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南社明清古村文案:祠堂弄里飘书香古村新年焕新姿

人气:107 ℃/2024-03-25 14:39:04

■黄埔村内保留着大量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和祠堂,不少游人与市民来此游览观光。

■如今,祠堂经过改造,成为了书堂、工作室等场所,让古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

■主山冯公祠建于清代,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被租借后摇身一变成为书院。

■学生在祠堂改建的书屋内写作业。

探访南粤名村名镇

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祠堂弄里飘书香 古村新年焕新姿

提起黄埔村,或许大家尚有些陌生,但一说到黄埔古港,很多人都听过。虽名“黄埔”,但黄埔村不在黄埔区,最早也并不叫黄埔村。黄埔村原本名为“凤浦”,据说清代的时候这里停靠了许多外国商船,外国人发音不准,经常把“凤浦”说成“黄埔”,久而久之,原来的“凤浦”村变成了“黄埔”村。

百年前,黄埔村中船舶穿梭,商贸繁荣,是海舶所集之地;百年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不再,但无处不在的历史痕迹依旧时刻诉说着那段辉煌岁月,村民们还保留着诸多传统习俗。如今,黄埔村不仅依托黄埔古港景区积极发展旅游业,同时也在努力探索如何活化历史资源、优化旅游线路,并提出新目标——打造具有海洋贸易文化的古村。

粤剧名伶唱大戏 村民齐贺北帝诞

踩着石板路,从黄埔村牌坊向里走250米,便是黄埔村的标志性建筑——北帝庙。黄埔村北帝庙又称玉虚宫,始建于北宋年间,坐落于村内最高点小山岗上,清代以来经历多次重修,由主体建筑偏殿、广场、风水林组成。几百年来,这里仍然香火兴盛,保持着昔日古朴、庄重的风貌。

“北帝庙供奉了三座神像保佑全村平安,大年初一的零点都会有人来抢上头炷香,之后我们就会派斋饭给大家吃。”冯家驳是土生土长的黄埔村人,也是村里颇有威望的老乡贤之一。他告诉记者,北帝庙在黄埔村人心目中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因此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北帝庙民主管理小组”,专门负责北帝庙日常大小事务,每天都会安排专门的村民负责开关门和打扫卫生。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黄埔村会举办隆重的北帝诞,上匾、舞龙、唱大戏、吃太公饭。经过岁月的演变,北帝诞已经不仅是敬贺神的诞日,还是村内各族人共聚一堂的庙会。“上匾是指从41岁开始,年龄是1结尾的村中成年男子聚在一起过生日,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牌匾上,挂在庙内。”冯家驳介绍道,此举有与北帝“同日生”和福寿延绵的寓意,也寄托着祝寿和祈福的美好愿景。

唱大戏更是热闹非凡。在过去,从三月初一开始,村民们就会开始搭棚唱大戏,唱足三晚四日。在这期间,锣鼓喧天,笛声悠扬,从四面八方来的船停泊在北帝庙前的埠头,不少村民都邀上亲朋好友来趁“北帝诞”。当时,黄埔村邀请来唱戏的都是如雷贯耳的粤剧名伶:廖侠怀、红线女、马师曾……冯家驳说:“有的人来这里唱了大戏回去就爆红,所以到后面都是争着来唱。”

活化祠堂文化 文物祠堂变小书院

走在黄埔村,毫不夸张地说,每走两步就能看到一个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多数都是宗族祠堂。根据统计,黄埔村现存祠堂15座,包括罗氏宗祠、云隐冯公祠、宣义冯公祠、化隆冯公祠、主山冯公祠等;现存家塾6座,为端生家塾、左垣家塾、翘轩家塾、容川公家塾、东阳公家塾、希素家塾;此外还有21座祠堂已损坏。在村域面积2.5平方千米的黄埔村,祠堂的分布密度可想而知。

出于历史和人文的种种原因,部分祠堂和家塾已经不再具备最初的使用属性,渐渐被遗忘和荒废。10年前,黄埔村各姓氏宗族作出决定:除保持自家祭祀公用祠堂,将一些空置祠堂租借与文化、教育、展览机构和企业进行活化使用。冯家驳告诉记者,村民对这一决定都很支持,“租金是宗族的集体收入,我们只租借给用于文化用途的机构,他们在改造时都需要报批,也会有人定期巡查,所以不担心祠堂会被破坏。”

莫先生算是饮到“头啖汤”的人,租下有过百年历史的翘轩家塾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公司。“我的公司设在这里八九年了,最开始租来的时候,整个祠堂就是一个废墟。”莫先生说,“我本身做设计这行,对这些老建筑很有感情和感觉。”莫先生在改造时费了心思,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外形和格局,让老建筑在活化的同时保持古色古香的韵味。

主山冯公祠位于黄埔村逢源居9号,建于清代,于2002年被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主山冯公祠被租借后摇身一变成为书院。书院的罗老师向记者介绍,书院去年落成,主要用于举办慈善性质的讲座沙龙。“这里会定期邀请外面的老师,主题是关于国学和中医养生保健,听课是免费的,愿意来学习的都可以参加。”

来黄埔村旅游 不止有黄埔古港

“之前由于疫情影响,北帝诞、祠堂文化节、龙舟文化节等活动都停摆,预计2023年会重新启动,相信能更好地发扬黄埔村的人文历史文化。”广州黄埔古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晓东向记者介绍,许多游客一到黄埔村就直奔黄埔古港,但更多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集中在黄埔村,游客无法分流,无形中影响了黄埔村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黄埔村有16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诞生了冯肇宪、梁诚等诸多历史名人,我们要包装好人文历史,再配合黄埔村的传统习俗去把节日活动做起来。”她说。

同时,由于开发时间早,黄埔村的旅游配套资源尚有欠缺。为了更好地打造古村古港旅游,黄埔村在环境提升和设施配套方面也作出了规划。“2022年,我们在南社区进行环境品质提升改造工程,新建了8个口袋公园,居民的反响都不错,也是为了打造3A旅游线路。”黄埔村党支部书记郭耀辉表示,“我们向政府申请了专项贷款,接下来会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大环境整改,包括道路、交通、景观建设等等。”

要保留传统,也要创新。除了活化本村历史资源,黄埔村也将目光瞄向新兴文化产业。在黄埔村的南社区,有一片占地2.3万平方米的旧厂房建设用地将被改造成南广场,成为古村古港旅游的前置客厅,预计会有一个羊城博物馆,配备停车场、公交车站和博物馆客服中心等。“我们还准备引进文旅企业,既要发展文化产业,又要建设古村旅游配套,目标是打造具有海洋贸易文化的古村。”郭耀辉说。

■总策划:冯树盛

■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小奋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摄影:新快报记者 林里

搜索更多有关“南社明清古村文案:祠堂弄里飘书香古村新年焕新姿”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