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校运会前如何练好长跑?校运日记,一

人气:204 ℃/2023-10-06 14:17:49
开幕式上的“郑大之巅”: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方阵67人平均身高185!

红白相间的运动服格外亮眼,西红柿炒蛋配色的旗帜挥舞得虎虎生风,最引人注目的是方阵队员们的挺拔身姿和爆表颜值……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方阵一出场,立即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方阵可谓满满青春活力,67个男生气宇轩昂,口号嘹亮,齐步走近主席台时,他们挥舞红旗,阵形变换成螺旋状,又犹如一朵盛放的花。红旗飘扬,旗帜上的“求真务实,团结活泼,拼搏进取,勇攀高峰”是这群体育人的写照,也是他们的不断追求。队伍正中,两人下蹲,将一人高高托举,这一高难度的动作又引起了观众的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喝彩。

这个亮眼的方阵也是今年开幕式上平均身高最高的队伍。虽然没有特意按照身高选拔,但令人惊讶的是,是最终上场的67人中,最高的身高达到了203cm,个子最小的也有182cm,平均超过185cm。这个阳光大男孩们组成的队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郑大之巅”。

据悉,方阵的67位同学全部来自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篮球班,在课堂之外,他们还要进行日常训练,为了节省出排练方阵的时间,他们牺牲掉了每日的午休时间。“为了呈现一个最好看、最有精气神的效果,辛苦一点也值得。”方阵队员2017级张凯杰笑着说。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方队

现场表演

《国际歌》响亮激昂,“国际号”乘风破浪

伴随着热烈激昂的《国际歌》旋律,“国际号”高铁大模型缓缓“驶”过主席台,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独特又振奋人心的开场。

今年,国际学院玩出了“新花样”,“复兴号”高铁、仪仗队、军乐团在开幕式上齐亮相,充分展现了国际学院的特色与创意。

身着黄色裙子,手拿红色花瓣,国际学院仪仗队员们摆出了一朵花的形状。紧接其后,军乐团奏响《国际歌》,气势不凡,引来同学们阵阵掌声。正在此时,几名同学在大高铁模型里操纵着方向与速度,引领着“高铁”向前移动。

国际学院军乐团与仪仗队开幕式表演已传承了六年,今年为了开幕式,国际学院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训练。与去年的大汽车模型不同的是,今年国际学院用上了“国际号”高铁大模型,在对比中展现科技的发展和与“国际”的接轨。

国际学院的潘冠臣是军乐团的一员,她坦言:“训练很辛苦,但是穿上军乐服、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奏响《国际歌》的时候,我不仅为自己是名中国人而骄傲,更为我们能跟国际对接、与世界共同繁荣而骄傲。”

“国际号”乘风破浪

郑州大学国际学院方队

民国风、汉服齐上阵,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书法学院。”主持人播报声毕,53位同学缓缓走到主席台前。三位身穿黑色民国装的男生走在前阵,身后是一身运动装的院系老师们。走在方阵末尾的是清一色的女生。她们捧着书本,上身蓝衣下身黑裙,一副民国女学生的模样,在主席台前围成一个方形。

方阵刚站定,方形中就出现一位红衣女子,她身穿汉服,一身长裙,伴着微风翩翩起舞。她挥挥衣袖刚要起舞,全场就欢呼声四起。四副书卷随着她舞动的节奏逐一展开:“爱国、敬业、崇德、尚义”,展现了书法学院独有的风采。

古风古韵的方阵表演,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观众席上掌声不断,有人挥舞着五星红旗,还有人高呼“好美”。

书法学院辅导员王珂是方阵中唯一一位女老师,也是书法学院唯一的女老师。“我们院是郑州大学最年轻的教学院系,我们就想把我们的朝气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王珂介绍说,“并且我们专门将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对文艺工作者的八字要求书写下来,展现给全校师生,希望借此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方队

民国风、汉服齐上阵

初尝守夜经历 “软件号”花车庆贺建国70周年

“快看!那艘‘大船’,上面有国旗、还写了建国70周年......”

“那是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的‘软件号’啊!”

开幕式上,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的教职工方阵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主席台,在他们的身后,学院国旗护卫队队员手举一面4×6米的巨幅国旗昂首向前。在最后的是手持翻花的学生方阵,呈现从内到外“黄、红、蓝”的三层同心圆,又逐渐变成“@”符号,与“画出同心圆,@最初心”的口号相照应。

在学生方阵前,“软件号”花车正缓缓前行。据了解,“软件号”由雕塑、建筑、国旗三个部分组成,花车整体采用kt板、壁纸、手绘图片和泡沫板等材料,花车上的建筑——二七塔、郑大钟楼、重载火箭、复兴号、墨子号采用角铁、扁铁、彩绘板泡沫板等材料,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历经半个月完成。花车上的数字“70”、“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及车头的红色立体字“求实担当 建设一流”都体现了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全体党委、师生对祖国的热爱与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运动会前夜,近十名来自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学生会的同学在副会长、16级李晨冰的带领下,在帐篷里过了夜。经过这次经历,李晨冰表示,他深刻感受到了在负责重大活动时的责任之重,虽然身心疲惫,但收获到的惊呼声和赞美声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很荣幸能有这样的经历,也很高兴为校运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郑州大学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方队

“软件号”花车庆贺建国70周年

公管特色动态方阵秀,射箭点燃全场兴奋点

伴随着全场前所未有的热烈的欢呼,公共管理学院的方阵在“哇”声一片中结束了自己的表演。

公共管理学院的方阵由 7乘7人组成,外加两排道具组,共67人,49个女孩子穿着鲜红的学生制服连衣裙,18个男生身着白色衬衫与西装裤子,初看并无与其他方阵不同之处,但当他们走到主席台前时,从主席台左侧至右侧方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12位男生组成,率先在三部分中变换为中国传统的弯弓,队伍后两位男生拉绳作为剑弦。第二部分以主席台为参照,由整个方阵身高最高的10人组成了与主席台平行的直线,位于整个方阵的正中央,负责箭头的同学手拿一把由橙变红的渐变色扇子。第三部分的同学手拉手组成了一个环套环两层圆圈,中间站立两位男生,这一部分是火盘的象征。

与此同时,公共管理学院的方阵发生了一系列的动态变化,负责箭簇和箭头的同学向后退,负责弯弓的的弦逐渐弯曲并绷紧,弯弓向前突出。箭已在弦上,10位同学笔直的向前冲出弓箭,刺进火盘。所有的同学以火盘的圆心为中心,向中积聚。圆心的同学举起渐变色的扇子,从上方俯视,方阵变换为一个被带火的箭点燃的火盘。与此同时在方阵中由一个较低的女生和最高的男生打开了一把纯蓝扇面的扇子,上面写着齐心协力共创一流,共庆祖国七十华诞。

2016届公共管理学院的方阵负责人谢亮说:“这个创意在去年校运会时就已经产生只是没有运用,今年就得到了运用,红色和白色的衣服比较亮眼也比较鲜明,而且火的意味会比较具有生机勃勃的感觉,而且我们尝试这个动态表演是比较有趣的。在我们的排练中,寻照符合我们要求的渐变色扇子着实很困难,但我们坚持了下来。”

公管特色动态方阵秀

公共管理学院

新传方阵:多变的展板,不变的新传精神

“新传新传,薪火相传,勿忘人民,求是担当……”伴随着新闻与传播学院方阵响亮的口号声,观众席上传来阵阵欢呼和掌声。

这支有着49人的方阵从容踏进会场,配合默契,变换队形,一分钟内,先后呈出“1919”、“2019”、“新青年”“news”的字样。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折叠版变幻多端,异彩纷呈。“单反、微信、微博等媒体标志性图案”纷纷亮相,尽显新传特色。随着口令的变化,邵飘萍、穆青、范长江、南振中等老一辈新闻人的亲切的面孔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们纷纷起立拍手欢迎。晨光的照耀下,“我们是新传人”六个字在上格外明亮,而“勿忘人民”四个字更是传递着代代新传人的信仰。

“为了这次方阵的成功展现,我们从3月18号开始训练,每天晚上从九点训练到十点多,期间大家也在不断地磨合,最后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动会前几天新加了一个拉绸布的环节,我们方阵仅仅准备了两三天就达到了预想的结果。”新传方阵的吴琪同学说道。这场方阵表演,不仅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默契度,而且展现了新一代新传人的精神风貌。

多变的展板,不变的新传精神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方队

牡丹之意:香满天下,福佑中华

——记文学院仪仗队

抬手,采花枝满怀;弯腰,揽清风盈袖;俯仰支撑,绽一朵牡丹飘香华夏。

在这略微寒冷的风中,“一朵牡丹”在主席台前徐徐绽放。恰映着四月这个牡丹开放的季节,这朵寒风中的“牡丹”绽得娇艳,又尽露风骨,让人眼前一亮。那花蕊鲜亮明丽,那花瓣娇艳欲滴,牡丹的国色天香尽显在众人面前。笔墨纸砚尽显文学院的文学气息,古香馥郁的服装让这支队伍似从悠悠历史中走来。他们队列整齐,步伐一致,这“牡丹”开得绚丽,开得自然。

这,就是文学院仪仗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以“牡丹”为题,取之富贵之意。郑州大学文学院体育部副部长孙颖冉介绍说:“恰逢祖国建国70周年,我们以‘香满天下,福佑中华’为主题,希望以牡丹之意表达文院学子对祖国真挚的祝福。”

整个仪仗队的表演以牡丹花为中心,分为三层。正中心为淡黄色的花蕊,再向外是淡粉色花瓣,最外层是红色的映衬,整个颜色层层铺陈,造就了别样的风韵。在牡丹的外层,是由文学院的男生组成的“才子”,他们手持笔墨纸砚,书写壮丽诗篇。

这别出心裁的创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逐渐完善的。 “仪仗队每周都会有三四次排练,每次要一两个小时。”孙颖冉说,“因为仪仗队里基本都是大一学生,课程比较紧张,所以这么高强度的训练对于大家来说确实不易。”即便如此,仪仗队的成员们也没有退缩,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他们氤氲书香中走来,听那远古的号角嘹亮至今,看那时代的热血澎湃依旧。任时代更迭,岁月流逝,我青年一代,雕工挽月,挑灯看剑的豪迈不减分毫。”当主持人读出这段慷慨激昂的表演致辞,牡丹的气质让全场为之沸腾,在此欢呼声中,文学院仪仗队顺利完成了表演。

郑州大学文学院方队

香满天下,福佑中华

信工法宝齐上阵,一簇“红心”映中国

本源体育场中,一簇簇红心形气球升空,现场一片惊呼声。49位同学将自己手中的红丝带连接,用身体拼出了中国地图的形状。随后,他们将手中的红心形气球放飞。地图的中间有两个机器人偶拉着横幅,方阵的上方两架无人机紧紧跟随,为方阵“护航”。

此次郑州大学阳光体育运动会正值中国建国七十周年。“49个人拼出中国地图,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放飞的心形气球象征着中华的腾飞,每个人手中的红丝带勾勒出祖国的版图,象征着信息工程学院师生愿为国家筑长城,保卫祖国信息的远大志向”,方阵负责人郑向阳介绍道。

“中国地图并不是一个很规则的图形,在每一次训练之中大家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总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田宗威解释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方阵的每一位同学都被编上了相应的序号,按照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形式排列队伍,经过一次次的训练,一次次的微调,最终在没有坐标系的地面上练习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无人机”、“机器人”是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大特色。据了解,信息工程学院设有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科学是其重要研究方向。“‘无人机’与‘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很好的展现了我们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追求卓越、学习强国的目标。”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方队

精彩瞬间

神州火箭上月球,物工学院操场秀

一架金黄的火箭模型安然地停在操场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四周围绕着的物理与工程学院的方阵人员小心地守卫着它。在全场观众的注目下,方阵准备就绪。主持人宣布入场。

伴着节奏鲜明的乐点,方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踏进操场。“嫦娥登月,玉兔巡航,格物致理,争创辉煌”的口号一遍遍响彻主席台。同时,这个金光闪闪的模型随队伍前进。随后,模型火箭停下来,四号舱门打开,“玉兔二号”从中滑了出来,几位同学为玉兔展开双翼,模拟卫星飞翔的样子,惊艳全场。

物理工程学院的龙熙坤介绍,这个模型是仿照“嫦娥四号”月背着陆这一重大科技事件来制造的。它由团委学生会的七个成员合作完成,历时三个多月。该模型共包括外部的嫦娥火箭和内部的玉兔月球车两部分,表面涂有喷绘,寓意着嫦娥奔月,中国科技高速发展。

为了能够及时完成模型,不耽误校运会的使用,他们甚至放弃了清明假期,三天里只休息了一上午,其余时间都投入到模型的制作当中。物理工程学院的杨龙港说。

整个模型的制作全是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决定、实施、完成。制作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模型的结构设计不牢固、木材的选择,轮子的加工、材料购买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但靠着“做着,摸索着,慢慢来”的理念,他们一点一点的完成了这个不小的工程。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方队

方队表演

撰稿:赵晨琰 袁悦 马辰睿 王永祺 宋瑞雯 王欣怡 党梦薇 徐杭艳 梁悦琦 田馨茹

图片:来自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任怡荣 张皖皓

搜索更多有关“校运会前如何练好长跑?校运日记,一”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