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暖水袋低温烫伤真实案例 自行贴敷偏瘫肢体遭烫伤

人气:343 ℃/2024-04-27 07:42:21

长沙即将进入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艾灸和敷贴是市民比较喜爱的治疗保健方式。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每年有不少市民因艾灸和敷贴三伏贴导致局部皮肤不同程度的烧烫伤

长沙黄阿姨今年接近六旬,四年前因中风遗留了左侧肢体偏瘫。前段时间,黄阿姨听朋友说贴艾贴可以促进偏瘫肢体康复,就网购了几盒艾贴在家自行贴敷,没想到十天后偏瘫肢体被艾贴多处烫伤,严重的部位还出现了化脓感染

家人把黄阿姨送至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被诊断为全身多处低温烫伤。

(网络图)

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井泉表示,自行艾灸非常容易引起低温烫伤,特别是老人和肢体功能障碍者,由于他们对温度和疼痛的感觉变得迟钝,因此更难及时发现皮肤是否已被烫伤。

低热烫伤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致使热力慢慢渗入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王井泉表示,临床接诊中发现,因艾灸使用不当引起的低热烫伤多发生在手臂处、背部、腹部、小腿和足部。

许多患者会觉得这种烫伤不太严重,因而忽视就医,结果自行处理不当又导致创面感染进一步加重。当患者发现问题前来就诊时,烫伤创面已经呈现暗红色,质地坚韧如皮革状,创面周边的皮肤红肿热痛,提示局部已经发生感染。

(网络图)

“艾灸疗法除了艾灸的位置要正确,温度和时间也十分重要。”王金泉介绍,临床上使用艾灸治疗,时间会控制在15分钟至20分钟,温度以患者感受的舒适度为准。如果患者感到疼痛或者发现皮肤发红,会立即停止艾灸,查看皮肤状况,如果皮肤发红处的颜色较深,会指导患者使用烫伤膏敷于患处。

“除了艾灸烫伤,夏天遇到三伏贴烫伤的病例也屡见不鲜”,王金泉解释,三伏贴烫伤大多是因为市民擅自延长贴敷时间引起,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对伏贴药物有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而引起的

(网络图)

伏贴药方大部分会用到生姜、肉桂、白芥子、麻黄等,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都是挥发性的,容易穿透皮肤以起到治疗作用,但是它对皮肤也有一定刺激性,可能引发红肿痒痛或者水疱、溃烂。

因此,王金泉医生提醒市民,艾灸疗法和“冬病夏治”的三伏贴疗法一定要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警惕因自行艾灸和贴伏贴引发的烧烫伤及感染。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中心医院 秦璐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专业、靠谱、实用、及时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

搜索更多有关“暖水袋低温烫伤真实案例 自行贴敷偏瘫肢体遭烫伤”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