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和好处是什么?掌握托物言志艺术表现手法的写法

人气:303 ℃/2024-01-18 05:18:27

好的诗歌创作应该是这样: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鉴赏,都能够看得懂,品评出诗中所表达的意境美,收获到不同层次的享受。若要创作出动人的作品,文学艺术手法是我们创作者必须掌握的常识,比如托物言志艺术手法,常借用 托物而进行言志是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我们在创作中要灵活运用。

隔浦爱红莲

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夜来风吹落,只得一回采。

—— 白居易

一、了解托物言志艺术表现手法,为你的诗文创作储备力量

(1)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揭示作品的主旨。

(2)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

(3)写好托物言志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早梅发高树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柳宗元

二、掌握托物言志表现手法的写作方法,为你的诗文创作奠定基础

我们运用托物言志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时,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古典诗词在创作托物言志这一类作品时,首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悉心的体验,进而准确地寻觅出能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主旨的客观对象,即找准言“志”之“物”。

托物言志这一类诗词的创作,常常源于诗人对某一特定事物内在意义的直觉顿悟,之后再将这种直觉的顿悟进行提炼并完善,最终形成单一而明显的主旨。因此诗人必须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征或特性进行观察、体验、比较、玩味的基础上,进而准确地揭示出所咏之物的品性或品行。

如:(北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檐前甘菊移时晚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杜甫

三、把握通过写物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为你的诗文创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托“物”言“志”,写景或状物,一定要让物成为情和意的载体,寓情于物,这样不仅使所状之物生动形象,富有灵性,而且所表之情深厚隽永,意味深长。

(1)、由此及彼,联想言志。

首先要选好所托之物,把握住其“外形特征”,然后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志”才能凸显。

如:【唐】 卢照邻《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2)、由表及里,想象深思。

创作时,抓住被描写景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想象,由表及里,从而能生发出哲理或人生启示。

如:【唐】虞世南《蝉》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

(3)、抓住特征,象征咏怀。

象征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从具体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抽象出某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品质和精神,以达到“咏怀”的目的。

如:《白杨礼赞》,用来寄托感情的是生长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作者抓住白杨树的特征,具体描写了它的干、枝、叶和皮,显示其“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也不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的“伟丈夫”性格。作者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象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充分地表达了对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

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总之,托物言志 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搜索更多有关“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和好处是什么?掌握托物言志艺术表现手法的写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