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项羽和刘邦的战绩比较,项羽和刘邦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人气:228 ℃/2024-03-30 13:34:48

每当人们提起项羽,都会想象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画面。而提起刘邦,往往会以为是个地痞流氓、小人得志的样子。

刘邦真的是流氓吗?或许是,或许不是。但至少他不是小人。

项羽是真的英雄么?或许是,或许不是。但他最终是一个失败者。

项羽武力超群,胆识过人,亘古至今数一数二。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战胜秦军主力,一战封侯定天下。

巨鹿之战后,章邯带领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他们手无寸铁,被项羽一声令下,全部坑杀。二十万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一命呜呼。

即便他们是视如寇仇的秦兵,是国仇家恨之敌,可那毕竟是二十万条鲜活的生命,就那么活生生的全部被坑杀。除了杀神白起,还有谁能干得出如此残忍之事?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的代价永远都是以无数条生命为铺垫。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等等,指不胜数。可一夜之间就坑杀二十万生命,也确实屈指可数。

刘邦能够成为大汉开国皇帝,也是建立在无数尸骸之上,手上沾满鲜血。项羽兵败自刎后,西楚已全部投降,唯有鲁地顽固不从。刘邦曾想以屠城的方式征服鲁地,但为了取得民心,他并没有选择屠城。

历史中有过刘邦的屠城记录,不过有学者认为,此屠城非彼屠城。刘邦以屠城为恐吓,战胜后使先头部队在城中大肆劫掠,但并没有过破城之后滥杀无辜百姓的行经。这点从当初刘邦帅军进入咸阳时的约法三章,便可窥见一斑。

相比之下,自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之后,天下的民心便开始与他背道而驰。

古往今来,每一个功成名就的帝王将相,他们的成功都绝非偶然。要么是背后百折不挠的努力,要么是其过人的才华和智慧。

项羽是冠绝古今的赳赳武夫,但在乱世之中仅凭一股子蛮力,是不可能赢得天下。不论哪个年代,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存在。

原本项羽身边曾有不少能人志士,如韩信、陈平、范增。而韩信和陈平这样的尖端人才,在项羽营中并没有得到重用,一个为执戟郎中,一个仅普通谋士。

这两个人,纵观历史那都是极为出色的顶级人才。特别是被后人誉为兵仙的韩信,其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古往今来可谓无出其右。

这样才能出众的人没能在项羽的阵营中得到重用,并不是因为项羽营中有其他更出众的人才——事实证明也确实没有,仅仅是因为项羽没有慧眼识人的眼光。

是金子总是想着要发光,要证明自己的才能。于是,在言不听、计不从之后,陈平和韩信先后离开项羽,来到刘邦身边。

刘邦的知人善任在历史上首屈一指,他力排众议,重用有“盗嫂”之嫌的陈平为身边重要谋士。筑高台,拜曾为项羽卫兵的韩信为大将军,位列武将之首。就凭着两点,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之中,就没有几个人有他的智慧、眼光和魄力。

项羽身边,最后仅剩的顶级谋士、项梁留给项羽的亚父——范增,也因为与项羽意见不和,赌气离开楚营,并且在离开不久,抱病死于途中。

历史上那些逐鹿中原的战乱时代,没有哪一方雄主是在没有谋士、仅靠武力而能得到天下。刘邦身边汇集这越来越多的能人志士,阴谋阳谋有陈平、张良运筹帷幄,后勤保障有萧何源源不断输送兵源,武有兵仙韩信指挥若定。

而楚营中,除了一群和项羽一样孔武有力的莽汉,再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也注定了楚汉战争一开始,项羽就必然会失败的命运。

除了胜败英雄论之外,还要提起项羽干的另外两件事: 一个是杀死义帝楚怀王;一个是楚汉对峙于鸿沟时,项羽拿出刘邦的父亲做人质来要挟。

很多人说刘邦是流氓,鸿沟对峙时置父亲的生命于不顾。笔者看来,一向以贵族自居的英雄项羽,拿刘邦父亲为要挟、声称要煮了刘老太公这件事,那才是真正的卑鄙。不仅如此,项羽还亲手向刘邦突射冷箭,这完全不应该是清高的贵族所为之事。

刘邦在自己亲生父亲的生命和他的三十万汉军之间,被迫做出选择。若是为了父亲选择投降,三十万人都将成为项羽的阶下囚。几年前项羽刚刚坑杀了二十万秦军,如何能保证自己身后的三十万汉军相安无事?

相信换做任何一个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都会和刘邦做出一样的选择。而能像刘邦反应灵敏,说出“你我是兄弟,吾翁即若翁,汝若烹乃翁,分我一杯羹”,既没有表现出惧怕,又说的有理有据,稳定了军心,极为难得。

有人说刘邦这是不讲亲情,但事实上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每五天都会去拜见父亲。有文官提出,身为皇帝去拜见身为普通百姓的刘太公,不符合规矩。刘邦为此特意将父亲封为太上皇。

刘邦的父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也是唯一一位没有当过皇帝的太上皇。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奉为佳话。刘邦为了三十万汉军生命,置自己亲生父亲生死于不顾,此间大义,几人能知?

很多人认为,鸿门宴时项羽本有机会干掉刘邦,那样天下就是项羽的。只是因为他仁慈,才放了刘邦一马。

一个坑杀二十万人眼睛不眨一下的刽子手,会有仁慈之心?实在可笑。

彼时大秦刚灭,天下未定,其他诸侯本就各怀鬼胎,若真的干掉了先入关中的功臣刘邦,没有办法向其他诸侯交代。

事实证明,即使没有干掉刘邦,其他诸侯也并没有完全对项羽言听计从,纷纷起兵反抗西楚霸王。

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在天下大定之后,为了维护皇权和政治稳定,都会迫不得已要清洗功臣。赵匡胤如此,朱元璋如此,刘邦同样如此。

刘邦的确在平定天下之后,先后铲除了几个异性诸侯王,并且默许皇后吕雉除掉了韩信和彭越。事实上,韩信和彭越若是不死,必将成为西汉最不稳定的两个因素。

而那些跟着刘邦从沛县出来的老哥们,萧何、曹参、周勃、樊哙、曹参、灌婴、夏侯婴、雍齿等等开国功臣,除了叛逃的卢绾,都活的好好的,全部善终。

不得不说,刘邦除了慧眼识珠,还是一个带队的好手。这些跟着刘邦一起从沛县出来的山野村夫,若不是因为刘邦,恐怕他们的名字绝不会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

在古代开国皇帝之中,除了喜欢铲除功臣,还有一点就是喜欢摸黑政治对手。李世民射杀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将他们的后代——自己的亲侄子们赶尽杀绝,并且控制舆论,将两个人在开国时的功绩几乎抹除殆尽,把他们说的一无是处。

朱元璋在战胜陈友谅之后,同样控制舆论,把陈友谅说的十恶不赦。虽然陈友谅的确算不上什么好人,但好歹也是在反抗元朝时出了不少力气。可是在朱元璋的授意下,陈友谅被描述成恶贯满盈、罄竹难书之人。

反观刘邦,在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之后,刘邦并没有通过空置舆论而去刻意摸黑项羽,甚至还对项氏族人的后代给予相当不错的待遇。

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又有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是非对错成与败,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结论。黑即使白,白即是黑;对亦是错,错亦是对。

谁是英雄,谁是狗熊,没人有真正的权利去评说。我们只不过是历史的看客。我们也终将成为历史。

搜索更多有关“项羽和刘邦的战绩比较,项羽和刘邦谁才是真正的英雄”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