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苏联解体沃尔科夫:苏联解体阿赫罗梅耶夫元帅

人气:108 ℃/2024-03-03 02:20:10

1991年8月,随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相继宣布独立后,超级大国逐渐走向了尾声,苏联解体也已成定局,然而,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保守派却悄然发动了变革,他们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并且成立了紧急状态委员会代行权力,结果,却遭到了叶利钦等人的抵制。

最终,这起行动仅仅持续了三天便宣告失败,而这,也是保守派射出的最后一颗******,自此,再也无人可以阻止苏联走向衰败,然而,伴随着超级大国荣光的退却,一位苏联元帅,却最终选择了自尽殉国。

这位苏联元帅得知保守派失败后,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元帅临死前,还留下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的遗言,让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感到十分惋惜。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位苏联元帅到底是谁?他为何要以身殉国?他留下的遗言又是什么呢?

这位苏联元帅名为阿赫罗梅耶夫,在他17岁那年,阿赫罗梅耶夫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卫国战争期间,阿赫罗梅耶夫所在的部队被围困在了列宁格勒,整整十八个月,他和战友们都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作战,据他事后回忆,他的三十二名同学中,只有他和另外一个战友活了下来,辗转多地的作战,让阿赫罗梅耶夫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从一名列兵逐渐成为团长、师长,甚至是更高的职位。

1975年,时任军区副参谋长的阿赫罗梅耶夫晋升为上将,而后又参与制定了苏联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突出的表现让他荣获了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1983年,六十岁的阿赫罗梅耶夫又晋升为了苏联元帅。

1984年,阿赫罗梅耶夫升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后,他在苏联军中的影响力跨越式的上升,尤其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阿赫罗梅耶夫的正确部署,也为他赢得了大量好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他也十分器重,很多苏联军事方面的问题,都会找他商议。

不仅如此,阿赫罗梅耶夫还曾代表苏联访问美国。

198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亲自接见了阿赫罗梅耶夫,双方还制定了两国军事接触的计划,也是这次访问之后,美苏关系出现了转变,而这,与阿赫罗梅耶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阿赫罗梅耶夫在职的十余年间,得到了很多同僚的认可,无论是后起的政坛新秀,还是同一时代的军政名人,都对阿赫罗梅耶夫十分赞赏。

既然如此,阿赫罗梅耶夫为何选择自杀呢?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带领着苏联进行改革,而此时的阿赫罗梅耶夫还未退休,担任着苏联武装力量的总参谋长。面对******崩坏的国家,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巴尔乔夫,决心改变这种局面。

而在军中素有威望的阿赫罗梅耶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堪称是戈尔巴乔夫的左膀右臂,但是,尽管两人是上下级关系,可阿赫罗梅耶夫仍然不同意他的做法,戈巴尔乔夫提出的加速战略,让阿赫罗梅耶夫并不看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戈巴尔乔夫想要彻底改革,彻底改变苏联,这在阿赫罗梅耶夫眼里,无疑是动摇了国家的根本。

除了阿赫罗梅耶夫之外,苏共保守派同样不支持改革,然而,以改革家姿态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戈巴尔乔夫,上台后迅速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说是改革,其实就是把苏联的社会主义,改为资本主义而已,但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却走资本主义发展路线,这在保守派看来,简直就是极为荒谬的主意。

也正因此,苏共党内和苏联国内,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分化,由于各方观点不一,逐渐形成了几个派别,其中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同意改革,以老一辈革命为首的保守派反对改革,阿赫罗梅耶夫虽然不是保守派,可他同样反对改革,因为他知道,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苏联的未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走向解体分裂。

不过,这些政治力量的出现并未影响戈尔巴乔夫,反而,他利用两派之间的平衡,使得改革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然而,1990年,叶利钦等激进派代表宣布退出苏共,而保守派迅速夺取了中央政权,当平衡被打破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受到严重阻碍,同时,阿赫罗梅耶夫在这一年辞去了职务,只保留军事顾问这一个头衔,戈尔巴乔夫一面应付于派系斗争,一面忙于改革大业,除了改组领导机构外,戈尔巴乔夫还建立了一个新的权力机关,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方便他更好地推动改革。

可万万没想到,保守派和激进派都对这项措施感到不满,因为这样会间接削弱他们的权力,一直保持中间立场的戈巴尔乔夫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到了1991年,戈尔巴乔夫倒向了激进派,对叶利钦等人做了让步,而身为军事顾问的阿赫罗梅耶夫,得知此事后便提出了退休。

因为他的立场一直都是反对改革,作为一个历经无数战争的军人,苏联现在的荣耀都是牺牲换来的,抱有深沉爱国情感的阿赫罗梅耶夫,不愿亲眼看到联盟解体的那一天,所以,当他看到激进派占据上风后,便认为改革已无法停止,心灰意冷的他才决定离开。

可是,戈尔巴乔夫需要阿赫罗梅耶夫的军中影响力,所以一直没有批准,正当阿赫罗梅耶夫感叹无力改变时,一场保守派组织的变革正在悄然实行。

1991年8月18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和其他领导,来到了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的别墅内,他们以国内紧张局势为由,要求戈尔巴乔夫立即签署紧急状态令,然而,戈尔巴乔夫却拒绝了这一要求,随后遭到了非法软禁

到了第二天,苏联电视台宣布了亚纳耶夫的命令,命令中明确表示,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责,由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同时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指挥中心。

然而,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宣扬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他们不认可紧急状态委员会,甚至成立了临时机构进行抵抗,不仅如此,他们还号召其他国民进行罢工抵抗。

一时间,苏联从上到下全部乱了套,明面上工人罢工,************,暗地里,各方首脑纷纷站队,时刻可能爆发大战,但是,亚纳耶夫等人并不想走到战争这一局面,而这,也最终导致这场变革仅仅持续三天就宣告失败。

8月22日,戈尔巴乔夫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宣布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局势,而保守派等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正当外界为这场闹剧众说纷纭时,克里姆林宫的大楼主任传来了一则消息,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在其办公室中自缢身亡。

根据现场调查,阿赫罗梅耶夫是在早上十点自尽的,而大楼主任是在晚上发现的。

通过时间判断,阿赫罗梅耶夫是在得知戈尔巴乔夫恢复外界联系后,选择了自缢,由此也可以推断,阿赫罗梅耶夫是支持保守派改革的,可改革失败后,阿赫罗梅耶夫感到无法改变解体命运,决定以身殉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死亡现场,人们还找到了阿赫罗梅耶夫留下的字条,上面写着这样一句遗言,“当我看到祖国逐渐消亡,我的生命,也失去了寄托而被摧毁,我无法活下去了,我为我的国家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短短的一句话,却表达了这位老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守护,既然无法继续守护下去了,那就与国家一起消失,这是阿赫罗梅耶夫身上的军人精神,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兵,直到临死前都还想着如何恢复苏联,如何阻止解体命运。

但是,这是时代的结果,是历史的进程,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归宿。

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职务,苏联正式解体,1992年俄罗斯联邦成立,这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开始。

2018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到阿赫罗梅耶夫的墓陵瞻仰,普京曾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他就没有良心。普京与阿赫罗梅耶夫的想法是一样的,他们都不愿看到苏联走向解体。

2021年12月,一部名为“俄罗斯近来历史”的纪录片在电视台播出,在这部影片中,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罕见出镜,普京在影片中对苏联解体深表遗憾,甚至透露自己曾在困难时期从事过司机职业,他还向外界声称,解体后的俄罗斯,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其实早在2018年,普京就定性解体事件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害”,这也从侧面表明,普京认为解体导致了俄罗斯国力下降。

不过,不管是遗憾还是惋惜,都不如做好眼下的事情,普京还说过一句话,谁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是没有头脑。

现在的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虽然影响力相较于苏联时期有所下滑,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仍然是公认的世界强国。

彼方始有荣光在,或许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看到如今的俄罗斯,也会感到欣慰吧。

搜索更多有关“苏联解体沃尔科夫:苏联解体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