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摘抄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人气:112 ℃/2023-11-03 06:36:25

地坛,你别以为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史铁生

北京地坛,倘若有机会,我一定要在一个有点萧瑟的秋风扫落叶的早晨,捧着史铁生写的书,坐在他曾无数次垂目的长椅上,像他书中某个人物一样的深情诵读他的文,读着读着不知老之将至,我的诗意人生这才算圆满罢。

一、我愿意守候你未知的归期,纵然是一生的时间。

【片段】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自己的孩子不在家的那些漫长的时间,试问一个思子心切的母亲都是怎么熬过来的,坐卧难宁?彻夜难眠?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想象作为母亲是有着无限的担忧和恐惧。孩子归家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在那时也难以实现。是啊,这只是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难道你真的忍心让你的母亲注定成为这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吗?倘若你的死是为信仰,为国家,为民族,为正义,比如,像肖邦一样为了波兰的独立而死,你的母亲会为你骄傲!可惜不是,你不是!快点回到母亲的身边吧。我在心里默默的盼啊盼啊。可惜……当你悔悟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当你回到她身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她走了,你们阴阳相隔……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的。而她丝毫没有抱怨。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她用宽恕、顺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

作者在《秋天的怀念》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生。

“母亲啊,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替儿子担忧?”

二、是生,抑或是死,从来都不由自己决定

【片段】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还没有经历过很多坎坷的我,体会不到作者此时的情感。对于我来说,似乎那些离我还挺遥远。但作者的亲身经历与体会,不难让我读出一些蕴含的道理:体肉肤发,受之于父母。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决不能轻易地就想了结自己的生命,生命多么可贵啊,这一生也只此一次。你现在所厌恶的今天,便是无数昨日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拥有的生命,是所有不舍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想一千次想一万次也盼不来的。从小到大,一个生命倾注了多少人的心血,尊重生命,是对这无数关爱的尊重。我们的身上父母花了多少心血与精力,我们的身上带着老师殷殷的希望啊。作家,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我想是的吧,史铁生,就是这样的,有多少人因为他那充满激情和蓬勃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所激励,重新踏上了人生的征途。因此,走上一条心的人生之路。开启了新的希望。在地坛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地方,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他感悟到自己的心里与这荒国产生了神秘契合。在他眼前,昆虫、草木、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它们是那样卑微弱小,但仍勇敢顽强地活着,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生存法则活着,全无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这样的观察使史铁生达到了物我合一的从容。最终他悟道:生死有命,应当顺应自然。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好好活着,过好每一天,活出不一样的色彩。

三、只要征服,心中最高的峰顶,便可眺望最美的风景

【片段】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青春是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 情。而史铁生却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 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 无限生机的古园里,史铁生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他同自然对话,他同自己对话, 倾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最终参悟了命运的玄机,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 次突围,而这次突围的过程,竟长达十五年。当失魂落魄的史铁生进入地坛时,他看到的是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一段段坍圯的高墙,散落了的玉砌雕栏,萋萋的野草荒藤。这是一个在光阴的流逝中青春不再的古园,荒凉萧瑟,又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因此更沉寂更沧桑,这一切同他灰暗的情绪形成了契合,使他产生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地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的心理。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巨大的劫难,他只想逃开这个喧嚣的世界,而地坛的宁静与沧桑,也使得他能看到时间流逝的痕迹,梳理自己纷乱的思绪,窥看自己的心魂,叩问命运的玄机。 感恩命运,所有他带来的不幸,都是我们踏上成功旅途的前一步。

四、笑红尘 醉生梦一场春夏

【片段】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同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带着这种心胸在去观察,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都贯注着“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似的信念。

史铁生从地坛这个地方,感悟了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安排。地坛不仅仅是一个荒芜的院子,更是他精神的寄托。作者遭到了命运巨大的打击,在那可怕的境遇中,经历了狂躁怨恨、悲观沉沦、痛苦反省后,在地坛——大地母亲宁静温暖的怀抱里,通过深沉的哲学思考,参透了生命的真滴,车务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从而是自己人生观升华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晶莹澄澈的新境界。

我想它的母亲在遥远的那一边,一定感到欣慰了吧。

抬头看星辰,是否有一颗星星在笑?

搜索更多有关“我与地坛读书笔记摘抄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