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南昌航空大学与南昌航空学院区別 南昌航空大学拥抱航空产业的蓝海

人气:274 ℃/2024-03-15 22:10:29

南昌航空大学首届“航空发动机班”开班仪式。

2018年9月,全国首个航空发动机学院第一届“航空发动机班”在南昌航空大学开班;11月,4架国产轻型民用直升机AC311飞抵南昌航空大学参加学校通航学院开班仪式;随后,第六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上,南昌航空大学无人机研究所自主研制的“H700无人机”荣膺本次大奖赛竞技赛旋翼类项目唯一一等奖。据了解,近三年该校本硕毕业生投身航空产业相关领域6000余人,占实际就业人数的40%;在我国航空国防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中,重大型号总师、厂所领导、特级专家、正高职称人员,该校校友占比超过10%——在世人瞩目的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过程中,至少1000名校友参与其中……

进入新时代,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航空产业,前景广阔;江西省委省政府更是明确提出,全力打造千亿元“航空梦”。面对航空产业的巨大蓝海市场,南昌航空大学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形式上凸显航空特色,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航空大学服务国家、省航空产业发展责无旁贷。行业高校就要对接行业需求,人才培养必须嵌入航空产业链。”全国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说。

作为我国早期建立的原国防科工委所属航空类高校之一,南昌航空大学也是江西省航空产业产教融合战略联盟牵头单位。学校航空特色课程体系完备,拥有飞行器设计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空中乘务、航空维修工程等航空类特色专业24个,占全校所有专业的39.3%,先后成立无人机研究所、航空发动机学院和通航学院。

近年来,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重点打造航空宇航制造、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与航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省级一流专业。学校新入职教师接受半年的航空企事业单位一线实践锻炼、专业课教师每三年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到航空企业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党政骨干不定期到航空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学校还通过开设航空航天概论课程并依托学校航模队的实践教学,对广大学生进行航空通识教育。部分专业学生还实行了校企“双导师制”,学生参与实际研发;将本科生“请”进实验室,培养其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

航空发动机学院学子刘卫昂坦言,作为本科生,经常跟随老师走进微小航空发动机重点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使他深刻领会到科技创新的魅力,而这些科研经历促使他在学习上越来越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航空锻压专业毕业的学子万敏,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其科研团队与洪都、成飞合作,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热处理专业毕业生吴宁已成长为航空工业洪都C919项目工艺负责人、热表处理专业副总冶金师。

学校通航学院院长,原空军特级飞行员、飞行研究所所长、总参陆航部飞行训练质量与安全督导专家组专家胡延春表示:“航空高校要着眼国家政策导向,追踪航空产业发展前沿。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培养好航空人才是凸显办学特色和优势、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学科科研服务航空产业是航空大学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学校承担50多家航空国防单位各类研制任务数百项,与省内外数十家航空骨干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专项申报、技术攻关、互派骨干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学校加强航空平台体系建设,航空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获财政专项经费1亿元;除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还新增江西省微小航空发动机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无人飞行器设计与试验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

与航空企事业单位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学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学校承担了C919大飞机相关技术攻关项目8 项,铝锂合金铬酸阳极氧化适应性研究、钛合金钣金件热成形工艺技术开发、机身花键类零件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铝锂合金中银元素检测及绿色环保槽液分析方法、钛合金渗透前酸洗工艺研究等项目研究的成果解决了相关制造技术难题,甚至填补了相关工艺的空白。学校与航空工业洪都在新高教、无人机等型号上开展了技术合作与技术开发。学校承担了“某型飞机导管小尺寸弯曲半径研究”“先进飞行器综合飞行控制技术研究”“新高教后边条盒段高强钢结构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新高教PFMEA技术研究”“某型无人机研制”等项目,深受企业好评。

学校加强航空产业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立了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与管理创新软科学基地、军民融合与航空发展研究院,参与地方航空产业相关的工作,主动承担相关调研项目,参与相关发展规划制定,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学校党委书记郭杰忠亲自担纲这两个智库平台的负责人,他认为:“学校紧密跟踪国家、省航空产业发展和军民融合最新前沿动态,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并在服务中求得成长,既是发挥高校自身优势破解国家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迫切需要。”

近一个时期以来,智库平台围绕江西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撰写了《关于推动瑶湖机场实现军民合用的几点建议》《金融支持江西航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江西教育为航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全力助推江西航空产业腾飞的构想》等研究报告,从科技引领、人才保障、产业配套、平台打造等方面为地方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有学理支撑和可操作性强的实现路径和具体举措,充分展现了昌航智慧。学校在军民融合、航空法规、航空产业、航空文化与教育等方面,形成了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究方向,解决了地方航空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向巧院士和郭杰忠作为双主持人承担了2018江西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江西如何加快航空产业发展》,向巧院士还作为特邀嘉宾在江西省首届智库峰会主论坛代表课题组作了主旨发言,赢得与会代表和省领导的高度认可。

搜索更多有关“南昌航空大学与南昌航空学院区別 南昌航空大学拥抱航空产业的蓝海”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