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武夷山游山玩水看风景三日游结束:趣游山水,武夷山漂流看摄狼万千韵

人气:412 ℃/2024-01-11 02:30:45

清代文学家袁枚《游武夷山记》开篇云:“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然游山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如此说来,水中看山,无疑是游武夷山的最佳选择了。

陆地上行走,即使是在葱茏如碧的林间,也免不了大汗淋漓,劳顿不堪。

仰望崖顶凌空而下的细流如姑娘脖颈上轻系的雪白纱巾轻舞;遥看比肩的数峰如长屏遮蔽、铁障卫护般巍然傲立;注目于壁立万仞如利刃直削的晒布崖,翘翘的亭角如鹰隼展翼,平添几分俏丽;凝视孤峙独立如美女翘首的玉女峰,浮想联翩,不知值得如此千年深情守望的人今何在?这样闲适的状况当然是在气喘吁吁略作停顿后的观景所得。面对直度70度、并行仅容两人的山路,不上不甘心,要上去真恨不得手脚并用,天游峰的“洞天福地”等着游人观赏呢!有好事的游客放开喉咙高呼,给自己登山增添勇气,引得蜂拥的山路陡然活泼了不少。陆行则劳,确是如此。

一夜雨声,滴滴答答打在窗棂,零乱忐忑了游客的心,不知道有多少游客是怀着一颗祈求上苍赐爱的心情入睡的。导游说,祈祷再勿下大雨了吧,涨水,安全系数小了,就不开漂了。漂流不了,水中看山的幻想就成了泡影。

起个大早,雨,竟然停了,大家不胜欣喜。爱开玩笑的某师嬉皮笑脸道:“张天师昨晚给玉皇大帝打过电话了,今天当然得按我们的意愿安排天气状况。” 众人心领神会,都嘻嘻嘻笑了。“他们本来就同姓嘛!说不定还同宗呢!”张校长一旁也呵呵呵笑,毕竟,天缘好,遂人愿,谁不开心!

果真是一路好景致!漂起棹落,欲识个中奇崛处;云蒸雾绕,敢问何处妙曲清?

最难得遇上一对好艄公,前头站的是粗短身材、其貌不扬的壮年老把手,风趣幽默,恨不得把武夷山的所有奇闻异事兜售无遗;后头站一年轻帅气的小伙,略带稚气,不苟言笑,撑一支长篙,稳稳把住筏尾。

我们坐上的是两个竹排绑紧在一块的“漂”,五把竹椅,坐上去稳稳当当的。水流不急,缓缓的,对于我们这些不识水性的旱鸭子来说,恰到好处。

系好简易救生衣,穿上简易雨衣,套上防水鞋套,一老一少两艄公长篙一点,竹筏就稳稳地离开九曲溪岸。说是“溪”,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它更应该是河,水面宽广,视野开阔,一字排开的竹筏,一个接一个地拉开了长长的架势。在九寨沟,只要有水洼的地方,就被命名为“海”,对水洼冠以“海”的美称,透露出的是当地人们对大海的向往。而武夷山,将宽阔如斯的河命名为“溪”,是否也表达出内心的一种谦逊呢?抑或是对其清波荡漾的喜爱而至以亲昵的“溪”来称谓呢?

溪旁有芊芊的草,但更多的是峭岩陡壁,飞瀑流辉。雨后观景,曼妙难言。极目望去,武夷山的丹霞风貌在浓雾缭绕中若隐若现,每一座山,每一眼细流,每一块岩石都是造化钟爱的神秀。碧水、云山、绿树、山岚、涧雾、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峭壁巚处古老的悬棺,无处不是极美的水墨画,点染得恰到好处。竹篙划过漾起的浅浅水纹,提示着我们在溪中徐徐前行;溪流浅处有石块突兀,浪花冲击发出哗哗哗的清音,静静地洗刷鬓边残留的乱耳之声。

年长的艄公一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口溜出的俏皮话总能让我们忍俊不禁。在竹筏上,艄公便充当了漂流的临时导游。他或许并不清楚朱熹的生平事迹,更并不了解其著述等身及在文学史、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但是,艄公传承丰富了武夷山人代代口传的奇闻轶事,绘声绘色,言简意赅,逗人一乐。

艄公气质粗武,未经高等教育开化,于是,经他口自然而然蹦出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竟也觉得自然顺畅,浑然天生,不由感叹诗歌本就是来自最真实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土壤,由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生生不息于这块土地。

只有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作品,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作品。当然,艄公最可贵之处,就是其信手拈来便可挥洒自如的草根山水文化,将谐音、俳偶、歇后语、熟语俗语、顺口溜、绕口令、笑话、歌词、脑筋急转弯、设问反问、譬喻比拟、英汉混杂等多种元素不留痕迹地交错在一起,使得即使对文字研究略有兴趣的所谓文化人也不时颔首赞叹。这或许并非他个人的独创,但是,武夷山让文化程度参差不一的艄公承担了让水中看山感受人文的游客熏染武夷文化的重任,他们却以他们特有的解读快乐了漂客们漂流的全程,可谓融枯燥的解说于无限的趣味之中。这是武夷山的高明之处,让山水熏陶了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又让热爱这一方土地的人们传承和丰富了武夷文化。

最有趣的是同竹筏中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像个黄鹂鸟似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老艄公童心大发,竟指着乌纱帽岩对女孩说:“小朋友,看那,像汉堡包吗?”小女孩立刻兴奋着要吃“汉堡包”,“吃饱了干嘛啊?”“吃饱了看风景呗!你吃饱了干啥?”“我吃饱了撑着呗!”对话简短,笑意盎然。看到溪边端着照相机的人,小女孩又发问了:“艄公艄公,那是干嘛的哦?”“那是‘摄’狼。漂流的叫漂客,摄像的就是摄狼嘛!”引来一阵大笑,结果上岸之后,所有人都发现,自己取到的照片看起来真是乐开怀啊!

当然咯,泰坦尼克号,悉尼歌剧院,婀娜多情的玉女,峭崖陡壁上的悬棺,都有老艄公自己的趣味解读。当镌刻在岩面上的“镜臺”这巨大的二字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艄公要考我们读音了。这当然难不倒我们。艄公意味深长地说:“现在的学生不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竟连最基本的繁体字知识都没有。有一次我带了某著名高校几个学生,开玩笑让他们认这两字,竟认成‘一镜’‘镜一’……”竹筏上的我们都在那瞬间陷入了沉思。的确,崖壁上刻着的那些书法,是各个不同时代名人的手迹,当我们聚在那里指指点点猜测是些什么字的时候,我想,连翠竹青山古树苍穹都在耻笑我们。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朱熹的《九曲棹歌》,让武夷山名扬天下,它不只是文人骚客们笔下的武夷山九曲墨宝,更是传颂于百姓之心百姓之口的九曲棹歌。于是,我也猛然灵光迸发,欲逞一小小文字,以抒性灵。

“重岩叠巚拂天际,浅吟低唱九曲溪。筏行水色山光处,沐魄浴魂寸心知。”
搜索更多有关“武夷山游山玩水看风景三日游结束:趣游山水,武夷山漂流看摄狼万千韵”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