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中耳炎要怎么保护耳朵?预防中耳炎要从幼年开始

人气:497 ℃/2024-04-19 14:36:46

中耳炎是儿童中最流行的疾病之一。三岁以下的宝宝最易感染中耳炎。这和小宝宝的咽鼓管的长度和形状比较特殊有关。相比于成人,小宝宝的咽鼓管更短、更宽,与咽部连接的角度更平坦,这样一来,细菌和病毒更易从鼻咽部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由于,比较小的孩子生病了不会用语言表达,许多疾病也往往耽误了治疗时间。如果宝宝有以下症状,就要引起注意,宝宝很有可能是感染了中耳炎:

1、不断地抓挠耳朵,头不停地蹭枕头;

2、躁动不安、爱哭,总是摇头,睡眠不佳;

3、无原因的发热,且连续3天体温达到37.8℃-40℃;

4、耳朵有黄色分泌物流出;

5、对声音的反应变差,注意力下降。

此外,可以分别测量双侧耳温,如果相差0.5℃以上,应该考虑温度偏高侧出现中耳炎,温度高的一侧往往就是感染侧。

儿童最常见的中耳炎主要分为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小宝宝们的中耳炎7成以上是由感冒引发,轻的影响听力,重的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只要在中耳炎急性期经规范治疗,多数是可痊愈的。一旦“拖”成慢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很可能损伤听力。

急性中耳炎:主要症状为突发耳痛,小宝宝会用力拉扯耳朵,可伴有耳流液、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化脓性中耳炎可出现鼓膜穿孔。轻度急性中耳炎时,可以先观察48-72小时,同时给予镇痛、退热等对症治疗;如果48-72小时后效果不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没有鼓膜穿孔的急性中耳炎,任何滴耳剂都不会有治疗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原则是清除中耳积液,即去除引起咽鼓管堵塞的因素。感冒引起的咽鼓管堵塞,控制感冒引起的鼻塞等症状;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咽鼓管堵塞,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鼻用激素喷剂等。

对于小儿中耳炎的预防大于治疗

避免躺着喂奶:平躺着喂奶,很容易造成部分奶液流入咽鼓管,进而就会引发中耳炎。不论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还是配方奶喂养的,都要尽量避免躺着喂奶。如果不得不躺着喂,可以将宝宝的头部抬起来,使之高于胃的水平。

溢奶或吐奶后记得检查耳部:宝宝溢奶或是吐奶后,奶水容易顺着面部流进耳朵,妈妈不能仅仅擦干净宝宝的嘴周,还应检查宝宝的耳朵有没有液体流入,若有的话一定要及时清理。

不要长时间让宝宝躺着哭:宝宝平躺着哭时,眼泪和鼻涕很容易堵在鼻腔和嘴巴,流到耳廓里,滋生细菌,导致耳朵发炎。

洗头洗澡时做好防护:为避免污水流入耳道,在给宝宝洗澡、洗头时,家长应该用手堵住宝宝外耳道口。

预防感冒:至少有70%的中耳炎继发于感冒之后。这是因为感冒使宝宝的免疫力下降,预防细菌的能力减弱,细菌就容易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要防中耳炎,先防感冒。

不用力擤鼻涕:不要让宝宝大力、使劲地擤鼻涕。这种做法很容易让鼻咽部的病原体和分泌物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按住宝宝一边鼻孔,让宝宝稍稍用力捏出另一边的鼻涕,重复前两步。

杜绝二手烟:吸入二手烟的宝宝更容易得中耳炎!实在戒不了,最起码也得做到不在家里抽烟,抽完后洗干净手,换件衣服再跟娃玩,再勤快点,要是能洗个澡就更好了。

护耳应从幼年开始,很多人的中耳炎是在幼年种下的病根,不但影响听力,严重的更会影响脑神经,甚至引起致命的并发症。建议,如果孩子反复感冒发烧,最好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中耳炎,一旦确诊,需及早治疗。

搜索更多有关“中耳炎要怎么保护耳朵?预防中耳炎要从幼年开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