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自卑与超越的读书感悟和心得体会 自卑与超越:一本值得一生品读的书

人气:243 ℃/2024-04-07 01:46:06

01.本书作者五位一体图

践行之前所分享的《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中所提到的读书方法,现在我画出本次解读的书的五位一体图:



02.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

曾经在大学的时候看到室友的书架上放着一本《自卑与超越》,当时出于本能的好奇,我翻开了它,本想好好阅读一番,但是当时恰好是自己备考法硕的时间段,腾不出整块整块的时间来读,于是看了前面两张之后就搁下了。直到今年7月份,我和室友都已经工作了,我去他租住的地方和他相聚,这本书再一次进入了我的视野,于是我就像时隔几年前后两次见到同一个漂亮女孩一样,我决定不再错过这次机会,这次一定把它读完。

上班之余,我带着这本书到图书馆去阅读,当我再一次看到书中的文字,不禁懊悔不跌,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早点读完这本书,虽然不能说这本书就是一本地道的完全人生指南,但它对我们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以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会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应对方法,都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读这本书时,感觉就像有一个智者在和我对话,他告诉我,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让我忍不住拍案叫绝!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位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说到心理学,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他的那本《梦的解析》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成形。再稍微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同学会知道创立了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卡尔.荣格,现在有一套应用范围极广的测量个人职业兴趣倾向的心理测评工具MBTI便是由卡尔.荣格的内倾与外倾的理论发展而来。我们今天这本书的作者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和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阿德勒命途多舛,从小体弱多病,个子很小,驼背,还是个学渣。矮矬穷就占了两样。虽然家里经济条件还算不错,但是长辈们经常都拿他与长得又高又帅的哥哥做比较,他感到非常自卑。而且小阿德勒运气还很差,两次被车撞,5岁的时候还得了肺炎差点就告别人世。就是这样一个身体不好,运气不好,学习也不好的小朋友后来成功逆袭,成了班上的尖子生。因为小时候经常生病,他就立志当医生,考上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后来得到了全世界最出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赏识,跟着他学习了九年,成为了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是,他们两个之间并不一直都是相亲相爱的师徒关系。阿德勒是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人,他觉得弗洛伊德把什么都和性冲动联系在一起实在是太扯淡了,于是连发三篇论文批判昔日的老师,然后带着一些追随者自立门户,创立了个体心理学,终成一代大师。所以,阿德勒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激动人心的逆袭教材,这段经历也自然催生出了自己的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我们的生物本能所决定,而阿德勒则强调社会因素对于人们的影响,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并非被本能和过去所禁锢,我们完全可以重新定义过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的完善,获得想要的人生和幸福。阿德勒自己曾经说“将来也许没有人会想起我的名字,但没关系,因为阿德勒学派本身被遗忘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已经从一门学问变成了人们共同的感觉。”确实,他影响了之后的很多思想者,像是因全球畅销书《人性的弱点》和《美好的人生》而闻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就曾评价阿德勒是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而且在他的著作当中也体现了很多阿德勒的思想。再有,像是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当中也有许多内容与阿德勒的思想很接近。所以,在时间维度上离我们很远的阿德勒,他的思想其实非常超前,观点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学习之后用来指导现在的我们,依然受用。

03.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面对三大课题:职业、友谊和爱情

其实比起《自卑与超越》,我更赞同《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的翻译,因为本书全篇如果只是从“自卑与超越”这点来理解,会让人感到方向模糊,因为这两个词虽然读起来很有力量,但实际上并没有让人能够很好理解的内涵。而“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则比较全面地囊括了本书几乎全部的内容,当我们读到最后三章的时候,更会有一种醍醐灌顶或恍然大悟的感觉。

作者在前言中提到,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面临三大人生课题,分别是生存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爱情(婚姻)问题,一个人要收获完满的人生,必须在完美地解决这三大问题的基础上实现。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就需要我们热爱所生活的社会,积极地投入到与他人的合作之中,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使别人获得发展,进而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从这点来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我国传承数千年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身、达己、达人、大同”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正如阿德勒自己所说的“只要人们努力的方向是有益的,最终便会趋于统一”,即所谓“殊途同归”。

从三大课题出发,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作者在第一章中做了详细的阐述:人类生活在“意义”的范畴里,包括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认识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分子,要对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必然是能够为别人所分享且被别人认定为有效的东西。

那为什么是“生存、人际关系、爱情(婚姻)”这三大课题定义了生命的意义?

首先,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宇宙虽然浩瀚,但迄今为止,唯有地球才是人类共同的立足之地。为了能在地球上生息繁衍,我们就要积极地利用地球上的资源,而且要遵守地球上的一切规则,否则我们就要面临失败。基于此,对于人类自身,我们要树立一个整体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人类的一员,在开发地球资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重地球的承受能力,这便是我们面临的生存问题。

其次,既然我们都是人类中的一个成员,单个人的力量又非常弱小,人与人之间息息相关,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社会兴趣,重视与他人的合作。任何企图独善其身、割裂与他人联系的人,最终只会走向灭亡,这就形成我们生命的第二个问题——人际关系或合作问题。

最后,虽然人类数量众多,但性别只有两个——男和女。我们个体与人类的延续完全依赖于两性的合作,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爱情与婚姻,便受到这种现实约束。

综上,我们可知:首先,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种种限制性的规则,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呢?其次,我们应该在社会中谋求一个怎样的位置并以此为基础与他人进行合作?最后,人类由两种性别构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两性关系?于是,个体心理学把这三个问题归结为人生的三大课题:职业、友谊和爱情。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探讨都是围绕这三大课题展开的。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爱情和婚姻不如意,工作上不顺心,人际关系紧张&朋友很少,那么这个人会觉得活下去是件痛苦的事情。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爱情和婚姻融洽而甜蜜,工作上很有成就,人际关系和谐&身边有很多朋友,那么,他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即使遇到挫折,他也会坚信可以克服,并从中洞悉宝贵的机遇。

所以,生命的意义,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生三大问题的解决程度。

那么,

这三大问题我们该怎么应对?

书中有什么智慧性的电拨?

我们可以学以致用吗?

老规矩,请看下回分解啦!!!

作者:南晨阳,爱运动,爱阅读,爱写作,一诗一言一心境,一书一文一世界。

简书号:南晨阳

搜索更多有关“自卑与超越的读书感悟和心得体会 自卑与超越:一本值得一生品读的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