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南昌主城区限行吗?南昌不限行

人气:382 ℃/2024-01-02 00:37:46

南昌拥有了一张城市治理的新名片。

文│方洁

南昌城市大脑展厅“中枢”(方洁/摄)

因为滕王阁,因为八一起义,南昌在人们的认知中早有历史文化名城和革命英雄城市的形象;从城市特性而言,南昌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的“南昌制造”曾赋予过这个城市重要的发展内涵。

但是,南昌如今拥有了一张城市治理的新名片—— “城市有大脑,南昌不限行”。2020年12月29日,南昌市取消实施了11年的限行政策。从2009年加入城市限号行列,到2019年扩展至外地车亦纳入尾号限行,再到2020年在交通治理上作出重大变革,这个城市不限行的底气何在?

智能化领先一步

2020年9月13日,南昌市委市政府发出“城市大脑”建设令, 11月,南昌发布城市大脑1.0版,并首发“交通不限行”在内的六大场景建设。

城市交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南昌市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交通压力与民众的畅行需求形成紧张关系。问题即需求,需求是场景设计的起点。所以,在南昌,城市大脑交通不限行场景充分体现出“在线、协同、智能”的数字应用特点。

南昌对原限行区8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2400个交通卡口进行了数字化改造提升。在城市大脑“驾驶舱”上,可见四组动态数据,其中一组显示公安、交管、交通等多个部门的多源数据,接入了802个卡口、1828路监控视频、168个交通信号等前端感知设备,融合了4302辆公交车和5453辆出租车的数据,每天接入2000万条卡口数据、200万条公交数据和1400万条出租车数据,使智能感知的神经末梢基本覆盖重点道路、路口,实现对交通运行态势的实时感知。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组数据,它建立了态势感知、拥堵识别、通行评价、成因分析等四种模块的算法仓。和其他城市大脑相比,这也是目前南昌在智能化上的领先一步。

首先是态势感知,即基于跨部门的多源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数字化的道路交通运行评价体系;提出七大核心指标,从时间、空间、速度等维度,对区域、路段、路口进行系统评价,呈现拥堵排名,并实时显示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严重拥堵的数量和状态,做到“数据感知一体系”;同时也能够随时调取监控和信号方案,初步实现“交通管理一张网”。

第二个模块是拥堵识别。该场景对突发******通拥堵实现自动发现、自动报警。除了发现突发性拥堵外,拥堵识别还包含常发性拥堵识别模块,也就是说,根据系统中的报警次数,摸索拥堵规律,实现交通管理的长效治理。

第三个模块是“通行评价”。基于历史数据,比如近15天早晚高峰等重点时段,对重点片区、道路、路口,从拥堵指数、拥堵里程比、行程车速、主干道车速、快速路车速五个维度设立预警值,并进行评价。

第四个模块是成因分析。这个场景利用智能分析,结合交管部门实践经验,对常发性拥堵点进行成因诊断。主要从区域、路段、路口三个层面,分析常发性堵点的原因,如交通事故、车辆故障、施工占道等。最后通过成因诊断,推动“堵点治理”的一点一策,实现系统治理。

“最强大脑”结合“最快双腿”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南昌的交通不限行场景和互联网平台的导航模式有所不同。比如,互联网平台只能在用户使用导航时采集数据,而南昌的交通不限行场景还接入了公交车、出租车等多源数据;互联网平台数据5分钟更新一次,该场景数据则可1分钟更新一次。

在南昌象山路、叠山路等道路,因施工拆除了前端感知设备,形成数据盲区的情况下,交通不限行场景也可以通过接入公交车、出租车的浮动车数据,进行融合运算,对设备盲区发挥了数据补盲作用。

具体来说,南昌城市大脑的“交通不限行”场景有如下特点:从时间、空间、速度等多种维度,实现对区域、路段、路口、交通指数的全域感知,并实时画像,仿真推演;感知道路交通运行情况更全面、更实时;为精准导调,及时疏堵 ,闭环反馈提供了强大数据支撑和算力赋能;强大的服务能力,市民可以通过城市大脑APP,查看道路交通状况,选择出行路线;但场景也可通过APP和短信推送,引导市民提前规避拥堵路线。

此外,南昌的城市大脑除了消解部分交通治理任务之外,还提供了辅助决策的数据及分析基础,为更有效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土壤和催化剂。比如,在突发性拥堵的城市治理方面,过去主要依托指挥中心人工视频巡查和路面报警,但“交通不限行”场景建成后,则形成“自动发现堵点——自动报警——指挥调度——警情处置”的业务闭环,构建了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

而作为市民口中“最强大脑”和“最快双腿”的高效结合,线上与线下工作的配合,南昌重塑了警务系统。 1分钟发现交通拥堵,3分钟民警到达现场、5分钟快速处置轻微事故等“135”快反机制,也让治理有力且不乏温情。

“交通不限行”场景让南昌取得了“一清两增一降”成效。

所谓“一清”,即数清了原限行区机动车在途量,约2.5万辆。

“两增”,一是车辆数的增长,即机动车保有量由118万辆增长到127万辆,增长了9万辆;车速从32公里每小时提升到38公里,提升了18%。

“一降”就是拥堵指数下降。2021年2月全市交通拥堵指数为1.20,同比2019年2月(限号期)下降了0.08。从车速看,2021年2月全市平均车速为40公里/小时,同比2019年2月(限号期)每小时提升了7公里。

南昌市实现了“车辆不限号,交通不拥堵”的双重效益,为汽车消费良性增长,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简而言之,一个城市可以有序容纳更多的车,却不再拥堵,也提高了车速。

(作者单位: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

来源: 新华社

搜索更多有关“南昌主城区限行吗?南昌不限行”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