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西安市曲江池简介: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西安曲江池

人气:360 ℃/2024-01-20 11:21:13

凡是在西安的人,相信都去过一个5A级景点曲江池。诚然,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西安好玩的地方多了。如回民街的小吃、不夜城的灯火,然而,真正让人百游不厌的景点,唯有曲江池。

曲江池位于西安城南,有两千多年历史了。秦代时此池名为隑洲,在此建宜春宫。到了汉代,又开渠引水,逐渐形成水波浩渺,池岸曲折之景象,因其形如广陵之江,取名曲江。这也是今日曲江一词的来历。

到了隋唐时期,曲江池进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被大规模扩建,开辟成皇家御苑,成帝王及其贵族们宴乐之地。不过,平民百姓们也会来此游玩,踏青拾翠,赏花看柳。于是每到春来,这里总会成为少男少女、文人墨客******之地。

而科举高中的进士们,可以享受到皇帝的杏园赐宴,雁塔题名、曲江流饮也成为文人们最大的荣耀。

经过几千年的人世沧桑,朝代更替,曲江池后来逐渐荒废,池水渐枯,甚至被垦作农田。前些年经过重修,又成为一处绝世美景,来西安游玩必去的名胜。

曲江池不同于别的景点,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管是春夏秋冬,来这里,都可欣赏到不同的景致。

每到春天,万物复苏,池畔的垂柳换上了新绿,两岸春草萋萋,一碧万里。道旁的各色花儿都开了,花瓣儿随东风四处飘飞。孩子儿在草地上开心地奔跑着,满天的纸鸢伴着莺莺燕燕直冲云天。

身着艳丽衣裙和汉服的女孩子,三三两两,沿池畔而行,笑语盈盈,人面桃花相映成趣。

而河心里,画舫游艇,荡漾于绿波间。

夏季暑气逼人,来到曲江池畔,则是另一番景象,池边上浅水处,一片片的莲叶望不到尽头,红的白的花儿尽数开放,伴着绿叶,芳芬淡淡,沁人心脾。立于池畔,触景生情,顿觉浑身上下,清凉无汗。

秋冬季节,池畔草木枯萎,满目萧条,楼台亭榭依旧,只是游人稀少。立于池畔,可以看到野鸭儿不畏严寒,游弋于冰水中。入夜,四处的高楼上亮起了五彩的灯光,映入池面,分外好看。

坐于池畔山石上,对着寒潭灯影,思古今兴亡,人世变迁。晚风吹过耳边,只见湖波微荡,灯影轻摇,犹如身在西子湖畔。

在曲江东南侧,有一处名为寒窑,据说是唐朝时王宝钏守节之处。如今仅剩土窑一口,窑前小桥流水,每到春来,开满黄灿灿的野花。窑后山石上大书“地老天荒”、“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等字样。只是不知人们是否还记得当年那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在去池不远处,开了一家曲江书城,里面装修别致。游累了,可以去书城略作休息,沉醉于书香里,可消却一身疲劳,满心烦恼。

文末附上本人新作《曲江池记》,希望大家喜欢:

长安城南有曲江池者,古之名胜也。秦名隑洲,于旁建宜春宫;汉开渠引水,因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始名“曲江,”此曲江得名之故;至唐,扩建,水域千亩,楼阁相望,成帝王宴游之所,亦为百姓踏青赏春之佳处。每到寒食后,清明前,文人墨客、深闺仕女,纷至沓来。花柳夹道,脂粉飘香。杜工部亦有“春日潜行曲江曲”之佳句。士子中科举中高者,必得杏林赐宴,雁塔题名。

然浮云流水,转瞬千载,人世几度兴亡,昔日之皇家池苑,冶游胜地,竟已荒废,垦为农田,睹此颇有沧海桑田之叹,黍离之悲。幸遇盛世,大加修葺,遂复盛唐之貌。

观今日之曲江,春秋皆有可赏之景,可玩之物。昼夜皆存旖旎之姿,空灵之美。

暮春三月,水光潋滟,杨柳如丝,堤畔芳草,一碧千里。道旁桃杏,落英如雪。亭榭与画舫相映,莺燕与纸鸢齐飞。东风香软,吹面不寒。细雨轻柔,沾衣欲湿。少年情侣、半老伉俪、莘莘学子、盛妆邻娃,皆相约而来。佳人笑语盈耳,墨客新词频出,意趣无穷。

流火七月,酷热难当。来池畔,唯见莲叶田田,菡萏满池,怡红快绿,芬芳沁人,遍体清凉无汗。

秋冬黄昏,池畔闲步。落木萧萧,岸草枯萎。游人稀少,楼台空旷。唯有一池寒水,数只野鸭。入夜,远处高楼华灯璀璨,映入池中,更显明艳。独坐于池畔,朔风过耳,水波无声,唯见灯影浮动,月楼相依。

池南有寒窑者,相传为唐时王宝钏故居,其迹已不可考,唯有土窑一口,窑前小桥流水,花影扶疏。

去池不远,有书城,藏书万卷。每畅游毕,倦怠,登楼开卷而读,墨香淡淡,灯影微微,几可消愁忘忧,浑然入梦。

搜索更多有关“西安市曲江池简介: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西安曲江池”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