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心理学一个人撒谎会有什么表现?心理学家通过这三种方式

人气:371 ℃/2024-04-07 19:23:2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人际交往关系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在如今的社会当中,人际交往的背后早已不是单纯的人情往来,而是成为了利益往来。

但无论人际交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人们都害怕会被他人欺骗。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掌握一些辨别他人是否在说谎的技巧。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说谎的人通常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潜意识

潜意识在生活当中还有许多别称,例如直觉、第六感等等,

潜意识不会被人们轻易地察觉,但却会深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最早提出潜意识这个概念的学者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他用潜意识来描述那些并没有到达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根据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观点和理论我们都知道,潜意识实际上代表的是人类最本能的欲望,

那些被道德、法律等外界因素所局限的本能。

还有一些是与思想冲动相关联的想法和经历,

这些本能和欲望不断地受到压力,人们主观地拒绝它们进入自己的意识。

但是潜意识很难能够被人们直接观察,但是却也有许多表达方式。

例如梦境、口误、笔误等等,人们在无意识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正是潜意识的体现。

很多人在说谎的时候会给自己找口误或是笔误的理由,

正因如此这些表达他们内心真实想法的行为,反而成为了掩盖他们说谎的挡箭牌。

但是心理学家却认为,这些口误或是笔误恰恰表达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意图。

因此那些他人不经意间说出口的“口误”还有可能才是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

微表情

微表情学是心理学当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被广泛的运用于犯罪心理学当中。

犯罪心理学家会通过嫌疑人的微表情,来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

经过微表情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微表情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的准确率能够高达50%。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说谎的时候内心会产生焦虑不安感,

因此会下意识地寻找一个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而被别人识破所以会尽量地缩小动作的幅度,例如频繁地眨眼、鼻孔的翕动、咬嘴唇等等。

还有些学者认为微表情学缺乏准确性,

微表情学主要依托人们的面部表情或是肢体语言作为基础,因此很容易被虚假的表情所迷惑。

但是大多数心理学家依旧认为,个体在说谎时候所呈现出的特征是具有普遍性的,

只是针对不同的个体,人们所呈现出的表达方式或是引发的情绪是不同的,

因此,以微表情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

需要个体对他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以倒叙的陈述方式陈述事实

英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阿尔特·弗瑞曾经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复合理论,

并且利用该理论检测人们是否在说谎。

认知复合理论指出,人类的大脑虽然具有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

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人们的思考能力是具有局限性的,

在某一特定的时间进行大量信息的接收和思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因此,大多数人会受到认知资源的限制,

无法进行同一时间思考两件事情,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一心不能二用。

因此,想要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可以含蓄的要求对方已倒叙的方式来叙述事实,

如果他能够流利的倒叙这件事情,那么足以证明对方说的是实话。

但若是对方在倒叙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逻辑混乱、事实不符、语言不清等情况,

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对方就是在说谎,因为这件事情并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在生活当中,每十分钟就会撒三个谎,

有些谎言是善意的谎言,能够平复人们内心的负面情绪,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稳步前进。

但有一些却是恶意的谎言,为的是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不惜诓骗他人,伤害他人的利益。

综上所述,想要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实际上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进行。

有些时候,越是口误说出来的话,越能够表达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而对方脸上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也能够直接表达出对方真实的内心状态。

最后可以变换谈话的方式,也能够判断出对方是否在说实话。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后海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搜索更多有关“心理学一个人撒谎会有什么表现?心理学家通过这三种方式”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