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毛姆面纱的真实故事 风尘女子与传教士的恩怨

人气:228 ℃/2024-02-09 06:28:52

毛姆是一位具有悲情主义色彩的作家。他的小说总是能够冷静、客观、深刻地剖析和解读人性的复杂,对人世间的善与恶,罪与罚,尔虞我诈、道貌岸然进行无情地嘲弄和讽刺。

在毛姆的短篇小说《雨》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驶往南太平洋的船上,医生麦克费尔夫妇结识了海外传教士戴维森夫妇,因为都“看不惯那些白天黑夜都在吸烟室里玩扑克或桥牌和酗酒的人们”,他们两家颇有共同语言。

由于要去的地方正流行麻疹,他们不得不在途经的一处小岛暂住。没想到,******汤普森小姐也和他们租住了同一家旅馆。

这位汤普森小姐是位典型的风尘女子,书中这样描述她的样貌:

她约摸二十七岁,丰满、粗野的脸相,薄具姿色。她穿一身白色衣裙,戴一顶白色大帽,套在麻纱长筒袜里的粗胖小腿在白色漆皮靴上鼓了出来。

住在楼下的汤普森小姐虽然暂住,也要营业。她召集众多男人到她这里寻欢作乐,轻狂放荡,夜夜笙歌。

这让住在楼上的传教士戴维森非常恼火。以“上帝使者”自居的传教士认为,汤普森小姐做的事情是罪恶的,是需要拯救的。

传教士先是下楼和狂欢的汤普森小姐理论,结果被打了出来。他又动用自己传教士的权力,给当地的总督施压,逼迫汤普森小姐回到她的故乡接受三年牢狱惩罚。

汤普森小姐害怕了,她多方求救。甚至向麦克费尔医生求情,都不能改变传教士要逼她就范的决定。

汤普森小姐无力反抗,只好向传教士跪地求饶,请求传教士为她祈祷,希望获得上帝的宽恕。

传教士随叫随到,每天和汤普森小姐一同祷告,不分昼夜。

书中写道,汤普森小姐再不似往日的张狂,此时的她

活像是个为了供祭凶神恶煞准备的牺牲品。她的恐怖使她呆若木鸡。她一眼都不让戴维森离开;只有戴维森和她在一起,她才有勇气,她用一种奴隶般的千依百顺缠住他。

在这个过程中,麦克费尔医生发现传教士也一改往日的冷酷,发生了令人疑惑的变化:

传教士虽然彻夜为汤普森小姐祷告,可是眼神却是“心醉神迷”,“像个快乐的痴汉”。

他还告诉妻子自己梦见了内布拉斯加的山丘。见多识广的麦克费尔医生知道,那些山丘“浑圆光滑,在平地上突然耸起,活像是女人胸前的双峰”。

在汤普森小姐即将去做坐牢的最后期限到来的早晨,大家在海边发现了传教士戴维森的尸体。他自杀了。

正当大家困惑不已的时候,人们发现汤普森小姐已经一改往日颓唐,开始重操旧业。而且她“收刮嘴里所有的唾沫”,啐向传教士夫人。

麦克费尔医生因她的无礼找她理论时,却知道了传道士自杀的真相。

汤普森小姐昂首挺胸,简直没有人能用言语形容她那种轻蔑藐视的神情,以及答话中充满了的傲慢和憎恨。

你们这些男人!你们这些又臭又脏的贱猪。你们全是一路货,你们这些家伙。臭猪!臭猪!

麦克费尔医生倒抽一口冷气,恍然大悟。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相信大家都看懂了这个故事。传教士戴维森以教化之名要普度一个风尘女子,结果自己没有抵抗住心中的欲望,堕落为求欢之人。

而作为“神的使者”,他又痛恨自己的堕落,悔恨自己对信仰的背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1 、在这个世界上“真神”或许有,但更多的是道貌岸然的“虚伪者”。

传教士与风尘女子,一个是令人崇敬的神的使者,一个是令文明人所不耻的性工作者。他们代表着道德情操的两极,然而汤普森小姐或许是真正的无耻之徒,戴维森却不是真正的使者。

先看毛姆对他外貌的描述:

他的身材又高又瘦,长长的四肢松散地连接在躯体上;两颊深陷,颧骨出奇地高突;他带着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派,可是只要注意到他那丰满而性感的双唇,不免会使你吃惊。

……

但是,他最突出的一点是给你一种有一团火在身体里被压抑的感觉,这团火含而不露却又蠢蠢欲动。他是那种难以亲近的人。

从这个男人的气质和样貌的反差,让人感觉到他心中压抑着欲火,他活像个是“伪装者”。

作为神的使者,应该是充满仁慈和爱的,而戴维森却给人一种冷酷的感觉。除此之外,从他传教过程中做的事,更能看出他的狠毒。

他每去一处传教,都规定岛上的人不许跳舞,因为他认为那是伤风败俗的事;他也不许土著人穿着自己的服装,必须在闷热潮湿的岛上,穿长衣长裤;商人出售的商品的价格,也要由他来决定。

如果有人胆敢不听他的,他就动用自己海外传教士的权力,勾结当地的官方,轻则罚款,重则搞得人倾家荡产。

这是一个没有丝毫仁爱之心的、冷酷无情的、睚眦必报的人。他代表不了任何神。

这样一个比普通人更没有人情味的人,没有人性,更没有神性,必然是经不住考验的。所以,在女色面前,他显露了原型。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曾经面对女色考验的大人物,唐三藏。这是一段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了,面对女儿国国王情与欲的诱惑,大师虽然经历几番挣扎,但最终仍然坚守了心中的信念,所以,他最终成了佛。

这个世界上或许有真神,但不是扣上神的帽子便谁都可以。道貌岸然的家伙在真正的考验面前必会露出马脚。伪装者在猎物面前,也必然会揭下******。

虚伪,或早或晚都会有那么一天,无处遁形。

02、妄图救赎他人是一种妄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艰难。

网上流传着一样一句话:男人有两大爱好,拉良家妇女下水,劝风尘女子从良。

刚好,毛姆的《雨》就是一个男人劝风尘女子从良的故事,不过是劝人者反成了石榴裙下的鬼魂。

戴维森之所以要“拯救”汤普森,表面上看是出于他传教士的职责,让汤普森小姐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获得上帝的宽恕。实际上,却是要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一厢情愿地去救赎他人,实际上就是想以善之名控制他人的人生。

站在汤普森小姐的角度来看,没有人天生愿意做这等下贱的工作,或许是偶然失足,或许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走这条路养活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个看似不可救药的行为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原因。

那些网瘾少年,失足妇女,落魄流浪汉,抑郁症患者……只能帮助,不能救赎。能救赎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因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

想帮助一个人时,只有懂得,才算慈悲。

显然,传教士并不想去懂得一个******坠入深渊的隐情。所以,他在凝望深渊的时候,反被深渊吞噬。

这是他定力不够,更是他私欲太强。

03、人性如此复杂,守住罪恶之门才能拥有真善美的人生

在毛姆的畅销书《月亮与六便士》中,他曾经写到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相不排斥的,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在《雨》这篇小说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样复杂的人性。

戴维森为了传教远离亲人,常年奔波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时会不顾生命危险出海传教,不能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如果说他只是贪图******,其实没有必要自杀,他完全可以利用他手中的权力让这个女人成为他的玩物。然而,他没有。

他多年来的努力,都是在践行神的旨意,是要拯救一切罪恶的,然而最终,他发现他做不到。他是在信仰和价值观崩塌的窘境中,无奈选择了自杀。

他是否是受到了心怀不轨的勾引?是否与风尘女子有过肌肤之亲?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是被人看出了他的欲望,他便输了。

毛姆像一位冷静的观察者,以洞悉一切的笔触,为这个失败者安排了一个必然的结局。

在毛姆的诸多作品中,都有类似复杂的角色: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主角思特里克兰德是个事业有成、家庭完美的中年男人,但是他愤然抛弃一切,就是要完成自己的画家梦。

在《人性的枷锁》中,主角菲利普命运多舛,感情上一波三折。他对初恋念念不忘一片痴情,而对妻子始乱终弃毫不留情。

这些人物和传教士一样,不是完全黑化,但也不是纯粹的好人。

一个人身上可以同时并存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带。

这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人和事,学到的知识和思想都会影响到人的价值观。这是一个随时随地变化的过程,因此,人性不可捉摸。

或许是毛姆早就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所以他残忍地剖开生活的真相,让读者自己去一探究竟。

人性是复杂的,恶的念头时不时会冒出来骚扰我们的判断。就像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善与恶并存,天真与残忍同在,怎么守住罪恶之门,向善向美向真呢?

答案就在于:你的欲望。

你是否能够掌控自己的欲望,决定着你将度过怎样的一生。

搜索更多有关“毛姆面纱的真实故事 风尘女子与传教士的恩怨”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