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拉斯韦尔五因素与施拉姆最大区别 替拉斯韦尔回应关于,5W的质疑

人气:480 ℃/2023-12-18 07:57:26

作者 |梁学长

编辑 | 孟热热

本文为 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 原创作品,转载请授权

离2018考研还剩76

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8),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他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等方面,贵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虽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但拉斯韦尔留下的学术遗产似乎仅有“5W”,而这仅存的学术遗产还备受质疑。

刘海龙老师2009年在《国际新闻界》发表《一篇存在争议的传播学奠基文献》一文,替拉斯韦尔回应关于“5W”的质疑。

看完全文,让人唏嘘,我们在理解和使用传播学理论时,往往是“拿来主义”,以偏见代替事实。在考试中,乱用理论有时比没理论可用更可怕。

在学习传播学理论时,只有把握精准,才能运用得当。

一、拉斯韦尔为什么不火?为什么没有人研究拉斯韦尔?

我国的传播学教科书里,不但重点介绍这篇文章中提到传播的5W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甚至大部分教材的框架也以“传者—媒介—内容—受众—效果”这五个部分为结构。但是,另一方面,对拉斯维尔传播观念的深入研究,却很难见到。

最近,美国一些学者出版的关于美国传播研究的早期历史回顾中,不论是赞赏还是批判,都是以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哥伦比亚学派更受重视,而拉斯维尔则只是被一带而过,甚至被忽略。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杰弗里·C·亚历山大(Jeffe叮C.Alexander)在提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派传承与竞争时提出,一个学派或学术传统的建立,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一个“卡里斯玛”式的开创者(如马克思、韦伯、弗洛伊德等)。

拉斯维尔恰好具备这一特征。在后学的回忆文章中,拉斯维尔一直以反主流政治学的边缘人形象出现。

因为他将弗洛伊德理论引入政治研究,遭到主流政治研究学者的敌视,以致于在1937年至1950年间,他没有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过任何文章。

但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是,这些离经叛道的理论最终征服了青年研究者,1955年拉斯维尔令人意外地当选为美国政治学学会的会长。

他所提出的政治学的定义(谁,得到了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以及对传播的定义(谁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效果)都成为这两个学科中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定义。

2、除了神启式的开创者外,一个学术传统得以延续,还要具备另一个条件:这个传统必须得到后来者不断的阐发(elaboariton)、衍化(Polrifeartion)和修正(erviison),否则该学术传统就会有解体之虞。

显然,拉斯维尔传统的中断是因为在这第二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要说明其学术研究为什么失去了吸引力,我们必须回到文本与语境之中寻找答案。拉斯维尔是个高产的研究者,据统计,从1923起至1978年,他一共发表了325篇文章与章节,52本著作,共达400多万字。

这样的创作量,不能说拉斯韦尔不努力。“后继无人”源于他与传播学的转型。

1946年,拉斯维尔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在此前后,他关注的问题有了明显变化。宣传、世界革命、传播问题逐渐淡出他的视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政治精英和世界秩序、个人权利与伦理、法学教育等成为新的兴趣点。

此时,传播研究也进入了新时期。在施拉姆的带领之下,传播学科正在处于学术研究边缘地带的赠地学院(“landgrant”—university)中悄然兴起。为了追求学科合法性,现有的学术话语必须加以改造,于是理论框架和学术领域逐渐形成。

总的来说,拉斯韦尔不火,甚至被遗忘,一是因为他后期研究偏向回到了政治学领域,二是因为拉斯韦尔的理论在传播学理论建构的过程中被歪曲或遗忘了。

二、为拉斯韦尔平反:拉斯维尔模式≠拉斯维尔的传播观念

人们对5W模式的批评主要有以下4点质疑:

1、这个模式是政治传播的宣传模式,含有传者中心论的控制观念。

2、这个模式是单向的,缺乏反馈。

3、这个模式是线性的,缺乏对传播环境的注意。

4、这个模式主张传播魔弹论,没有关注传播意义编码与解码过程。

细读拉斯维尔的这篇文章会发现,除了第一条,其余3条都是对拉斯韦尔的曲解。拉斯维尔的传播观念与被简单化的“拉斯维尔模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反驳质疑2:

在《社会传播》中拉斯维尔明确提出:还有一个重要的类比是关于传播的线路问题,即单向或双向传播。单还是双,取决于传者和受众交互程度。换句话说,当两人或多人参与的传送与接收频率相等时,便形成双向传播。简单地判断拉斯韦尔不重视双向传播是错误的,只是在大众传播的强势时期,受众很难与传者进行平等的交互。

反驳质疑3:

拉斯维尔在“有效传播”一节谈到了传播效果的阻碍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传播者缺乏对环境的认识,他将其称为“无知”。“此外,无知意味着在传播过程的某个环节,缺乏来自社会其他部分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适当训练,搜集或散播消息的人会不断地曲解和忽视事实……”拉斯维尔不仅没有忽视传播环境,他的问题或许在于过分强调了传播环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反驳质疑4:

人们谈起宣传时,似乎经常认为它是一个不受时间、空间和人所限制的神奇的力量。《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专门抛弃了这个观点,这一抛弃具有充分理由。

拉斯维尔认为宣传家只能顺势利用受众已经接受的语言和观念,将特定的象征符号与人们所憎恨的和偏爱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才可能取得宣传的成功。

小甜甜点评:

任何模式都源于对复杂现象的抽象与简化。简单化、片面性是模式常常面临的批评,“5W”模式也不例外。在传播学学习中,“5W”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基本框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作为底层模式框架,在很多问题的观察和分析中,“5W”模式不会错,但是,缺乏针对性,更缺乏理论性,往往会陷入泛泛而谈的窘境。

参考文献:

海龙. 一篇存在争议的传播学奠基文献[J]. 国际新闻界, 2009(2):11-16.

考研最后冲刺推荐

6个锦囊助你做好考研最后冲刺

了解更多可戳公号主页“18必看”菜单栏哦!

搜索更多有关“拉斯韦尔五因素与施拉姆最大区别 替拉斯韦尔回应关于,5W的质疑”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