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宠物>正文

海南东方鱼鳞洲端午节:海南周刊,端午浴兰祈安康

人气:208 ℃/2023-12-25 22:06:09

一位母亲用艾叶水给孩子洗浴。 手绘/杨千懿

文\海南日报特约撰稿 杨江波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在海南又叫“五月节”,因民间有端午采草药煎水沐浴的习俗,也有人称端午节为“浴兰节”。自古以来,海南人过端午延续着草药浴的风俗,还由此衍生出颇具地方特色的“洗龙水”。

草药浴

沐泽芬芳,清热解毒

端午节草药浴的历史十分悠久,西汉《大戴礼记》载:“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兰,香草也。”古人“浴兰”多以香草为原料。

在端午节这天,古代海南人多用菖蒲、艾叶等香草煎水洗浴。海南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代正德《琼台志》提到,农历五月初五,“男妇系香袋,儿女彩索缠臂,涂雄黄,饮昌阳,带艾悬门,采百般花草相斗以较输赢,取菖蒲及百卉有芬气者浸水,供余饮浴”。清光绪《崖州志》记载: “(端午节)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

时至今日,端午节系香袋、彩索缠臂、涂雄黄等习俗在海南已难得一见,不过草药浴却流传了下来。选择什么草药煎水,虽有一定的历史传统,但琼岛各地的人们也很会就地取材,创造自己的独家“配方”。

居住于儋州一带的客家人,一直有端午洗草药浴的习惯。客家人称之为“洗簕药”或“洗簕草”。每年端午节前几天,有些人家会上山采集草药,也有人去集市上买。集市上的草药种类很多,价格也便宜,不同人家的选择会有些许差异,野菠萝花、金银花藤、灯笼草、大红花、大风艾、猪笼草、油茶叶是比较常见的品种。端午节当天下午,家家户户用大锅煮“簕药”,煮好了先给孩童洗浴,然后轮到大人。

过去,在琼海的一些村庄,人们喜欢在端午节的前夜去打井水,然后将水放在离开地面的地方,如桌子上、灶台上。端午节当天,再将野菠萝花、槟榔花、海棠花等气味芳香的花草泡在水中,或用井水在大锅里煎煮这些花草,以擦拭身体,这种习俗被称为“洗无根水”。

在海口的一些村庄,流传着类似的洗草药浴的习俗。端午节当天,村民将提前准备好的艾草、菖蒲、鸡屎藤、龙船花、灯笼草这5种草药,一起放入大锅中煮草药水,让家中的孩童洗浴。

草药浴自古流传至今,与民间的认知有关。民间有谚语云:“善正月,恶五月。”古时,人们认为农历正月多吉瑞,而农历五月处于炎热的夏季,多雨潮湿,蚊虫孳生,人体容易染病,艾草、菖蒲等草药,多有清热解毒之效,用于浸泡或煎煮以沐浴,有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

洗龙水

祈求健康,期待美好

海南人不仅在家以香草浸水洗浴,还会外出在自然水域“洗龙水”。

端午节当天,海南人把河水、海水称为“龙水”,所谓“洗龙水”,也就是在这一天到河里、海里洗浴。在三四十年以前,每到端午节,无论家门口是否有井,许多海南妇女都要去江河里挑水,有人甚至赶着牛羊、带着宠物到江河里饮水,只为沾一沾“龙水”,图个祛病消灾、吉祥如意。

海南沿海的一些村庄,端午节当天清晨,男女老少都要到海里洗浴,并用海水擦拭眼睛,谓之可以明目、祛眼疾。去海边“洗龙水”的时辰颇为讲究,最好是在天亮以后、日出之前那段时间赶到海边,宜早不宜迟。按照老人们的说法,去得越晚,“龙水”越不灵验,有的地方的人甚至认为,太阳出来后“龙水”会立刻失效。

在珠碧江儋州段沿岸的一些村庄,人们将“洗龙水”称为“洗金甲乌”。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金甲乌”会在端午节当天来珠碧江游泳,大家在这一天清早泡一泡水,沾一沾“金甲乌”,也就是“洗金甲乌”,可以剔除病疠、健康长寿。考虑到安全问题,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河里游泳,就会清早从井里打一桶水让孩子洗身体,同样称之为“洗金甲乌”。因为在传说中,“金甲乌”可以通过泉眼来到水井中。

海南人“洗龙水”,蕴含着祈求安康、期待美好的寓意。时至今日,“洗龙水”已成为一项具有海南特色的民俗活动,参与者不仅有海南本地人,还有不少外地游客。每年端午节,在海口假日海滩、三亚大东海、澄迈盈滨半岛等滨海地带,经常可以看见万人共“洗龙水”的壮观景象。许多人也不讲究洗浴的时辰,只要到海边玩玩水,体验一把清凉,就觉得找到了过端午的仪式感。

【延伸阅读】

古人浴事

文\特约撰稿 杨江波

在中国古代,沐浴是一件大事。它不仅是清洁身体的过程,还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礼仪和生活方式。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在祭祀或上朝拜谒君王前,都要沐浴以示尊重。汉代朝廷甚至设置了沐浴假,官员每上五天班,就可以享受一天假期,即“休沐”。

尽管古人对沐浴很重视,但也经常因条件所限,无法好好洗个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沐浴》一诗中云:“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余。”

宋代大文豪苏轼爱梳头和沐浴,一生留下了不少与之相关的诗词,但他谪居海南儋州期间,却受困于现实,以一首《次韵子由浴罢》道出了生活的困顿:“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闭息万窍通,雾散名干浴。”

何谓“干浴”?苏轼在诗中自注云:“海南无浴器,故常干浴而已。”还用马在泥土中打滚以清理皮毛中的脏物来形容“干浴”。当时,苏轼在海南的住处没有浴室、澡盆等,洗浴颇为不便,他只好用双手给自己推拿、按摩,取水擦拭,并有些自嘲地称之为“干浴”。

民国《琼山县志》记载了一个故事:“吴廷标,遵都人。家贫极,古貌古心。一日浴于溪,有同浴人浴毕先去,遗一包,标浴毕,见之,守以待。忙然复回,标曰:‘忙何为者?’曰:‘失一物。’标举以还,中有白金百,分十金以酬,标曰:‘不百金之取而取十金乎?’”

这是一则拾金不昧的故事,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古时海南人洗浴的一种场景——浴于溪流、河流之中。穷人在溪中洗浴,包里装有百金的富人也在溪中洗浴,可见这种洗浴方式在当时的普及度还比较高。

苏轼谪居海南期间还写过《夜卧濯足》一诗,其中提到:“况有松风声,釜鬲鸣飕飕。瓦盎深及膝,时复冷暖投……土无重膇药,独以薪水瘳。”东坡以木柴烧火,用炊具“釜”煮水,以盛器“鬲”装水,终于舒服地洗了个脚。

用柴火煮水洗浴,在野外水域洗浴,这两种由来已久的沐浴方式,可能正是草药浴和“洗龙水”的来源。

搜索更多有关“海南东方鱼鳞洲端午节:海南周刊,端午浴兰祈安康”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