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指示剂变色的原理是什么?指示剂变色瞬间发生了什么

人气:200 ℃/2023-12-12 03:27:19

说起指示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分析化学中常用各种指示剂来表明反应进行了多少,是否完全反应等信息,中学阶段,老师还会介绍几种指示剂,例如石蕊、酚酞、甲基橙……这些都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那么指示剂变色的时刻发生了什么?

指示剂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两三百年前,那时波义尔正在做实验,有人送给他一盆紫罗兰,他随手把一朵花剪下来放在实验室。一次助手不小心把盐酸泼洒到花瓣上,波义尔立刻用水清洗,花瓣变成了红色,波义尔意识到盐酸可能使花瓣变红,他端来那一盆花,把花瓣浸入当时已知的几种酸溶液中,花瓣都变成了红色。他觉得以后想知道溶液是不是酸性的,就用紫罗兰花瓣鉴别。这便是最初的指示剂,后来他发现石蕊的浸出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碱性溶液中显蓝色,于是用它作指示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指示剂相继与大家见面了。

大家或许亲自做过或看其他人做过一个吹气使紫甘蓝汁变色的实验,把紫甘蓝榨成汁,然后用吸管对其吹气,过不了多长时间,紫色的甘蓝汁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甘蓝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其变色规律与石蕊相似,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和花朵开放到凋谢的过程中变色的原理相似。

指示剂变色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有化学反应吗?

大家可能认为石蕊本身是紫色的,其实不然。石蕊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时候是红色的。在酸性溶液中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发生较多的电离,石蕊电离产生蓝色的阴离子和无色的氢离子,当阴离子浓度较大时,溶液变成蓝色。当在纯净水或中性溶液中,红色分子和蓝色阴离子的浓度基本相同,于是溶液就呈现紫色了。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到10.0,在这个范围之内是浅红色的,当然,酚酞本身的颜色也不是浅红色,酚酞以分子状态存在时是无色的。当溶液酸性较强的时候,酚酞主要以分子状态存在,呈无色。当溶液碱性较强的时候,酚酞发生较多电离产生红色的阴离子,这样溶液就变成红色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溶液碱性过强时,生成的红色离子不稳定,溶液会褪成无色。

这样,想必大家知道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不能加太多的原因了吧。因为指示剂本身就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若用量太多会对滴定过程中的酸或碱的用量造成较大偏差。

除了酸碱指示剂,化学中还有某些物质或离子的指示剂,例如碘分子是否存在可以用淀粉鉴别。用Na2S2O3滴定碘液的时候,就是用淀粉作指示剂的。Na2S2O3可将碘还原成碘离子,而自己变成Na2S4O6,当反应完全的时候,碘液的蓝色褪去。

搜索更多有关“指示剂变色的原理是什么?指示剂变色瞬间发生了什么”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