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介绍 徽派建筑丨石与刀碰撞出的艺术

人气:153 ℃/2024-03-09 18:33:24

古人云:“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上周,古建家园推出的徽州三雕之木雕收获不少好评。那么,小编我就再接再厉,这次一起来看看徽州三雕的石雕吧!

徽州石雕是著名的汉族传统雕刻艺术,作为徽州一个富有特定生命意义的艺术形式,与传统的徽州砖雕、木雕并称为“徽州三雕”。它是徽派建筑精美细节的完美体现,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享誉甚高。

徽州石雕主要取材来源于青黑色的黟县青和褐色的茶园石。黟县青又名“黟县清水石”,被民间称之为世界两大“活石”之一,黟县山上多产青石,即“黟县青”大理石,这种青石处于高山,饱经云雾沐浴,石质硬软适度,历来多用于建材和石雕。

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资料自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但刀法精致大方,风格以浅层透雕、平雕和圆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占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千百年来徽州的石雕匠师们,不断通过实践与想象,结合“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题材的创作,达到最终赏心悦目的审美需求,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代石雕艺人佚名者很多,但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仅仅只有黄鼎、朱云亮、余香等数人。建国后,徽州石雕技艺得到恢复和发展。

徽州石雕,在刀与石碰撞出的艺术,已成为凝固徽州文化的唯美符号。底蕴深厚,沉稳奔放,姿态各异而不逾矩的徽州石雕作品,象征着徽州人处事不轻不重,内敛而不张扬的性格。石雕材料低廉,但融入了石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和文化精髓,因此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徽州主要有石牌坊、石狮子、石漏窗等……这些无不展现了徽州石雕技艺的精湛。

石雕精品赏析

1、2015年5月21日,安徽省黟县西递叶村民间工匠、徽州石雕大师方如金精心雕刻了一幅“兰亭序”石雕作品。该幅徽州石雕作品长1.46米、高0.5米,耗时半年时间才能完成。

这部石雕作品采用浮雕与镂空雕刻相结合的细腻手法,线条优美、静态形象蕴蓄了栩栩如生动感,独立的审美意味处处显示着徽州工匠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徽州石雕技艺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和发展。

2、石雕牌坊。走入古老的徽州,石雕牌坊的身影无处不在,远远地静默着,似是一直在向世人诉说着古老的徽州历史。徽州石牌坊是由土著山越先民的“寨门”与中原汉族的“屋宇式大门”相结合的产物,用石、砖、木等材料筑成的一种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

民间匠师施展雕刻绝技,运用圆雕、透雕、深浮雕、镂雕等工艺,以石代纸,用凿代笔,驰骋在艺术天地中,使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画面跃然石上。石雕牌坊,为徽州,也为中国的文化传承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

3、歙县北岸吴氏宗祠天井水池后壁上方,镶嵌着一副石雕百鹿图,由9块石料雕就拼成,采用圆雕、透雕、浮雕技巧、立体感很强。有栩栩如生,大小不等的一百只山鹿;有石壁生辉,矮而粗壮的黄山松;

有重重叠叠,高高低低的奇岩怪石;有淙淙株流淌,弯弯曲曲的小溪;有路旁溪畔,疏疏密密的小草;有飞鸣啼叫,前后觅食的小鸟,宛如一幅清新隽永的深山野趣图,可谓徽州石雕一绝。

在璀璨绚丽的建筑艺术面前,我们不得不感慨与惊叹,徽州石雕作为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异彩纷呈的艺术品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石雕作品被人们所了解与喜爱,展现她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上内容由古建家园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古建知识可登录(www.gujianchina.cn

搜索更多有关“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介绍 徽派建筑丨石与刀碰撞出的艺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