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重阳节的演变史:重阳节上古年间便有普及于汉朝

人气:495 ℃/2024-05-09 21:17:03

今天重阳节,也是我国法定的第13个老年节。重阳节,是我国传承非常久远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古代重阳节的地位可以比肩中秋节的存在。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开始有重阳节的呢?

重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年间。传说九月初九是上古大神元帝得道之日,而重阳之名得自《易经》中的“阳爻为九”。“九”为极阳之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万象更新。

最早将重阳节与祭祀挂钩的文献是《吕氏春秋》。在先秦年间,古人在九月丰收之后,会举行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不过先秦时期的重阳节,只在贵族阶层流行。祭祖之后,贵族们会举行大型饮宴活动,算是上层圈子沟通感情的一个活动。

重阳节流传到民间是在西汉,据说是被吕雉弄成人彘的戚夫人的婢女,出宫后嫁人后,将宫中过的重阳节带回了家里。汉代作品《西京杂记》中收录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此时的重阳节更像是庆丰收的一次宴饮,重阳登高的传统也源自于此。

魏晋南北朝时期,重阳节因为其独特的日子,倍受文人墨客吟咏。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重阳节开始与菊花挂钩,重阳节开始有了赏菊,登高、宴饮的习俗。

唐朝时期,重阳节地位上升,正式被列为法定节日。也是从唐朝开始,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极大地丰富了重阳节的活动,

两宋时期,对于有钱有闲的宋人,是节就不能错过。重阳节变得更加热闹了,《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明清时期,延续了前人的习俗,也更为器重这种祭祀祖先的节日。重阳日,皇帝要亲自登万岁山登高揽胜,以畅秋志。

可以看出从有重阳记载的先秦时期到明清,重阳节就是祭祖的日子,不过其力度绝对赶不上清明。更多的是一种丰收祭,丰收后人们对上天和祖先的一种感激。

重阳节成为老人节,是在1989年,我国政府定下的节日。将传统的习俗与现代的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佳节。在这个节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的意义变得更加丰富,其主题也由丰收祭祀转为尊老、敬老与中国传统孝道相融合,同时也延续了饮宴祈寿的习俗,成为了如今重阳节活动的主题。

搜索更多有关“重阳节的演变史:重阳节上古年间便有普及于汉朝”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