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蚕妇古诗100首 蚕妇老土学唐诗二十八

人气:249 ℃/2023-12-05 18:12:54

蚕妇 唐 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

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

现代人不经过农村生活的贫苦,还理解面如土色吗?老百姓的最大理想也就是过个小康,小康即是天堂。农事辛苦还是免不了的。着苎麻的女子似乎披着柔和的阳光,沐着淡淡的清风,如果把她们置入一幅画,那画就是整齐明亮的庄园,而农村的田间地头,劳作的女子都穿着鲜艳的化纤。

苎麻这种天然面料的衣物,已经不便宜了,没有化纤,这世界又如何能丰富。在城市女子都纷纷躲避化纤之时,劳动的女子非常热烈的拥抱了它们。拥抱是一种自觉,也是无奈,是乐观,也是顺从。两种女子在两个世界各自欢乐,会不会有偶尔的交错而过?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开元年间,丝织业就已高度发达,《太平广记》记载一种轻绢,一匹长四丈,重仅半两。亳州轻纱非常精薄,入手如无重量,做成衣服,有如身披轻雾。益州、扬州的锦负有盛名,蜀锦绚丽多彩、精美绝伦。还有绢、绫、罗、绮等种类。

由丝织业的发达,可以想像栽桑养蚕在唐朝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农事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以蚕妇为主题的诗,唐朝流传下来的有三首,宋朝十五首,明朝一首。同题诗,没有再能这样一致的表达了――劳作辛苦,农人贫苦,生活困苦!

其实《蚕妇》,最著名的不是杜荀鹤的这首。最著名的是宋代张俞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我觉得这些诗的思想性一致,艺术性也大致相当,再比较的就是,哪首简单上口,哪首传播就最广泛。所以,写作不要怕写得简单,简单而有味,才是境界。繁深且晦暗难懂,不能引发共鸣,又失去美感,当真是无趣极了。

杜荀鹤,何许人也?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何为出身寒微?相传杜牧在会昌末年任池州刺史时,妾程氏有孕,为杜妻所逐,嫁长林乡正杜筠而生。

这种事情原本无法考证,但一千多年来都这样认为相信,那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也就那样了。只是他生在杜筠家,如果在母腹便被驱逐,生父更不会在他出生之后多一点爱惜。既然杜妻彪悍,杜牧没有关心他的成长,为何还再跟杜牧扯上干系?就是为了说明他继承了小杜的血统和写诗的天分吗?可见八卦历来为世人所喜爱,但八卦内容与谈八卦的人没有什么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杜荀鹤早年读书于九华山,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中间也曾旅游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烟萝,一个意思是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还一个意思是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杜荀鹤就是宁静平淡的隐居修道,长达十五年之久。生命在以不同的形式舒展,喜悦,古人根本不担心在山林田园贻误了所谓的追求,亲近自然也是一种重要的追求。十五年中,“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

杜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坷,终未酬志,而其一生以诗为业,自说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他的诗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人民深受的苦痛,反映颇多,如《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

徧收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

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

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

柔弱的文人总是想担纲天下的大任,再不济也要长存悲悯之心,“诗旨未能忘救物”,我觉得,古文人的“三观”总是很正很正哩!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今年老家的麦子在成熟的最后关头,阴雨连绵,各种哀叹充于微信群落。其实我觉得农民没有那么悲伤,很多人都不再单纯依赖庄稼的收入生活。粮食是根基,饥饿将会压榨暴露出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但是国家自然有它的力量,我选择相信,相信一切都越来越好。就算一年颗粒无收也只是不愉快而已,形成不了痛苦。然而悲悯之心又哪里能够丢失,至少它还是这个世界的温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绝对的贫穷消灭了,我们欢呼着进入盛世,相对的贫穷,越来越大的差距,无限美好下的诸多不美,需要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当然最熟知张俞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然而我选择学习杜荀鹤的“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希望少一点“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何况文学有传递性,宋朝的张俞,怎么会没读过唐朝的杜荀鹤,那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和浑身着苎麻,都是传承过去的。

搜索更多有关“蚕妇古诗100首 蚕妇老土学唐诗二十八”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