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时尚>正文

古代典型藏锋书法作品:拿着拐杖穿着草鞋的老头

人气:317 ℃/2024-02-04 21:45:19

拿着拐杖,穿着草鞋的老头,却改变了整个清代的书法史

清 罗聘《邓石如登岱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字最初的产生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然后变成了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到了上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等等,这些都被称为大篆,而到了秦代的时候,秦始皇不仅一同六国,他的宰相李斯统一将六国的文字变为小篆,必将小篆的写法逐渐的完善,但是毕竟篆书书写起来太麻烦,加上秦朝的短暂,汉代时期的隶书很快就代替了篆书。

篆书白氏草堂记六屏 日本藏汉代可谓是隶书绝对的辉煌时期,许多著名的隶书都是汉代的时候产生的,但是新兴的行书和楷书也很快的将隶书所代替,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羲之集大成将行书发展到了顶峰,隶书,更不用说篆书也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篆书七言联 192.0x39.4 cm 墨迹纸本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到了唐代,李阳冰等人开始慢慢的寻求篆书的起源,文字的演变,在小范围的形成了篆书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在李阳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像赵孟頫等人也设计篆书的书写,但在历史的发展看来还是十分的薄弱的。

《沧海日长联》,楷书,纸本,纵137.2cm,横28.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这样的状况就完全改变过来了,篆书隶书作为一种纯学术的研究,慢慢的被阮元等人划分到文字的领域之中,碑学的兴盛,使得篆书和隶书开始又被人们所关注,这样的现象被后世的著名学者丛文俊先生称为“篆隶中兴”。在社会的意识形态,王阳明的“心学”的提倡使得出现了一大批没有任何的官职但却有着独立的人格的纯粹的艺术家的产生,他们专职于从事书法、国画、篆刻等等,大放异彩。

邓石如《海为龙世界 天是鹤家乡行草五言联》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这样的清代篆隶中兴的发展浪潮中,虽然有许多的书法家都开始关注篆书、隶书的创作,也出现了一大批擅长篆书和隶书的书法家,但在这些人当中,书扬文化此次要说的男主角,虽然没有什么显赫的身世,但就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引领了整个清代书法史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本期要带大家了解的——邓石如。

邓石如《隶书新洲诗》轴,纸本,纵134.7cm,横62.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一座杰出的丰碑。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四箴四条屏》,篆书,纸本,纵206cm,横3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邓石如并没有那么的古板,传说当时乾隆多次南巡来到扬州,当地的官员自然会好好的招待,虽然邓石如没有参加过科举,没有个一官半职,但毕竟是书香世家。邓石如对于戏剧也是十分的有研究,正值邓石如在扬州卖字,来到扬州的乾隆正等着官员们准备的大戏,对于皇帝的到了,从戏剧的选择乃至戏牌子都得好好甄选,当时书法名气很大的邓石如就成了书写戏牌的不二人选,加上邓石如对戏剧的研究,自己在每个剧中改变了不少,让原本的戏剧增色不少,乾隆皇帝看后也是连连叫绝。。。。。。

《篆书文》轴,纸本,纵117cm,横7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邓石如一生艺术水平的评价,恐怕谁也没有沙孟海总结的那样到位:“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石如。”

邓石如《篆书唐诗联句》高116.7厘米,宽3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邓石如《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 无锡博物馆藏

ps:头条号书扬文化开通一年来,受到了许多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您喜欢书扬文化的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书扬文化、公共平台书扬文化(微信号:shuyangwenhua),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也欢迎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搜索更多有关“古代典型藏锋书法作品:拿着拐杖穿着草鞋的老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