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乾陵陪葬的17座陵墓主人,解读唐代帝陵的陪葬墓制度

人气:169 ℃/2024-02-29 10:24:14

旭哥曾去过乾陵,门票一百块钱,着实有点心疼,但卖票的小姐姐告诉旭哥,这一百块钱的门票是通票,除了乾陵,还包含山脚下的三座大墓,这样算下来,参观一座陵墓才25块钱,竟然让人无言以对。

山脚下的三座大墓,就是乾陵的三座陪葬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以及章怀太子墓,除此之外,还有十四座陪葬墓集中分布在乾陵东南方向的陪葬墓区。

乾陵的十七座陪葬墓分别是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章怀太子李贤墓、泽王李上金墓、许王李素节墓、彬王李守礼墓、义阳公主墓、新都公主墓、安兴公主墓、永泰公主墓、王及善墓、薛元超墓、杨再思墓、刘审礼墓、豆卢钦望墓、刘仁轨墓、李谨行墓、高侃墓。

由此可以看出,乾陵的陪葬墓分为李姓皇族的九座陪葬墓和功勋大臣的八座陪葬墓,而且是皇族墓和功勋墓并重的局面。

从1960年开始,到1971年,考古部门先后挖掘了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中书令薛元超墓、燕国公李谨行墓,出土文物超过4000件,珍贵壁画100多幅,对研究唐代帝王陵的陪葬墓制度提供了珍贵资料。

本文是旭哥关于乾陵的第二篇文章,但仅以乾陵的陪葬墓为引子,来解读唐代帝王陵的陪葬墓制度。

乾陵陪葬墓分布图


帝王陵陪葬墓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旭哥认为,帝王陵陪葬墓制度想要向世人表达的是两层含义:

其一,整个帝王陵兆域表达的是统治者意欲营建的另一个天下,跟帝王生前的天下完全一致,王公大臣死后陪葬帝王陵便是生前君臣关系的镜像,这和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密切相关。

其二,陪葬墓制度是帝王给予皇室人物和功勋大臣的特殊优遇和荣誉,也是用以笼络人心,巩固政权的一种手段。

由此看来,帝王陵的陪葬墓制度并不起源于唐代,而是伴随着封建帝制时代的建立,随之而产生

根据考古发现,殷墟西北冈王陵区内发现的中小型墓葬,有可能为历史上最早的王陵陪葬墓,但这仅是一种弱小的观点,并不是史学界的共识。

真正的帝王陵陪葬墓实际上始于秦始皇陵,在上焦村发掘的八座高等级甲字形大墓,被确认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墓,墓主人为公子高等皇室成员;而陪葬墓作为一种帝王陵丧葬制度被确立起来,是从汉高祖刘邦长陵开始的。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之君,出身低微,对于恢复六国贵族的旧制度没有基础,也不感兴趣,而处于决策核心的萧何、曹参等均为秦时官吏,对秦制十分熟悉,因此“汉承秦制”也必然体现在帝陵的规划设计上。

帝陵的陪葬墓便是继承自秦始皇陵,但刘邦对长陵陪葬墓的位置分布、陪葬墓等级等,都有清晰的规划和界定,显然是将秦始皇陵设置陪葬墓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制度化。

长陵和陪葬墓区分布图

刘邦长陵的陪葬墓在制度上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陪葬墓规律有序的分布于帝陵的东面,目前已探明的63座陪葬墓都分布于帝陵东司马道的两侧,南北成排,东西成列。

为什么陪葬墓会设置在帝陵的东面呢?

根据古代的礼制,西方为尊、东方为卑,因此帝陵在西,陪葬墓在东。

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王允《论衡》

第二,陪葬墓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

距离帝陵位置越近,显示陪葬墓等级越高,墓主人生前地位也就越显赫,像丞相萧何墓和曹参墓就位于东司马北面,紧挨着长陵的位置,汉武帝时期的卫青墓、霍去病墓也是距离汉武帝茂陵最近的陪葬墓;另外陪葬墓等级越高,墓葬的规模也就越大,明显和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刘邦长陵陪葬墓(萧何墓)

汉武帝时期,帝陵的陪葬墓制度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将武将陪葬墓的封土修成“象山形”,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唐代帝陵的陪葬墓结构。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之后,唐太宗李世民重新将陪葬墓制度,作为帝王埋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汉代帝陵陪葬制度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旭哥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陪葬墓的位置由东面改为东南面,这便与帝王生前的朝堂格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完全一致。
  2. 汉代陪葬墓主要以功勋大臣墓为主,唐代转变为皇族陪葬墓和功勋陪葬墓并重的局面。
  3. 汉代陪葬墓的形式主要是圆形封土墓,唐代根据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对封土的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一点后文将会详细论述。

乾陵陪葬墓(懿德太子墓)


唐代帝陵陪葬墓制度的演变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布《九嵕山卜陵诏》,诏文在《旧唐书》中有明确记载,也就是说,唐太宗在营建昭陵之初便已对陪葬昭陵做出了明确的规划。

汉氏使将相陪陵,又给以东园秘器,笃终之义,恩意深厚。古人岂异我哉!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及以秘器。--《旧唐书-太宗本纪下》

不仅如此,唐代还对帝陵陪葬墓的布局排列、规模大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旧制,凡功臣密戚,请陪陵葬者,听之。以文武分为左右而列。坟高四丈以下、三丈以上。--《唐会要陪陵名位》

接下来,旭哥给大家简单罗列一下,唐代帝陵陪葬墓的情况;

  • 唐高祖献陵,史书记载共有67座陪葬墓,目前已探明32座,其中皇族陪葬墓20座,功臣陪葬墓12座。
  • 唐太宗昭陵,陪葬墓167座,皇族陪葬墓66座,其余皆为功臣陪葬墓。
  • 唐高宗乾陵,陪葬墓17座,皇族陪葬墓9座,功臣陪葬墓8座。
  • 唐中宗定陵,共有陪葬墓8座,皆为皇族陪葬墓。
  • 唐睿宗桥陵,共有7座陪葬墓,皆为皇族陪葬墓。
  • 唐玄宗泰陵,只有一座陪葬墓,便是服侍唐玄宗五十余年的宦官高力士。
  • 唐肃宗建陵,史料记载有6座陪葬墓,目前考古探明的仅有郭子仪墓。

其它十二座唐代帝陵,史料关于陪葬墓的记载或有或无,考古调查也没有给出明确信息,如果有陪葬墓,也是少量的皇族陪葬墓。

昭陵陪葬墓分布图

从陪葬墓数量和陪葬人员身份的变化来看,旭哥总结出了唐代帝陵陪葬墓制度演变的两个基本趋势:

第一,帝陵陪葬制度从兴盛逐步走向消亡;

前期的献陵、昭陵都有规模庞大的陪葬墓群,盛唐时期的乾陵、定陵、桥陵也有相当数量的陪葬墓,而到了中晚唐的帝陵,陪葬墓数量几乎为零,陪葬墓制度名存实亡。

第二,帝陵陪葬墓由皇族墓和功臣墓并重,逐步转向以皇族墓为主;

乾陵是的陪葬墓是皇族墓和功臣墓并重的典型代表,从定陵开始,陪葬墓基本上皆是皇族墓,帝陵甚至演变为李家的皇家墓地。

旭哥认为,唐代帝陵陪葬墓制度的这两个基本趋势,和“武周代李唐”、“安史之乱”,这两大政治事件有极大的关系。

“武周代李唐”对忠于李唐的朝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逐步被一一清理,从而改变了庙堂之上朝臣的结构和朝臣与李唐皇室的关系。中宗、睿宗复辟后,对于朝臣对李唐的忠诚度是有怀疑的,从而使得朝臣与皇权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微妙,这时候,帝陵的陪葬墓制度成为了申张李唐威势的一种政治手段,这便是中宗定陵、睿宗桥陵陪葬墓皆为皇族墓的一个主要原因。

“安史之乱”是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从此之后,皇权衰微,藩镇势力崛起,地方节度使的政治野心也随之膨胀,反映在帝陵的陪葬墓制度上,就是陪葬李唐帝陵再也与往日荣耀无关,由此导致唐代中后期,帝陵陪葬墓制度迅速走向消亡。

唐肃宗建陵(最后一座有陪葬墓的帝陵)


唐代帝陵陪葬墓的结构

1972年,考古部门对乾陵的重要陪葬墓,懿德太子墓进行考古挖掘,现如今已经对外开放,旭哥前不久就去游览过,从懿德太子墓的结构,我们便可以解读出唐代帝陵高等级陪葬墓的大致结构。

先来看一下,陪葬墓地面上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封土堆。

懿德太子墓的封土堆呈覆斗形,和西汉帝陵的封土堆相同,但规模和高度上差了很多,看起来也就没有那么宏大。

是不是所有的陪葬墓的封土堆都是覆斗形呢?

当然不是,唐代在继承汉代帝陵陪葬墓制度的基础上,也做了修改和完善,例如,根据墓主人的生前身份,对封土的样式作出了明确规定。

  • 李唐皇族陪葬墓的封土堆为覆斗形;
  • 文臣陪葬墓的封土堆为圆形;
  • 武将陪葬墓的封土堆为“象山形”,这种形式是继承自汉武帝茂陵的霍去病墓和卫青墓。

昭陵李勣墓(象山墓)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陪葬墓的地下结构。

懿德太子墓,墓穴由砖砌而成,整座大墓由墓道、过洞、天井、小龛、甬道、墓室组成。

实际上,唐代贵族大墓的结构是由汉代之前的甲字形墓发展而来,基本结构完全相同,都是由一条斜坡墓道和方形墓室构成,唐代贵族大墓在墓道和墓室之间,增加了过洞、甬道、以及连接地面的天井,在过洞的两壁上设置小龛,用来放置随葬品,而墓室一分为二,变成了前墓室和后墓室。

甲字形墓结构图

唐代贵族墓结构图

这便是唐代帝陵陪葬墓的大致结构,墓道的长度、小龛和天井的数量,和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墓道的越长、小龛和天井的数量越多,则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

总结一下,也就是唐代帝陵陪葬墓的大致结构基本相同,地下结构的差异和地上封土的形式,和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


旭哥是古墓葬考古爱好者,下一篇文章继续陪大家解读乾陵,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旭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搜索更多有关“乾陵陪葬的17座陵墓主人,解读唐代帝陵的陪葬墓制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