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朴树称呼李叔同为什么哽咽?让朴树泪洒录音棚的歌

人气:388 ℃/2024-01-10 09:39:32

1914年的冬天,上海大雪纷飞,窗外积雪盈尺。

李叔同坐在房中与叶子小姐闲话,忽听得窗外雪地传来沉重的脚步声,而后脚步声忽然消失,良久,传来一声:“叔同兄”。

李叔同与叶子小姐开门,见一脸悲伤决绝的许幻园站在门外。

许幻园见李叔同开门而出,便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离去,连好友的家门也未进。李叔同站在雪地里,看着好友离去的背影,内心一片怆然。

就这样站了很久很久,沉默着,悲伤着,连叶子小姐的呼叫也没有听见。一个小时之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中,关门,让叶子小姐弹琴,自己提笔,含泪写下了这首《送别》。字字是泪,句句在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李叔同风华正茂时,身边好友众多,其中至交便有许幻园、蔡小香等。后来世事动乱,人人命途多舛,零落天涯。

2017年,在《大事发声》的录制现场,朴树唱到《送别》时,情难自已,泣不成声。他很喜欢这首《送别》,曾说: 一个人一生能写出这样的词,真可以死而无憾。

朴树的敏感,他的人生经历,都让他更能感受到人生的复杂与无常,于是落泪。朴树唱《送别》,唱哭了自己。很多人听《送别》,也听哭了自己。

有人说,年少不懂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这首《送别》字字句句,击中了多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人生就是不断的重逢与别离。

年少时候,人生热闹,来来往往,身边总是很多人陪伴。

年长之后,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生活里挣扎沉沦。来来去去,发现真的便是“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相聚,唯有别离多”。那些年一个宿舍的人,一个班的人,毕业之后,真的就再也没有见过。

年少时候,我们总是渴望远走。无法理解每次与亲人的别离,父母的不舍。

年长后,面对父母眉目间的苍老,才知道岁月无情,时光远去,而我们与父母别离的次数却并没有减少。

年少时候,认为大家都在,且永远都在。

年长后,才明白,有的人真的说没就没了。疾病、意外,生死别离,从来不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有的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有的分别,竟成了最后一次。

当我们懂得了世事无常,才真正听懂了这首《送别》。也懂得了当时李叔同写下这首词的心境,理解了朴树为何会唱到落泪。

自古,写送别的诗词很多。生离死别从来占据着生命的大部分情感。无论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没有李叔同的这首《送别》更能击中人心。

人生漫漫,世事无常。有重逢就会有离别。离别却不一定能再重逢。

珍惜身边人,若是久别重逢,那就“一壶浊酒尽余欢”。

搜索更多有关“朴树称呼李叔同为什么哽咽?让朴树泪洒录音棚的歌”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