欢二后生唱段的还是主流,不然不会传播那么广。

纪录片

我一直站在客观的立场来思考二后生的人生,从文化角度观察这种二后生现象,为此,我曾写过关于二后生的文章,在头条上文章是(点击浏览→),在微信公众号《老事旧人》上文章是《商都草根艺人二后生的“讨吃人生”》(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kAZgN7kWssjl7japIdMVew),那时二后生直播红红火火,谁能想到这个“二灰猴”会突然跑了。

我也是二后生的观众之一,我是俗人一个,喜欢听二后生讨吃调里的那点荤,有时又讨厌二后生的俗,有时又感叹二后生的不容易,后来想想,二后生唱的调子就是咱的乡愁,不承认是虚伪。

二后生去世时,正值疫情比较严重时,四面八方去吊唁二后生的人很多,引得当地公安出动维持秩序,我也曾有过回去看一看的想法,因为我还是二后生故事的一个有力支持者,后来想想算了,谁认识我呢,去了给人家添乱。

不敢说二后生现象能持续多久,但二后生的讨吃调子一定会流传很久。有一天,在火车上无意间听到,有人刷抖音播放的段子,正是“二后生调子”,“莜面窝窝羊肉汤汤,莜面囤囤冷盐汤,莜面饺子香又香,凉拌莜面炝汤汤,啊嘿哎…。”听起来像是张家口那一带口音唱法,又让我想起了二后生。这就是文化的生命力,原来二后生还活在民间,不过已经进入了“后二后生时代”,我把这种现象叫“后二后生时代”。

二后生是个普通人,普通的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但二后生的人生却一点也不普通,他的人生短暂曲折、悲喜转换、大起大落、戛然而止,还给人们留了感叹,不亚于小说中的人物,他的这些故事,正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二后生就是那个有人喜欢有人讨厌的人,人们谁也不想活成二后生,但又说不定想听听讨吃调,二后生的讨吃调是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剂。

二后生除了留下一些故事、调调外,还是一个流量源泉,养活了一大批人,能和他沾上边的,在各种自媒体上直播加带货,蹭他的流量。但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诋毁谩骂,有的互相拆台,不利于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建议当地文化部门介入,引导规范一下也不是不可以,让“后二后生时代”成为正宗的文化现象或许更好。

—End—

搜索更多有关“少年读史记单本:商都草根艺人二后生列传”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