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山东梆子名家王丽丽个人简历:我在菏泽传承戏曲,枣梆青年演员

人气:468 ℃/2024-05-09 11:27:04

菏泽文化旅游

关注

戏曲是中华文化艺术瑰宝,千百年来薪火相传,传的是艺更是民族的魂。

菏泽,古称曹州,地处中原腹地,文化底蕴丰厚,戏剧活动历史悠久,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拥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四平调、豫剧八大剧种。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中国山东网联合菏泽市文旅局推出《我在菏泽传承戏曲》专题报道。邀请八大剧种青年演员,讲述他们的传承故事……

稀有剧种——枣梆

枣梆,山东省菏泽市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枣梆是稀有戏曲剧种,主要流行在菏泽、郓城、梁山、巨野、鄄城、定陶等地。枣梆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曲调流畅,表现力强,有丰富的板式和曲牌,演唱起来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表演形式粗犷豪放,保存并继承了古老的表演技巧和手法,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生活和社交习俗,体现了古代“仁、忠、厚、义”等具体形态,形象逼真、活灵活现。

始于坚持 忠于热爱

在成武红旗剧院的后台,记者见到了枣梆青年演员魏丽娜。她正在熟练地上妆、包头,14岁便开始登台的她至今已经参加了4000多场演出。

“我最开始接触枣梆主要是受我爸爸妈妈的影响,他们年轻时因枣梆而相识相爱相伴一生,所以在我12岁的时候,也开始学习戏曲。”魏丽娜回忆起小时候学戏的情景,感慨道,“刚开始学戏真的很苦很苦,特别是练基本功的时候,经常偷偷哭,好多次我都想放弃。但每次都想着再多坚持一下,父母、师傅也都鼓励我,咬着牙也就这么坚持下来了。”

她说,其实小时候学戏并不懂什么热爱,当自己对戏曲的了解越来越多,一步步坚持下来,尤其是第一次独自出演角色站上舞台的时候,才发现,戏曲已经是她生命中不可割舍的热爱,是她愿终其一生的坚持。

让戏曲更青春 让传承更有希望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戏曲在青年人中的接受和流行度却逐渐走低。“现在听戏的观众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喜欢戏曲的还很少”,每次出去演出,看到台下的观众,魏丽娜就会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

“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年轻就选择了戏曲,除了热爱,我觉得我身上更有传承的责任。只有把枣梆这种稀有剧种继承好、传承好,才能把中国传统艺术发展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守正是创新之源。只有有人演、有人看、有人听,像枣梆这种传统稀有剧种才能保留下来,得以传承发扬;只有更多像魏丽娜一样的青年演员不断坚持,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才能代代绵延、欣欣向荣。

来源: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

搜索更多有关“山东梆子名家王丽丽个人简历:我在菏泽传承戏曲,枣梆青年演员”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