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感悟七字诀: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第三十八章

人气:271 ℃/2023-10-17 11:56:37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进入正题之前,且看一下王公与河上公対此章的注释:

1.王弼 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焉,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睹也。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兼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将明德之上下,辄举下德以对上德,至于无以为,极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于无以为而犹为之焉。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真而义理之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闲,忿怒生焉。故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岂足尊哉。故虽德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不能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以无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

夫礼也,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即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德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劳而事昏,务而治薉,虽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听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万事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

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为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焉,义其竞焉,礼其争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忧患,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2.河上公 注《道德经》论德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是以有德。言其德合於天地,和气游衍,民得以全也。下德不失德,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是以无德。以有名号及其身故。上德无为言法道安静,无所改为也。而无以为。言无以名号为也。上仁为之上仁谓行仁之君,其七无上,故言上仁也。为之者,为仁恩也。而无以为,功成事立,无以执为。上义为之谓义以断害也。而有以为。动作以为己,杀人以为威#1,赋下以自奉也。上礼为之谓上礼之君,其礼无上,故言上礼。为之者,言为礼制度序威仪也。而莫之应,言礼华盛实衰,盛伪烦多,动则离道,不可得应也。则攘臂而仍之。言烦多不可应,上下怨争,故攘臂相仍引也。

故失道而后德,言道衰而德化生也。失德而后仁,言德衰而仁爱见也。失仁而后义;言仁衰而义分明。失义而后礼。言义衰则施礼聘、行玉帛也。

夫礼者,忠信之薄,言礼废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也。而乱之首。礼者,贱质贵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乱日以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不知而言知为前识。此人失道之实,得道之华,人之愚暗之倡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大丈夫谓得道之君也。处其厚者,谓处身於敦朴也。不处其薄,不处身违道,为世烦乱也。居其实,处忠信也。不居其华,不尚言也。故去彼取此。去彼华薄,取此实厚。

王、河上二公皆对此章作为极为重要章节大注特注,颇为用心用情。然而两位先贤貌似未尽得大道要旨,并没有准确阐释“道德”与“仁义”和“礼”之间的本质区别,让人惋惜。

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应 甲骨文缺(上图一),金文似住在石崖上的大鸟鸣叫在山谷中产生回音,楚文=鹰(鹰,上图二,住在石崖上的大鸟。) 心(心里感觉到对方,与心共鸣,也似虚空的山谷。),字形表示住在石崖上的山鹰鸣叫声在山谷中回绕,造字本义:山鹰鸣叫声在山谷中不断回绕,与人心共鸣。秦文“石”字形写成“疒”,并另加“人”,强调与人彼此间"内心的共鸣。

作动词,引申指由相关事物引起的回应,又引申指接受、答应,也指随身相和或回答。另外也指对待、应对。作动词,引申为息息相通、合拍,又指协作、配合,也指相对地作出回馈,以上读 yìng。作动词,引申为理所当然,读yīng。《说文》:应,当也。

2.攘 甲骨文缺(上图一),篆文=手(手,推挤) 襄(上图二,甲骨文字形似幼苗推开土块从地里冒出两片子叶。金文加“攵”加“土”强调“推开土块”。秦文,口,代表孔洞,代表空间距离;手,指支撑;土,指土地;字形表示土地透气疏松,适合耕种,后引申为衣服宽松透气,空间距离相对较远。),字表示撑开一个活动空间。作动词,造字本义:拥挤的人群相互用手推搡。

作动词,引申为退让、谦让,读ràng,又引申为排斥、排除,也引申为卷起、撩起,以上读rǎng。作动词,引申指强占、抢夺、侵夺、偷窃,还指推,另指烦乱、捋等义。《广韵》:攘,除也。《说文解字》:攘,推也。

3.臂 甲骨文缺(上图),金文=

辟(劈、砍,也表示砍劈时最使力的部位) 月(肉,身体一部分)。作名词,造字本义:力量巨大的胳膊。篆文将金文的左中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

作名词,引申指某些动物的前肢,又指从肩到手腕的部分。作动词,引申为放在胳膊上。《说文解字》:臂,手上也。《广雅·释亲》:肱谓之臂。

4.扔 甲骨文(上图)=乃(本义为孕妇的隆起的腹部,怀孕的女性乳房和肚子向外逐渐凸起,表示向外运动。)+手(用手抓持),字形表示手持物体由内向外甩出。作动词,造字本义:甩掉、抛弃。

作动词,引申为牵引、拉、向相反的方向牵引,又指使远离、抛投、丢弃、摧等义。《说文·手部》:“扔,因也。

此段的直接表达是:

至德的道与德阴阳相对又合一的,因此产生了德。次德与德是阴阳相斥的,所以在不断地远离德。

至德之道无为因而无主观意识,次德为之而有主观意识。至仁之德为之,因而没有主观意识;至义之仁为之,因而有了主观意识;至礼之义为之,因而没有“道与德”积极响应,就把“道”与“德”推开扔了。

所以,失去了道,只好提倡德;失去了德,又只好提倡仁;失去了仁,又只好提倡义;失去了义,又只好提倡礼。

具体的表达为:

居于德之上的道与德阴阳相对合一的,道包含了一切,正因为如此产生并包含了德。处于德之下的次德与德是阴阳相对的,所以在时空运动上不断的远离德。

至德之道没有主观作为因而无主观意识;处于德以下的次德,为了不失德而主观作为,因而有主观意识:至仁之德,为无为,因而没有主观意识。至义之仁,为了不失德而主观作为,因而有主观意识。至礼之义,为了不失德而主观作为,因而没有获得“道与德”积极响应,于是就索性把“道”与“德”推开扔得远远的。

所以,失去了道,便退而求其次,只好提倡德;失去了德,退而求其次,又只好提倡仁;失去了仁,退而求其次,又只好提倡义;失去了义,退而求其次,又只好提倡礼。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道与德相对,德与下德相对,道无为,德为无为即有为。也就是说,在道即一切的前提下,德与上位的道相对立统一,同时德又与下位的次德即仁义礼相对立统一,体现了物质的客观性与意识的主观性的对立统一。

二、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1.薄 甲骨文缺(上图)金文=艸(草)+水+甫(甫,其古字形像田中有苗,一整株幼苗,引申为单一,个体,幼小的个体,又引申指单小、幼小等义。) 又(抓持,把握,依附),字形表示像水汽附在幼苗上一样的草层。造字本义:草层极浅,像水汽粘附幼苗上一样。

作形容词,引申指厚度小,读báo,。又引申为轻微、少、轻视、看不起、热情、冷淡、不热情、土地不肥沃、不庄重、不厚道、不充实、不坚强。作名词,引申指草木丛生的地方。作动词,引申为挨得很近、迫近、接近等义。读作bó。读bò时,仅用于薄荷。《说文》:薄,林薄也。《广雅》;草丛生为薄。

2.首 甲骨文(上图)像有发、有眼、有嘴的动物头部。金文突出头部的毛发。有的金文省去嘴形,略去野兽特征,突出人类的眉毛与眼睛。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人的头部,脑袋。(前面章节已注释)

作名词:引申指最高领袖、头领、领导的人、又指带头者,题头,开头。作副词,引申指最早地、初始地、第一,最高、最先、最早等义。作量词,引申指题。《汉书 . 天文志》:首,阳也。

首与“尾”、“末”相对。

3.华 甲骨文缺(上图一)金文像一棵树上花开满枝不断问上生长的样子。造字本义:技繁叶茂的树木开着花。秦文(上图二)、篆文将金文字形变形,同时加“艸”(草),增加了“華”的草本属性。

作作名词,引申指花朵,也是花的本字,此义后用“花”来表示,读huā。再后来引申指“中国”,中国或汉族、华夏的后裔、 贵族的后裔。另引申指事物美好宝贵的部分、文采、时光。作动词,引申为树木开花。华”又读huà,用于五岳之一的“华山”,也用作姓氏。作形容词,引申为花朵艳丽,由此引申指美丽光彩(华的引申义均读huá))又引申为灿烂绚丽的、眩目的、美丽的,进一步引申指显贵,也引申为光彩、华丽,再引申指事物的精华、精英、繁荣、奢侈等义。《说文解字》:華,榮也。

此段的直接表达是:

所谓的礼,是“忠信”不断削弱乃至丧失而已。它往往是混乱的源头。前面提到的仁义也只是对“道”的肤浅的认识,它往往是愚昧的开始。

具体的表达为:

“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断变得不足,它往往是混乱的源头。“礼”在此处为“周礼”,古代指符合封建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社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周朝末期,“礼制”已经是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礼”崩“乐”坏。

前面提到的仁义也只是对“道”的肤浅的认识,它往往是愚昧的开始。“仁”的本义为彼此,为偏爱,为不平衡,为不公平。“仁”本质上是封建统治阶级最自私最虚伪的体现。“义”的本意对方馈赠有限的羊肉给我个人的善举,是私人之间相互帮助的友善行为。封建统治阶级把人民群众个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的行为称为“义”,并认为是属于小善的行为,后升华为普遍的公共的社会行为准则,排在“仁”之后。封建统治者把“仁”吹嘘成最大的“善”,而把“义”形容为小善。所以说,“仁义”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私有制的伪善,是彻头彻尾的““伪德”,私有制的意识形态是货真价实的愚民政策。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从哲学的本质上看,“仁”是伪善,“义”是片面善,两者是相对立又统一的,两者统一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石,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及剥削阶级合法化服务的。“大道”与“仁义”相对。道德的本质是公有性的,道德代表的是公有制社会;仁义的本质是私有性的,仁义代表的是私有制社会。

而而跟随在“仁义”后面的“礼”亦即“周礼”,代表的是封建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社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辩证地看,周代的“礼制”即礼乐文化在当时是先进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周代的“礼制”已经跟不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僵化教条化的“周礼”逐渐产生了坚锐的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以及其它社会矛盾,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后礼崩乐坏而被历史淘汰。

三、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1.丈

,秦文=士(甲骨文“士”的变形,平放的武士用的长斧,形似老人用的木柺,又似测量用的尺具) 又(又,手,抓),字形似手持像武士斧的木柺。作动词,造字本义:手持木拐或量尺。

作动词,引申为以杖测量,测量长度和面积等义。作名词,引申为老年人、成年男子、古代对老人的尊称、岳父。作量词,引申指一杖之长,也指中国市制长度单位。《说文》:丈,十尺也。《说文解字》:丈,十尺也。《大戴礼记》:丈者,长也。

2.厚 甲骨文(上图一)=石(上图二,石头,岩石) 口(口,为空间,与上“口”重叠,表示内部空间成倍增加。),字形表示岩体空间的高度很大。造字本义:物体空间高度大。金文的内“口”变成了变形的“享”,强调祭祀的贡品丰盛,篆文在金文的基础上又更进一步简化。

作形容词,引申为隆重的、有份量的、可靠的、地道的、结实的、物体两面之间距离大的、含义丰富的、耐回味的,又引申为深、重,还引申指富裕殷实、关系亲密。作动词,引申为重视、看重、推崇。作副词,引申为重视地、隆重地等义。《说文·厂部》:“厚,山陵之厚也。

厚与“薄”相对。

此段的直接表达是:

正因为如此,有出息的人,要把重心放在主要的部分,不要放在次要的部分。要把重心放在实在部分,不要是放虚幻部分。所以,除去远的,留下的近的。

具体的表达为:

正因为如此,有觉悟的人,要把握住主要的、关键的、起决定作用的部分,而不是次要的、非关键的、不起决定作用的部分。要把握和重视实在的本质内容,而不是虚幻的表面现象。所以,舍弃远处的外在的,抓住近处的内在的。也就是说要善于由表及里、从浅到深、从虚到实地认识事物,而不要避重就轻、舍远求近,否则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内在本质。表面现象是外在的、次要的、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是相对的,各种各样的,也是千变万化的,是无限的。而本质却是主要的、内在的,也是根本的。简单的一句话,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郑裕波 校注)

搜索更多有关“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感悟七字诀: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第三十八章”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