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民间斗法大全图解,民间倒斗高人有多猛土夫子

人气:324 ℃/2024-04-22 04:32:26

自古至今,丧葬文化在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备受重视的存在。尤其是历代王侯将相(或是达官贵人)的墓葬,一般都会置办得极为隆重,墓中陪葬的金银珍宝更是非常之多。不过,正因为其中有利可图的缘故,民间也就逐渐衍生出了倒斗盗墓这样一个行当。

古代墓葬

虽说,历代的法律对于倒斗盗墓这一行径一直都明令禁止。早在先秦时期《吕氏春秋》就有“以严威重罪禁之”的记载;即便是到了封建社会鼎盛的唐代,同样也在《唐律疏议》中明文规定“诸发冢者,加役流;已开棺椁者,绞;发而未彻者,徒三年”;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清代,更是在《大清律例》中对36种不同情节的盗墓行径做了详细的论罪(总条例有22条之多)。但是,正如俗话说的那样“赔本的买卖没人干,杀头的生意有人做”,因此盗墓行在古代总是屡禁不止。

《吕氏春秋》

当然,倒斗盗墓这一行也不是一般人想干就能干的。毫不夸张地说,历朝历代的民间盗墓行中的土夫子,如果没一点儿独门绝技是很难生存下去的。甚至,古代民间的盗墓行中很多土夫子都有着自成体系的组织。其中领头者更是不乏手段高绝的奇人异士,而且这些人寻龙探墓的本事更是登峰造极。

摸金符

譬如,最早从三国时期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便是盗墓行中的“摸金派”,据说是这些摸金校尉都有官方发放的摸金符(算是持证上岗了)。而另一个被称作“发丘派”的盗墓门派,据说也是从东汉曹操手下发展起来的(其官称为“发丘中郎将”)。传闻“发丘派”中每一个“发丘神官”都有一枚“发丘天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8个字),此印在传说中也算是一件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卸岭派剧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盗墓门派叫做“卸岭派”。据说,此门派是起源于汉末乱世绿林土匪(兴盛于唐宋时期,没落于明清时代)。其门人大都是武艺不凡的绿林高手,更有力大无穷者被称为“卸岭力士”。而最为神秘的还要数“搬山派”了,据说此派中人也被称作“搬山道人”,而且还会一些类似于茅山道术的神秘法术。

搬山道人剧照

总得来说,这些不同门派的土夫子们术业都各有专攻。那么这些盗墓行里高人究竟有多猛?他们又有哪些独门绝技傍身呢?事实上倒斗盗墓最关键的一项绝技就是“寻龙探墓”了,而且其中的手法也是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基本包括“望闻问切”4种方法,且每一招都各有妙处。

古代墓葬

第一招所说的望,也就是观察地形风水和山川河流的走向。据说,精通此招的土夫子只要从几公里外望一眼,就能看出附近有无古墓。甚至,还有人能根据“洛阳铲”挖出来的土壤质地来判断出古墓的历史时代。

洛阳铲

第二招所说的闻,也就是靠耳朵听和鼻子闻。根据《清稗类钞》中所记载,有一个名叫焦四的著名土夫子就非常精通此招。据说,他每次在雷雨天都会带弟子去仔细谛听雷鸣时山体的震动,并且能够通过回声来判断附近有无古墓。

除了听音辨位的绝技,有些民间盗墓高手还能通过闻泥土的气息的气味,来辨别出古墓的年代。

第三招所说的问,也就是通过打探消息来寻找古墓。譬如,有些土夫子会伪装成古董贩子,然后到农村高价收取农民在地里挖出来的瓷片。最终,通过对这些收购来的瓷片价值判断出古墓的大概方位。

盗洞

第四招所说的切,也就是挖盗洞的绝技了。一般精通此招的土夫子,每次挖盗洞时总能巧妙地避开墓墙和墓顶。并且还能根据还能根据坑灰、木质(或者是石质、砖质)这些特点来推断出古墓的年代和墓门的位置等信息。

秦始皇陵

据说,曾经就有一个民间盗墓高手这样说过:“如果给我1个月,再给我配一个帮手,我们2个人就有把握挖进骊山的秦始皇陵。”那么你是否相信他们真有这样的能力呢?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意见和看法。

搜索更多有关“民间斗法大全图解,民间倒斗高人有多猛土夫子”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