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喝茶茶壶什么材质比较好?铁质,陶制玻璃

人气:374 ℃/2024-04-01 00:52:37

和朋友在游玩时,无意间发现了一间别人精心布置的茶室。

在已经枯萎的紫藤花架下,一方小小地塌上安放着一张矮桌,两个藤制的蒲团安放在两侧。

桌上放置着一个陶制的煮茶台,上面正咕嘟咕嘟地煮着茶。

几碟子茶食,一束干花,几缕阳光穿过紫藤架,在茶桌上留下了婆娑的光影。

这本是一副极美的茶室图。

但是炉上煮的那壶茶实在是大煞风景。

浓重的酱油色茶汤把原本透亮的玻璃茶壶都染成了陶土色。

这番美景难道不该配上一壶清澈透亮的茶汤吗?

也不知道主人是怎么煮茶的。是不是冷水煮茶,有没有先把茶叶泡开,煮的时间是否过长。

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要知道煮茶时,操作不当,煮茶工具错误都可能使茶汤变成一碗苦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先选择一款合适的煮茶壶吧。

上网一搜,有人说铁质的煮茶壶煮茶快,有人说铜制的煮茶壶保温好,还有人说玻璃制的煮茶壶方便观察汤色,我们煮茶时究竟应该选择哪一款?

现在人们为了养生会选择炖一些汤品、燕窝之类的东西,于是养生壶应运而生。

你知道吗?用养生壶煮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非常适合煮茶新手。

你只需要设定温度,想要煮多长时间,按下开关之后,养生壶便会尽忠职守地把茶叶煮好。

简单的操作,非常好上手,根本没有难度。

但是这样“死板”的设定,新手煮茶时,可能会将茶汤煮得过于浓厚。

而且我们不可能不拿养生壶煮其他东西,毕竟它是一个多功能加热的小家电。

冬天煮点桂圆红枣汤,煮点红糖姜茶,夏天煮点凉茶,也有人拿它直接煮中药什么的都是很方便的。

但是,如此一来,养生壶可能会留下一些味道过于浓重的中草药味,尤其是密封橡胶圈,味道更甚。如果这时候煮茶,茶难免会带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属于茶叶的味道。

如果是新手作为一个煮茶入门的小工具,还是不错的,如果发现自己不喜欢煮茶,也能拿养生壶做其他事情,算是物尽其用了。

那么,铁质、铜制、银质等金属材质的壶,适合用来煮茶吗?

其实并不适合。

铁壶十分容易生锈,保养时需要用到油类,才能减少生锈情况,但是有可能污染茶汤。

而且铁质内部的金属元素,容易和部分茶内质结合形成沉淀,使茶汤风味大减。

而且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反应,生锈是一件铁制品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尽量减少这件事情发生的概率。

再说铜壶,铜的性质相对稳定一点,也会生锈生出铜绿。

银壶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存在金属用料不纯的问题。

不锈钢制品因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想买到不合格制品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其他金属不是主流炊具使用的金属,市场管理存在一定漏洞。

更何况它们的特性也不适合煮茶,何必强求呢?

那么紫砂壶等陶制茶壶适合煮茶吗?

古人煮茶的时候都是造型简单、古朴的陶制茶壶。

我们在古诗中也经常能读到这样的场景“风炉煮茶,霜刀剖瓜,暗香微透窗纱。”

透过窗纱的究竟是花香还是茶香?

用陶制的茶壶煮出来的茶,格外绵润。

但是因为陶制多孔的原因,它们在煮茶的过程中会吸附一些茶香。

茶汤更润了,香味却降低了,还是那句老话,看你怎么取舍了。

还有一些劣质的陶壶,就算用水煮过多次,还是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土腥味。

用这样的茶壶煮茶,还是算了吧。

那有没有一款不生锈,不会吸附茶香的实用的茶壶呢?

答案只有一个:玻璃茶壶。

玻璃是现代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质,因为使用度高,所以对材料的开发程度也高,不仅耐高温,而且不容易碎裂,价格相对紫砂壶、银壶等比较便宜。

比起“死板”的养生壶,玻璃茶壶可以根据煮茶人的心意停止煮茶,操控性更强。

不用担心生锈,不用担心吸附茶香,光滑的材质清洗起来十分方便。

茶渍茶垢只要使用完之后及时清洗,基本不会残留在茶壶内部。

而且玻璃材质通透,煮茶时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茶汤的颜色,判断茶汤的浓淡程度,避免煮得过于浓酽。

至于玻璃茶壶要不要内胆,没有太多讲究。

带内胆的茶壶,茶叶与水之间到底多了层隔档,煮的时候需要多煮一会,但好处就是茶叶不会粘的茶壶壁上到处都是。

没有内胆的茶壶,茶味析出快,比较省时间。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我们可能没有古人那番闲情逸致,但是能有半日属于自己的时间,煮上一壶茶,想来是十分快活的。

现下温度正低,煮上一壶好茶,暖身暖心。

挑选一款适合的茶壶,使用起来顺手顺心,十分重要。

毕竟好茶好水,怎能不配上好的茶具呢?

搜索更多有关“喝茶茶壶什么材质比较好?铁质,陶制玻璃”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